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282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我给老板和董事长的吐槽信

[复制链接]

97

主题

25

听众

3217

积分

HR3000强

Rank: 40Rank: 40Rank: 40Rank: 40

签到天数: 15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注册时间
2005-5-12
最后登录
2022-12-6
积分
3217
精华
5
主题
97
帖子
231

2012中人博客人气博主勋章 2009年度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13 21:02: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文版权属金林铸钢所有
转载请注明:
中人网论坛-金林铸钢-(链接地址:http://community.chinahrd.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38788)
本帖最后由 金林铸钢 于 2013-5-13 21:08 编辑 / n+ C/ c0 A8 `- e7 ^

6 j) x! J. ~9 ]; Z$ s7 N$ _
    从今年开工至今,公司的生产系统从未正常过,每天都在重复的加班、返工、补数、外发、找临时工、开罚款单......重复的消耗我们并不多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
    : Q4 ?, |, E9 z" R0 ^  [- @* I
      刚开始寄托于培训以及培训后的落地执行检查,于是乎加大培训力度,可是计划没有变化快,培训计划做的再好,到执行的那一天,不是在赶货,就是出了质量问题,导致来课堂学习的管理人员,根本无法静下心来,心放不下,做不到空杯心态,又如何能吸收课堂上的知识?
8 k3 Y2 }( |* G6 R

# U" y+ N# c/ t" @8 M+ m      体验式训练本是较好的一门培训工具,通过不同的项目结合不同的现状,再根据学员当场表现的状态做出分享和点评,收获和个人感悟应该是比较好的,但实施了很多场,在我们公司却收效甚微,每个人写的感悟和领悟都很多,但大都千篇一律,真正能结合到工作中去的,很少很少,比如信任的力量、七巧板、挑战NO.1、资源重组、盲人摸象等这些经典项目,在课堂上都能发挥团队的力量,并感悟到作为管理人员的责任,但这种热度仅能保持3天左右,时间一过,照样是“横向不沟通”、“横向不制约”,问题仍然重复出现,漏发、补数等人为造成的因素越来越多。4 V. R) b' L: b# j

% }% M; P/ S( b* [" u! Q      于是乎在培训方式上面再次做了调整,3月份增加了2次现场授课,无论是讲“有成果的执行力”,还是“语言的艺术”、“沟通的八大方法”、“个人心态及情商的调整”等等,反过来还没有体验式训练有效,仅仅有三分之一的管理人员说讲的不错,个人有所收获,下去跟踪学习的落地执行,发现这种热度仍然很短暂,情商低的还是情商低,不会沟通的还是不会沟通,教过的员工关系管理中的技巧和方法,甚至都没用去用,还是“我行我素,我走我路”。
4 ^/ T( [0 `3 \* ?$ V% E
      0 T( }3 |0 l; K$ s
      再三考虑后,4月份又再次调整,只设定课程,时间由生产系统自己确定,以免再次产生“培训太多影响生产”的误会,为了保持3月份的课程不被“遗忘”,同时增加了对现场的检查力度和私下的沟通时间,4月份几乎是走马灯的沟通了一遍,发现一个特征,每个管理人员,无论是班组长和车间主任还是相关辅助管理人员,都能清楚的说出问题,但面对问题在分析的时候,大部分都持“无法改变”的态度,于是乎沟通来沟通去,变成了“**行业行业的原因、“临时工太多的原因”、“外围人力资源市场较差”、“没有优质客户”等等我们无法改变的外围原因,从4月初等到中旬,生产系统抽不出来时间培训,再等吧,于是乎一个月过去了,还是抽不出来时间,生产系统还是杂乱无章,无法做到有序生产,之前说培训耽误了一定的产能,好吧,我接受,那没有培训,应该不影响产能了吧,其结果不但照样影响,反而补数单陷入一个完全失控的状态!- b6 Y; c+ i% \+ c

) ]+ F6 F/ I  b4 Q' |3 _      再说说“基于生产为核心的成本控制系统”的建立,这本来是一个较为容易推动的工具,其一现有的报表已经可以作为分析的基础,其二人员配备是现成的,仅把人员的职能做一下调整即可,其三公司运作这么多年,已经有客户基础的沉淀,无论是倒推数据还是正推,都完全可以做到可控的,但实际的状况是,首先人员的职能转化不过来,财务部说归生产管,生产说财务你自己去车间让他们做,做不到就罚款,财务说生产是你的部门,我们怎么能处罚?!无论我多么的苦口婆心,横向问责就是无法推动,大概是大家太熟了吧,不好意思开罚单,只有从上到下的罚单,却没有平行的罚单,罚款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这一点我坚信不疑,但系统的推动前期,罚款是最为见效的一种手段!人是有惰性的,只有痛了才会发现不通,于是才会改正。8 I0 X( D8 T1 b2 n6 B6 g6 M; d
: I+ Z4 P1 {3 Z" I* Y
      一边是强势的生产系统,一边是人少力量薄的监管系统,推行成本控制系统花了不少时间,仅仅运作到4月16号左右,便基本上宣告夭折,从控制补数变成了统计补数,如果是要统计补数,那完全无需增加这个流程动作,因为现有的统计都能做到。
* r& t+ P) l) M" B) T

9 {+ Y: t( h" e/ ~4 l      不分权,他说你不信任,分权,他却不负责任,这是现有民营企业的一种通病,这也是老板们最为痛心的问题,在我们这里,显现的淋漓尽致,就像之前的员工离职一样,个个都知道问题,却没谁去控制过、解决过。
; `: g  F6 N1 D, w8 o. O; m2 f1 y+ e
, H+ o% c% [; T2 F% v, e' a
      员工在管理人员那里拿一张辞职单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等到这张辞职单到了行政部那里,改签的字都已经签完了,还怎么留?都只签字不负责,这是我们公司的通病,从上到下均是如此!于是我再次要求我去年年底都曾经要求行政部要做却没做的一件事:任何人离职,只能找行政部拿离职申请书!这样的命令再次强势的要求做到,还好,短期内的效果比较明显,我这样做的初衷,实际上是把离职这种流失现象控制在可控的范围以内,另外通过离职沟通,还可以了解到基层管理人员的现状,通过民主评议,是可以对基层管理者做出制约的。
4 e" k" b! C; {1 M" T1 |

5 Q6 ~4 o" |( X3 Z. J2 D6 o      但是事与愿违,刚开始的离职沟通,还有人性化可言,后来的离职沟通,变成了走形式主义,走的照样走,留的也没留住,为什么?因为员工反映的问题你行政部解决不了,加班时间过长、补数过于频繁、说好的假期不兑现,你解决不了我当然照走不误。这样又完蛋了,一切打回原形,反倒额外增加了行政部的工作量。
' O. ?1 E- V; t) w. a, ^
' G- Z/ y; L" Z1 {4 q' Q" f2 w
      我们有些管理人员,动辄就把原因归结到现有的员工身上,什么素质差、不听话、不好管.......我勒个去,如果真的好管还要你管理人员干嘛?我们有哪些优势能吸引外围的优质员工?你都没优势,你只能招到这样的员工,你有选择的余地么?!你不在自己管理的方式方法上去找问题,找原因,反过来怪员工,这是不是推卸责任的一种心态呢?明知这个问题上至老板下至**这个行业都比较难解决的一种问题。* p0 G+ e* q0 d' y! k8 f

, C8 K* H8 t6 _2 `      说配合吧,似乎大家都配合,我要怎么做,似乎大家都在执行,但事实结果却不合我意,5S的推动,最终功效是提升产能和品质、降低成本,但我们的管理人员却是“只订规则”,不去“频繁的检查和要求”,到现在仍然只停留在整理、清扫这两个最基本的要素。8 |3 u7 W7 ?. g- H, P

& r- g& V0 B( W  O4 w# Q      车间布满了标语、口号,各个工序班组都有目视管理的看板,但质量问题照常频繁发生,原因是什么?很简单。. F4 q1 N+ t* B: i. [* S

5 ]: E' f1 [; B5 z2 n      ”挂了不看,看了不做,做又做错,错又不改,改又不推,推了不检查“——这就是原因。
2 V1 N1 B; O+ t0 Y+ {7 ]
# Y, {7 k8 j% g% ?4 z
      4月底跟生产系统的管理者沟通,几乎都传达给我一个观念”5月上旬就正常了,5月份一切都OK“,好吧,我信,于是再次制订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而且每一堂大课,我都深思熟虑,基本上这些大课都是外围比较热门的项目,执行的结果呢?连”要跟朋友过生日去喝酒“这样的请假理由都出来了,甚至这个理由连老板都到行政部来过问,这是老板应该做的事情吗?这不是很明显的在娇惯吗?!当天也是我的生日,我是不是也应该告诉大家,”今天因为是我生日,所以培训延期“?连基本的尊师重教的概念都没有,连轻重都不能区分,谈何效果!!!
0 Z$ x* P' b! f7 ?! f6 Y

6 x! w& z* F6 g5 O' t- R: h' {      5月才过了一个上旬,问题又再次发生了,合金车间居然有人上班一天一夜,外发的产品居然全部做错!定好的员工沟通会因为临时加班赶货导致做不了,好吧,把应该是成品车间做的改成合金车间先做,时间再从20:00分改到21:30分,这下总行了吧,结果呢?还没把员工沟通会中的”破冰“做完,人都跑掉一半到车间加班,排好的”感恩分享“的基础培训流程只能做成互动式,这是谁的问题?!6 k+ d$ {& z8 z. t
7 B* x( ^( M/ r7 a4 S
      晚上再次找车间主任、计划员、行政部沟通到凌晨12点半,我问全部做错的原因,都是模棱两可的回答,”计划没有问题“、”生产没有问题“、”都是外围加工商做错了“、”产品太复杂了“,给我的都是这种回复,能追踪么?
6 r/ ?5 `" u7 h, Q
6 x9 n2 p* T6 v: ~* m2 a1 R$ v& c! _
      首件确认制度去哪了?大货量产追踪去哪了?生产协调会有在继续开吗?打样与生产有沟通协调吗?打样、生产、业务有三方订单评审吗?......行政部回复我,以前都有这样要求,李老师也讲过,但做了吗?做到了?做好了?还是只是做了?
0 B$ y9 R& D% m8 U3 R! @: V

  e; ^9 Q3 o4 t6 B      之前我多次说过,要么,你就按我的方式去做,要么,你就给我更好的解决方案,其结果呢?既没有按我的方式去做,就算去做,也只是行政部、财务部能做到,生产系统没有一次不打折扣的,更没有给我更好的解决方案,这样下去,能行吗?!/ y8 [: J, X. w/ z# L* B/ A. D7 `) H
& D! M" s/ R$ Z4 h7 l- J, a
      **总、***董事长,不可否认,您们是两位好老板,犯错频率这么高的部属您们都可以一次次的原谅,***董事长都挺着大肚子到车间去给管理人员订标准,**总可以一次次原谅生产系统这么多问题。但这样下去,您们能达到标准化管理工厂的目的么?先不说能赚多少钱,这么多的错误、损耗已经折损了您们大部分的利润,还谈什么增加员工福利?谈什么研发?
" \, Y% {+ u- k  p3 v$ D' \7 s3 M

' p+ D  P1 m4 @. ~& s      企业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但这里所说的人的问题,是从上到下,而不是只谈哪一层,更不是只谈哪一类,第一次犯错理解给机会,第二次犯错原谅单独培训,第三次犯错轻微处罚还是原谅,第四次呢?第五次呢?我始终不明白,为何宁愿把一个人调来调去更换管理岗位,而不去从根本解决问题呢?而不愿意快刀斩乱麻呢?换掉或撤职一个并不合格的管理人员,难道就这么难?辞退一个管理人员,难不成公司就要关门了?!不杀鸡给猴看,猴子怎么能改呢?!
' d) w& I% \+ Q: D! |+ R0 C) Z' L
      为什么我们只能用这样的管理人员,有没有想过原因?为什么外围的优质管理人员进不来?有没有想过原因?
' @% T" L" B7 U
6 ~4 n/ n  F0 @; ~+ d- s+ f
      下午有一位饰品行业资深的管理人员过来跟我沟通,于是我告诉行政部请一起参与,结果是等了许久,就是没人来,再次电话过去,得到的回复是”现在很忙,这次就算了吧“,我对人才尤其重视,只要是优质人才,我更会”三顾茅庐求见真身“,但反思我们其他管理人员,能做到吗?
4 ^/ v+ {9 K# G4 x6 w0 B/ ~+ z& F
一次的课程能改变心态吗?半年呢?一年呢?改变不了怎么办呢?换一家咨询公司?换一家培训公司?还是真正建立自己公司的人才机制呢?
0 U. v: @- ?) Y9 O$ h% }7 A4 r

4 s" F  f! ~2 t. r, O      我主张宁缺毋滥,多次给机会还是不合格的管理人员,留着的结果,只能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早晚都要离别,是早点好?还是晚点好呢?究竟是这些管理人员自己犯错,还是公司给他们一次又一次犯错的机会呢?. V# Q" {) W( k) m
6 O  l0 {/ p1 o! `( G9 @
      没有成果的忠诚度,有用吗?没有赚钱的信任度,有用吗?市场是现实的,不会因为你的仁慈而改变,人也是现实的,你今天给了,似乎忠诚和信任,不给,转身就离你而去。
7 v* P# m0 E& G8 ?2 g
, Y+ `3 S% ]; ~+ y8 O' i& l
      **总、***董事长,请您们真的思考下,不要再这样一而再再而三,您们这样的好心,是换不来企业的长治久安和发展,因为我们企业的盈利模式,已经注定难以应对每年都会增长的人力资源成本、材料成本!您们的观念不改变,我的变革,真的难以成功。
6 ^' a5 E; Q/ L2 l% C: E, S" e
+ ]! j" D; }. `8 A& ^
      不要再有”我们是这个特定行业“的思想,因为一套优秀的管理模式,一种优秀的职业心态,是不分行业的,唯一可以区分的,只是工具和方法而已。6 s3 I. J8 z4 O& Z' [6 L6 M/ d

9 A1 G( P" U' p2 u      ”建立以生产为核心的成本控制系统“必须坚持下去!
% a% T+ m5 M. O2 c

/ L. q' q2 u7 j6 C: K      ”订单模式的计划物控系统“必须坚持下去!
; w) {9 K) G% f8 g0 G# T
/ t# n- n4 t0 Z; C9 ~! l
      ”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人力资源模式必须坚持下去!6 x; [& N, ~( h# d
3 n; R+ F+ P- ^
      ”生产管理六大组合拳“必须执行!& z$ o. t+ Y% m2 O) L' T7 B) O
+ S& H2 g/ M- d2 D
      ”管理人员的年度奖金“目标制度必须建立!4 q; K3 o' [  r4 t1 B
8 U# O- G( k. _) D. c: d
      ”培训与开发“模块必须有条不紊的坚持执行!$ d# V- ^) ?& T% _. N) ~" v) ~
  6 G+ ^' o/ e3 s+ F. z& q) R$ q
      ............$ d2 g0 z; d& S4 x
6 r' S/ Y8 l. x0 _) W* G- q- V
       请您们支持,谢谢!
2013年5月12日凌晨2:12分
% H4 ~/ T: i  R5 ~, p1 p
我们提倡学雷锋,但不能让雷锋吃亏;我们提倡学焦裕禄,但不能让焦裕禄英年早逝!

2

主题

36

听众

4万

积分

榜眼

Rank: 29Rank: 29Rank: 29Rank: 29Rank: 29

签到天数: 282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注册时间
2011-2-14
最后登录
2021-10-21
积分
41937
精华
0
主题
2
帖子
2874

11月征文勋章 9月社区全勤勋章 7月社区全勤勋章 6月社区全勤勋章 2月社区全勤勋章 1月社区全勤

沙发
发表于 2013-5-13 21:25:05 |只看该作者
字里行间,道出了诸多企业的通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

听众

1万

积分

会元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签到天数: 707 天

[LV.9]以坛为家II

注册时间
2012-9-5
最后登录
2014-10-29
积分
11335
精华
0
主题
3
帖子
927
板凳
发表于 2013-5-14 09:24:36 |只看该作者
写得不错,大多数民营企业的通病
* n8 ?/ A, L3 ?整个企业的文化生态与老总有很大关系5 k3 }) s$ H, P2 y( x5 B' b
标准化也很必要,另外缺乏得力的中层执行者+ K( E! {; K- Z% D6 `4 Z6 J
不过那几个培训不实用,感觉就像是讲些大道理的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12

听众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注册时间
2007-11-15
最后登录
2015-3-14
积分
10916
精华
0
主题
40
帖子
861
地板
发表于 2013-5-14 12:52:06 |只看该作者
制造企业想必有效的实施培训,太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

听众

1061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签到天数: 40 天

[LV.5]常住居民I

注册时间
2012-10-7
最后登录
2015-6-4
积分
1061
精华
0
主题
2
帖子
61
5
发表于 2013-5-14 16:53:29 |只看该作者
我们企业的老板很多都要”事必躬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员工的执行力,那里寻找?那里寻找?难道站在经营者的态度把自己岗位上的工作做好,体现不出自己的价值,老板会不知道你的业绩?想不明白,想不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

听众

2222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签到天数: 35 天

[LV.5]常住居民I

注册时间
2013-5-4
最后登录
2013-6-28
积分
2222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372
6
发表于 2013-5-18 16:21:31 |只看该作者
浦江人才专家:企业的问题很多
pj.91job.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听众

48

积分

书童

Rank: 1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注册时间
2013-5-18
最后登录
2013-6-14
积分
48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10
7
发表于 2013-5-19 16:20:19 |只看该作者
重复出现这样的问题,做再多的培训,沟通都是没用的。太纠结了。想必楼主也是为了公司操了太多的心,不管出什么样的规范制度,都是白费一样。有时候不得不说真的和老总有太大关系。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

听众

3465

积分

解元

Rank: 12Rank: 12Rank: 12

签到天数: 240 天

[LV.8]以坛为家I

注册时间
2012-3-28
最后登录
2014-4-21
积分
3465
精华
0
主题
2
帖子
370
8
发表于 2013-5-21 15:47:54 |只看该作者
我想知道的是,老板能看到这封信么?看到了会感悟会改变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98

听众

2万

积分

进士出身

Rank: 24Rank: 24Rank: 24

签到天数: 48 天

[LV.5]常住居民I

注册时间
2013-5-22
最后登录
2017-4-13
积分
24138
精华
4
主题
34
帖子
806
9
发表于 2013-5-22 10:54:14 |只看该作者
建议此文作者站在老板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m$ s7 K, \! t" `, r% z! o6 @
第一,一看此文,感觉是没有给老板解决问题,而是给老板制造问题。我想老板花钱请我们来公司是为了解决问题的。
0 S+ k- H/ z6 E  q9 L第二,培训不仅不是万能,而且作用并不大,培训是解决不了企业的问题的,企业的问题得靠管理来解决。
& y9 D/ z3 V) h8 K5 I第三,人力资源部有所为有所不为,该hr干的事情不仅要干好还要说好,不该hr干的事情一定不能揽过来。
一个读书爱好者一生大概会看完3000册书,面对数以百万的浩瀚书海,看好书成为我们必须的选择,老杨看书每天为您一本好书,让您拥有丰富多彩的智慧人生。
好书推荐请关注微信号:laoyangkanshu 微信名:老杨看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