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25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教师课时津贴可行性方案研究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听众

7

积分

书童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5-5-31
最后登录
2005-6-3
积分
7
精华
0
主题
1
帖子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6-3 23:43: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现行中学教师发放工资执行的是1994年人事部、劳动部发布的10号文。其中明确规定教师工资由的职务(技术)等级工资和津贴两部分构成,前者占70%,为固定部分,后者占30%,为活的部分。这样,按现在一位教师拿1500元工资计,课时津贴是450元。 但因为课时津贴实施方案存在较大的争议,好多学校只好财政拨多少,就发给教师多少工资。久而久之,骨干教师的工作得不到物质上的认可,积极性受挫。这已成为阻碍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瓶颈。所以中学教师课时津贴可行性方案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的经验是: 一、制定课时津贴实施方案必须依据现行法规。 现行中学教师工资发放依据1994年人事部、劳动部10号文《中小学贯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人薪发[1994]10文)。同时还有国务院1993年79号文,国务院办公厅1993年85号文。 根据人薪发[1994]10文件精神,中小学教师工资由职务(技术)等级工资和津贴两部分构成。职务(技术)等级工资为工资中的固定部分,主要体现工作能力、责任、贡献、劳动的繁重复杂程度;津贴主要体现各类人员的岗位工作特点、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在工资总量构成中,职务(技术)等级工资部分占70%,津贴部分占30%。 所以,学校可以通过校务委员会议定从每位教师工资的津贴部分每月提出200元,用做实施课时津贴的经费来源。学校财力允许的情况下,还可每月补贴一部分,将更有利于方案的实施。 统一提出200元,在工资30%的活的那部分津贴之内,符合法规规定,有利于执行。 在将课时折合成工作量之后,每一分的津贴为5元。为有利于操作,可以不论高级、一级、二级、三级教师课时津贴之别。因为统一提200元时,实际上已经将职务等级差额的那一部分留在了工资的固定部分。 二、制定课时津贴实施方案必须依据现行课程方案。 依据现行课程方案,对不同学科的课程确定适当的折合系数,是制定课时津贴实施方案的核心工作。 关于中学教师的课时定额的标准,甘人事(1989)2号文中规定:中学教师每周讲授两个教学班的语文或数学课;或每周讲授物理、化学、生物、英语、政治课十四节;讲授其他学科为十六节。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满工作量。 比如:初中课程方案中语文是每周一个班5节,讲授两个班语文就是10节;规定每上10节初中语文得10分;折合成系数就是10÷10=1。初中政治上14节,相当于上初中语文10节,折合成系数是10÷14=0.714。高中课程方案中语文是每周一个班4节,讲授两个班语文就是8节,折合成系数是10÷8=1.25。 下表是我校根据甘人事(1989)2号文中关于中小学教师的课时定额的标准和现行初高中课程方案,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借助南京张鸿毅编制的计算教师工作量的软件,由校务委员会议定的初高中不同学科的课程折合系数。 另外,每多一个课头增加的工作量我们定为:每个课头系数之和的平均乘以跨课头数(课头数-1)。班主任晨谈和班会增加2分。 三、制定课时津贴实施方案必须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 从上表已经可以看到:我们将讲授两个班英语提到了和语文、数学相同的课时定额中。这和现时高考语文、数学、英语并列为150分的实际是一致起来的,也符合工作实际。高中历史、地理、生物、信息技术因为要参加会考,所以比初中的相关课程多加1节。这都是根据学校的具体实际,通过校务委员会而议定的。这是教师的课时津贴。 领导职务津贴参照人薪发[1994]10文附表六,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兼任教学工作的,按照实际的工作量同时领取教学课时津贴。下表是人薪发[1994]10文附表六。 校长津贴=学校各类人员津贴总额÷学校总人数×(80%~100%) 副校长津贴=学校各类人员津贴总额÷学校总人数×(60%~80%) 学校中层正职=学校各类人员津贴总额÷学校总人数×(50%~60%) 学校中层副职=学校各类人员津贴总额÷学校总人数×(40%~50%) 行政后勤工作人员实行岗位目标管理津贴,根据岗位责任、工作实绩由学校行政会确定。兼任教学工作的,按照实际的工作量同时领取教学课时津贴。 其它工作量,指教学工作之外由学校安排的经常性兼职工作,不包括临时性指令工作。它由学校行政会根据工作岗位、工作实绩研究确定。我的建议是班主任2分,教研组长1.5分,办公室干事1.5分,招生专干1分,语音室管理1,多媒体教室管理1,广播、电铃1分,微机室管理1分,学生会顾问1分,档案管理0.5分,心理咨询0.5分,治保管理0.5分。具体各校可以根据各校的实际确定。但一般要把握分数不能高于2分。 以上是本人根据中学教育教学等工作的特点,对教师课时津贴、领导职务津贴、后勤人员岗位目标管理津贴发放的可行性方案研究。教师工作量的具体计算可借助南京张鸿毅编制的软件《排课高手9.10》中的相关功能来操作。 中学教师课时津贴实施方案解决学校主要工作的数量问题,它贯彻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原则,有利于引入竞争、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至于工作的质量问题,可按人薪发[1994]10文规定用第13个月的奖金另外制定奖励方案去发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