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13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2013年中国新能源产业薪酬预测分析

[复制链接]

273

主题

18

听众

7231

积分

贡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注册时间
2012-3-3
最后登录
2015-3-17
积分
7231
精华
0
主题
273
帖子
28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10:42: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文版权属众达朴信所有
转载请注明:
中人网论坛-众达朴信-(链接地址:http://community.chinahrd.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39420)
本帖最后由 众达朴信 于 2013-5-24 10:45 编辑

一、精打细算持家,小心翼翼发展

   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能源产业。新能源产业作为能源产业的新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未来国民经济的保险。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危机阴影业已促成了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相比于传统能源,新能源往往以清洁、低碳、环保著称,新能源可持续利用的特点则让其当之无愧地成为应对能源危机的主角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重点。
   另一方面,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相反,企业还要承担比传统能源产业更大的风险。新能源说白了也是更难利用的能源,所以发展新能源更为倚重科技力量,高昂的生产和研发成本无可避免。时至今日,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依然在极大程度上依赖政府补贴,即使精打细算地持家也不得不小心应对市场和政策变动所带来的风险。
   众达朴信管理咨询顾问周沐禅表示,“虽然国家在新能源发展上已取得普遍共识,但是政府对产业的持续投入在经济大环境持续震荡的影响下也愈加显得不安,尤其是美国“绿色革命”在巨大成本压力下宣告破产,对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的信心也造成一定打击,随之而来的“双发案”更是打击了产业实体。尽管传统能源储量有限,但仍旧超出大多数人的预料,发展潜力仍旧不可小觑。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新能源产业需要更快地转型和发展以最大限度地摆脱政策的依赖性同时也给予自己和投资者更大的信心。”
二、寒了业绩,薪酬跟着降温

   近些年新能源产业近乎疯狂地发展,使产业迅速的跨入产能过剩的阶段。严峻的经济形势也增添了赖以为继的政策补贴的不安因素,“双反案”的爆发更可谓是雪上加霜。产业步入严冬,降薪、变相降薪、裁员等手段也逐渐为企业所采用。
   根据众达朴信最新发布的2012年新能源产业薪酬数据,去年新能源产业整体薪酬水平增长幅度为7.2%,跌破8%大关。凭借雄厚的资本,新能源产业依旧在高薪产业占据一席之地,而在产业内部,太阳能和光伏产业虽受反倾销影响,但仍牢牢占据薪酬第一把交椅。尽管产业内部正在积极地转型,但是短时间内业绩下滑的趋势不会改变,近几年薪酬的快速增长似乎已成过去时。
   “从疯狂发展到产能过剩,新能源产业似乎有些跑过头了,接下来就需要冷静反思了。”众达朴信管理咨询公司高级顾问梁熙文表示,“高速发展之后往往就是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这也意味着淘汰和选择,人力资源需要更为精细化的管理,越是艰难时期就越要求企业清晰的界定员工的职责,并为员工的劳动给予合适的酬劳。”他接着说道,“一般而言,薪酬会跟随业绩变动,这其实是一种合作,雇主与雇员合作,然后按贡献分配收益。然而有时候也需要企业对某些人才采取投资态度,这需要企业对雇员未来的发展和贡献进行预估,这时候薪酬也不再是企业收益的分配方案。新能源产业作为高端产业的代表,往往聚集着大量高端人才,薪酬方案也就不仅仅需要和业绩挂钩更需要和企业未来发展战略挂钩。尤其是在瓶颈期,意识到人才战略的多种可能性也将为企业的突破提供更多的可能。”

三、人才竞争演变,大规模争夺演变精细筛选

   相比于产业高速发展期,企业持续扩张及对产能的关注,如今企业更为关注的是技术、客户、成本三个因素。而人才市场也逐渐从人才争夺演变为人才筛选。由于企业纷纷停止了市场扩张,人才需求减小,不少公司甚至进行了裁员,这也为企业人才筛选提供了条件,同时也需要企业具备相应的筛选能力。
   而对企业来说,界定关键人才是进行人才筛选的前提。根据众达朴信管理咨询公司提供的数据,71.2%的企业愿意为中高层管理人才和掌握专业技术的人才提供与业绩不相称的更为优厚的待遇。企业对于核心关键人才的储备相比于前些年将更为重视,提前做好优秀人才的数据收集及管理,建立和维系企业与人才之间的良好关系也将是未来人力资源工作的重点。
   “高科技产业相比传统行业更为依赖人才。高速扩张期主要体现在对人才量的需求,企业间互挖墙脚也并不鲜见。而在产业冷冻期,企业必须考虑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力资源成本的使用效率,所以更为注重人才的质量,更多的将成本投入到核心关键人才上。而企业筛选人才的独特视角,最终也将会是企业聚集独特的人从而形成企业独特的形象和气质。事实上,这是每一个优秀企业都必须经过的道路。”众达朴信管理咨询公司咨询顾问程一冉说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