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版权属 金林铸钢所有
转载请注明: 中人网论坛- 金林铸钢-( 链接地址:http://community.chinahrd.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38788)
本帖最后由 金林铸钢 于 2013-5-13 21:08 编辑 / s! W9 R" [; ^9 _5 c$ q
2 t5 h" I% }8 V: m2 D
从今年开工至今,公司的生产系统从未正常过,每天都在重复的加班、返工、补数、外发、找临时工、开罚款单......重复的消耗我们并不多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 & g3 Q: W: {* ^7 K7 m, Q( m! E! V1 E
刚开始寄托于培训以及培训后的落地执行检查,于是乎加大培训力度,可是计划没有变化快,培训计划做的再好,到执行的那一天,不是在赶货,就是出了质量问题,导致来课堂学习的管理人员,根本无法静下心来,心放不下,做不到空杯心态,又如何能吸收课堂上的知识?
9 y# @! O7 |. @: R$ W- W8 `8 N. k 1 j, o5 m& J( f @# ]" v
体验式训练本是较好的一门培训工具,通过不同的项目结合不同的现状,再根据学员当场表现的状态做出分享和点评,收获和个人感悟应该是比较好的,但实施了很多场,在我们公司却收效甚微,每个人写的感悟和领悟都很多,但大都千篇一律,真正能结合到工作中去的,很少很少,比如信任的力量、七巧板、挑战NO.1、资源重组、盲人摸象等这些经典项目,在课堂上都能发挥团队的力量,并感悟到作为管理人员的责任,但这种热度仅能保持3天左右,时间一过,照样是“横向不沟通”、“横向不制约”,问题仍然重复出现,漏发、补数等人为造成的因素越来越多。1 T) ]- ?4 ?$ Z3 E
0 h5 m5 H7 G4 Z
于是乎在培训方式上面再次做了调整,3月份增加了2次现场授课,无论是讲“有成果的执行力”,还是“语言的艺术”、“沟通的八大方法”、“个人心态及情商的调整”等等,反过来还没有体验式训练有效,仅仅有三分之一的管理人员说讲的不错,个人有所收获,下去跟踪学习的落地执行,发现这种热度仍然很短暂,情商低的还是情商低,不会沟通的还是不会沟通,教过的员工关系管理中的技巧和方法,甚至都没用去用,还是“我行我素,我走我路”。) a, z. S9 \& F* Z/ s
9 ] p) H; i! {5 B8 S 再三考虑后,4月份又再次调整,只设定课程,时间由生产系统自己确定,以免再次产生“培训太多影响生产”的误会,为了保持3月份的课程不被“遗忘”,同时增加了对现场的检查力度和私下的沟通时间,4月份几乎是走马灯的沟通了一遍,发现一个特征,每个管理人员,无论是班组长和车间主任还是相关辅助管理人员,都能清楚的说出问题,但面对问题在分析的时候,大部分都持“无法改变”的态度,于是乎沟通来沟通去,变成了“**行业行业的原因、“临时工太多的原因”、“外围人力资源市场较差”、“没有优质客户”等等我们无法改变的外围原因,从4月初等到中旬,生产系统抽不出来时间培训,再等吧,于是乎一个月过去了,还是抽不出来时间,生产系统还是杂乱无章,无法做到有序生产,之前说培训耽误了一定的产能,好吧,我接受,那没有培训,应该不影响产能了吧,其结果不但照样影响,反而补数单陷入一个完全失控的状态! V3 \: }& d5 s, @' O- ?+ v* s
) J% B3 u* c3 z2 H- u8 M 再说说“基于生产为核心的成本控制系统”的建立,这本来是一个较为容易推动的工具,其一现有的报表已经可以作为分析的基础,其二人员配备是现成的,仅把人员的职能做一下调整即可,其三公司运作这么多年,已经有客户基础的沉淀,无论是倒推数据还是正推,都完全可以做到可控的,但实际的状况是,首先人员的职能转化不过来,财务部说归生产管,生产说财务你自己去车间让他们做,做不到就罚款,财务说生产是你的部门,我们怎么能处罚?!无论我多么的苦口婆心,横向问责就是无法推动,大概是大家太熟了吧,不好意思开罚单,只有从上到下的罚单,却没有平行的罚单,罚款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这一点我坚信不疑,但系统的推动前期,罚款是最为见效的一种手段!人是有惰性的,只有痛了才会发现不通,于是才会改正。& x2 h7 x5 D4 A' D* e
6 Y* }" M9 c ?/ J) A: s
一边是强势的生产系统,一边是人少力量薄的监管系统,推行成本控制系统花了不少时间,仅仅运作到4月16号左右,便基本上宣告夭折,从控制补数变成了统计补数,如果是要统计补数,那完全无需增加这个流程动作,因为现有的统计都能做到。
! X" h1 y G/ k' G$ F! M - ~- z( ^8 x% s# R/ w
不分权,他说你不信任,分权,他却不负责任,这是现有民营企业的一种通病,这也是老板们最为痛心的问题,在我们这里,显现的淋漓尽致,就像之前的员工离职一样,个个都知道问题,却没谁去控制过、解决过。
1 d! Y+ A/ o' U$ ]3 @! Z
- q" J- b' V+ O 员工在管理人员那里拿一张辞职单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等到这张辞职单到了行政部那里,改签的字都已经签完了,还怎么留?都只签字不负责,这是我们公司的通病,从上到下均是如此!于是我再次要求我去年年底都曾经要求行政部要做却没做的一件事:任何人离职,只能找行政部拿离职申请书!这样的命令再次强势的要求做到,还好,短期内的效果比较明显,我这样做的初衷,实际上是把离职这种流失现象控制在可控的范围以内,另外通过离职沟通,还可以了解到基层管理人员的现状,通过民主评议,是可以对基层管理者做出制约的。" X2 m/ {1 ~, M. J8 N' K' Y- x
6 K) j/ Z0 h! h( p
但是事与愿违,刚开始的离职沟通,还有人性化可言,后来的离职沟通,变成了走形式主义,走的照样走,留的也没留住,为什么?因为员工反映的问题你行政部解决不了,加班时间过长、补数过于频繁、说好的假期不兑现,你解决不了我当然照走不误。这样又完蛋了,一切打回原形,反倒额外增加了行政部的工作量。
4 d" m2 d) l& H1 c
- H* G% _7 i* C2 _ 我们有些管理人员,动辄就把原因归结到现有的员工身上,什么素质差、不听话、不好管.......我勒个去,如果真的好管还要你管理人员干嘛?我们有哪些优势能吸引外围的优质员工?你都没优势,你只能招到这样的员工,你有选择的余地么?!你不在自己管理的方式方法上去找问题,找原因,反过来怪员工,这是不是推卸责任的一种心态呢?明知这个问题上至老板下至**这个行业都比较难解决的一种问题。$ y: v8 j) Z6 s7 P% }
: d. B- [' e0 d( j/ q* W 说配合吧,似乎大家都配合,我要怎么做,似乎大家都在执行,但事实结果却不合我意,5S的推动,最终功效是提升产能和品质、降低成本,但我们的管理人员却是“只订规则”,不去“频繁的检查和要求”,到现在仍然只停留在整理、清扫这两个最基本的要素。0 l7 k7 a- z5 T8 `$ f0 u8 v$ `
8 D3 u7 m1 _ o4 Q0 |
车间布满了标语、口号,各个工序班组都有目视管理的看板,但质量问题照常频繁发生,原因是什么?很简单。& g3 m- x t# f8 |3 J. @
1 W0 @" @6 Y6 C2 T! q ”挂了不看,看了不做,做又做错,错又不改,改又不推,推了不检查“——这就是原因。* J# r& P- d0 U; _! a
" J9 C& r3 A5 Y4 \9 m
4月底跟生产系统的管理者沟通,几乎都传达给我一个观念”5月上旬就正常了,5月份一切都OK“,好吧,我信,于是再次制订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而且每一堂大课,我都深思熟虑,基本上这些大课都是外围比较热门的项目,执行的结果呢?连”要跟朋友过生日去喝酒“这样的请假理由都出来了,甚至这个理由连老板都到行政部来过问,这是老板应该做的事情吗?这不是很明显的在娇惯吗?!当天也是我的生日,我是不是也应该告诉大家,”今天因为是我生日,所以培训延期“?连基本的尊师重教的概念都没有,连轻重都不能区分,谈何效果!!!
: J# n4 w2 I2 F& a, b: X8 p 0 s8 n6 G1 ?/ ]: d8 ^) h
5月才过了一个上旬,问题又再次发生了,合金车间居然有人上班一天一夜,外发的产品居然全部做错!定好的员工沟通会因为临时加班赶货导致做不了,好吧,把应该是成品车间做的改成合金车间先做,时间再从20:00分改到21:30分,这下总行了吧,结果呢?还没把员工沟通会中的”破冰“做完,人都跑掉一半到车间加班,排好的”感恩分享“的基础培训流程只能做成互动式,这是谁的问题?!
; w; j. w/ l* V1 H$ q
+ D0 j( ?9 ^7 x' P! K0 y6 j 晚上再次找车间主任、计划员、行政部沟通到凌晨12点半,我问全部做错的原因,都是模棱两可的回答,”计划没有问题“、”生产没有问题“、”都是外围加工商做错了“、”产品太复杂了“,给我的都是这种回复,能追踪么?
5 k+ ^$ t8 i ~4 m
4 @" J( I0 S' q6 p% q 首件确认制度去哪了?大货量产追踪去哪了?生产协调会有在继续开吗?打样与生产有沟通协调吗?打样、生产、业务有三方订单评审吗?......行政部回复我,以前都有这样要求,李老师也讲过,但做了吗?做到了?做好了?还是只是做了?6 s. _* _4 u0 _+ r& k! S. C
, i! ]: T+ P& L/ Y* N+ T; m8 z 之前我多次说过,要么,你就按我的方式去做,要么,你就给我更好的解决方案,其结果呢?既没有按我的方式去做,就算去做,也只是行政部、财务部能做到,生产系统没有一次不打折扣的,更没有给我更好的解决方案,这样下去,能行吗?!
( `0 v) J1 V0 {$ I9 z5 b2 P
- M) M7 `( C5 j! [; J1 P
**总、***董事长,不可否认,您们是两位好老板,犯错频率这么高的部属您们都可以一次次的原谅,***董事长都挺着大肚子到车间去给管理人员订标准,**总可以一次次原谅生产系统这么多问题。但这样下去,您们能达到标准化管理工厂的目的么?先不说能赚多少钱,这么多的错误、损耗已经折损了您们大部分的利润,还谈什么增加员工福利?谈什么研发?( o0 n2 s2 r$ x _# A ^0 Z
! o. I: R6 Y5 e& C% b 企业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但这里所说的人的问题,是从上到下,而不是只谈哪一层,更不是只谈哪一类,第一次犯错理解给机会,第二次犯错原谅单独培训,第三次犯错轻微处罚还是原谅,第四次呢?第五次呢?我始终不明白,为何宁愿把一个人调来调去更换管理岗位,而不去从根本解决问题呢?而不愿意快刀斩乱麻呢?换掉或撤职一个并不合格的管理人员,难道就这么难?辞退一个管理人员,难不成公司就要关门了?!不杀鸡给猴看,猴子怎么能改呢?!
, S- f( [( w5 B9 M2 l 为什么我们只能用这样的管理人员,有没有想过原因?为什么外围的优质管理人员进不来?有没有想过原因?" l+ [1 W( ^8 S2 V; T, L
% A" J! O* E" K( ~
下午有一位饰品行业资深的管理人员过来跟我沟通,于是我告诉行政部请一起参与,结果是等了许久,就是没人来,再次电话过去,得到的回复是”现在很忙,这次就算了吧“,我对人才尤其重视,只要是优质人才,我更会”三顾茅庐求见真身“,但反思我们其他管理人员,能做到吗?9 D# E! M7 A/ z3 [4 k
一次的课程能改变心态吗?半年呢?一年呢?改变不了怎么办呢?换一家咨询公司?换一家培训公司?还是真正建立自己公司的人才机制呢?
% X2 W3 P1 [0 C" u
- W& b% d/ e* J; [% K 我主张宁缺毋滥,多次给机会还是不合格的管理人员,留着的结果,只能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早晚都要离别,是早点好?还是晚点好呢?究竟是这些管理人员自己犯错,还是公司给他们一次又一次犯错的机会呢?* Q) T* {" L5 p* J# U
' ~, u, T9 @% A
没有成果的忠诚度,有用吗?没有赚钱的信任度,有用吗?市场是现实的,不会因为你的仁慈而改变,人也是现实的,你今天给了,似乎忠诚和信任,不给,转身就离你而去。* R( O% r/ M Y Z, |) B/ P
! ?8 d8 Z9 z7 k* W7 B **总、***董事长,请您们真的思考下,不要再这样一而再再而三,您们这样的好心,是换不来企业的长治久安和发展,因为我们企业的盈利模式,已经注定难以应对每年都会增长的人力资源成本、材料成本!您们的观念不改变,我的变革,真的难以成功。3 u9 j; T. ^ h1 l7 r
5 [/ O/ a4 I! r! Q a$ F" @9 _! ]
不要再有”我们是这个特定行业“的思想,因为一套优秀的管理模式,一种优秀的职业心态,是不分行业的,唯一可以区分的,只是工具和方法而已。. r- D2 X; J! S$ }# i$ ?
" u+ `4 Y3 L7 J" t. P! n2 T0 u+ o% n ”建立以生产为核心的成本控制系统“必须坚持下去!) J$ e2 |( U9 c
, n% b# z8 }: T1 J
”订单模式的计划物控系统“必须坚持下去!/ }6 \1 {9 P! y. f1 u$ e+ y
% M( I6 ^" f' |* `5 p$ d+ b0 b
”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人力资源模式必须坚持下去!7 n6 C, _6 ?" @8 r. F" a
* l; l4 s4 g- w8 U$ j
”生产管理六大组合拳“必须执行!1 i) S4 w& }% n2 w2 ]
6 K* u1 ?% Y) f. E
”管理人员的年度奖金“目标制度必须建立!
. }' {1 R: L, f: f
: j$ l* S: Q8 n G ”培训与开发“模块必须有条不紊的坚持执行!
& C0 W( ~8 j5 F% k
- [9 d+ T( V8 y1 V
............
8 M9 m2 f4 z& L" w$ N
M8 H; O, V ?8 u( V4 R 请您们支持,谢谢! 2013年5月12日凌晨2:12分 * v8 e( U$ P2 i0 |/ [&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