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3-8-13
- 注册时间
- 2006-7-20
- 威望
- 95
- 金钱
- 3146
- 贡献
- 202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3443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277
- 主题
- 40
- 精华
- 2
- 好友
- 5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 注册时间
- 2006-7-20
- 最后登录
- 2013-8-13
- 积分
- 3443
- 精华
- 2
- 主题
- 40
- 帖子
- 277
|
楼主的帖子选题非常棒,点到了很多企业的穴位,在政府和国企中,这样的现象就更多了。很多“能吏”都是创造“业绩”的高手,就像今天很多官员(经理人),牺牲可持续发展,换来眼前的业绩,然后他们身披光环,升官发财,但最终导致地方出现鬼楼,或企业走向深渊。, N$ E. o# K5 s: k# O& K; c
$ R. Y& [. P* `# g
虽说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责任人是老板(官员和国企的一把手也是老板),后果自然应该他们来承担,大板子应该拍到他们的屁股上,但扁鹊的两个哥哥,还有其他类似的N扁们,也需要换换思路,是不是也要搞一点有益无害的事件营销?如果N扁们总是“治未病”,谁能知道大扁和二扁治病的本事?如果你总是堤固河稳,怎么能体现你是治河的高手?
: I, r0 b. x. H* R+ {6 U8 g, e4 u+ q9 X
当然,根本还在于顶层设计,不管是政府、国企还是私企,顶层有问题,大扁和二扁们在老板那里永远都是二货。老板们永远都认为自己是成功人士,绝不会认为自己是二货。好的职业经理人,要学会治未病和治已病的平衡,治水与抗洪的平衡。不过,这也太难了,他大爷的!
6 G. Q. {! t4 M$ E0 `1 e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