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猎头发展经历三阶段 ; l# C9 P. }% ^( ?
1993年起,国内各类猎头公司纷纷组建。1995年,北京市人事局在北京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设立了国内第一个人才市场管理办公室,猎头服务开始纳入政府的监管体系;2001年,外资猎头开始以合资的形式进入中国;2006年8月,北京市发布了国内第一个猎头服务地方标准;2011年1月,国家质检总局和标准化委员会正式发布了猎头国家标准《高级人才寻访服务规范》;2012年6月,中国人才交流协会高级人才寻访专业委员会成立。
5 _- E' Y. _1 i9 x$ i9 k
` u1 l) P6 y1 U7 f' ] 以国内猎头行业的发展阶段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93至2000年,国内猎头萌芽和国际猎头潜入阶段;2001至2005年,国内猎头蓬勃发展,国际猎头合资入华阶段;2006年至今,中外猎头并购整合,整个猎头行业由不规范向规范发展阶段。据了解,目前,北京市具有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的人才服务机构达到340家,其中有猎头业务的就有129家。6 J) q4 ?) F; J- B, Q
2 z# s1 Y8 W% r6 X: q1 v/ n
猎头这个词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从香港翻译过来的,国际上其实称之为“高级人才寻访”。但是,猎头这个词是一个很形象、很生动的词,先赋予一个目标,然后搜寻、接近、捕获……反映了一个非常生动的人才寻访过程。
: b9 h% p1 {8 k' m
' r6 S( e- C: Q6 T) r 猎头体现主动寻找人才文化 3 d! W0 F% n3 O. e
诸葛亮是历史上公认的人才。那么,诸葛亮这个人才是如何被聘用的呢?先是徐庶推荐,之后刘备三顾茅庐。用现在职场说法,就是猎头寻访。猎头行业不仅仅是一种服务方式,也是一种主动搜寻人才的文化和意识。当企事业单位需要人才的时候,一个渠道是内部培养和内部选拔,另一个渠道是外部引进。外部引进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公开招聘,另一种就是猎头。/ o( N+ I' ~; [- E t
; z, |; Q# H, h5 I N 猎头与招聘不一样,招聘讲求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是在应聘者中百里挑一。但是,猎头的对象是稀缺的人才资源,所从事的是高端人才配置。高端、稀缺人才常常不会主动寻找工作。因此,用人企业往往面临的情况是,通过招聘前来应聘的人不一定是企业需要的,而企业需要的人却不主动寻找工作。按照企业需求主动选择人才的方式叫做逆向选择,猎头所从事的就是逆向选择的工作。
; X5 w8 `! j' m5 t0 O/ ^9 Z
; ~7 g# J2 o& Y, r6 N 猎头服务提供了高端人才、特殊人才职业变换的方式。尽管这些人才不会去投递简历、不会去找职业介绍机构,但每一个高端人才的周围都会有很多猎头机构围绕着。当他们职业生涯变换需要的时候,猎头机构就会充分发挥它的职业变换中的桥梁作用。* S' T3 Q( F' ~# i7 ~& O' B+ m
( U6 f: s) S& r6 M
猎头的工作不是“挖墙脚”
, {5 |4 G3 W, i8 x* D7 t% [; s 很多企业对猎头又爱又恨,爱是因为猎头能够帮助“猎取”到优秀人才,恨是因为自己的优秀人才有可能被猎头“挖墙脚”。但是,企业需要全面理解猎头的积极作用。同时,猎头机构在运作过程中,帮助了更多职业经理人成长,成就了职业经理人队伍,也造就了生生不息的职业经理人队伍。人才从一个平台到另一个平台,是接受更大的挑战,而且这些人才大部分都是有创新意识的人才、都是做到一个高端职务的成功人士,猎头正是在铺设这个人才发展的职业通道。所以,从我国的人才战略来讲,从企业兴衰来讲,从职业经理人本身职业发展特点来讲,猎头都是功不可没的。
/ i' y9 x# R! i" X. b+ N
2 U3 P/ ]3 F- h/ R 那么,什么样的高端人才能成为猎头机构的候选人呢?这些人划分为三类,一是瓶颈型,二是伤痕型,三是利益驱动型。第一,当人才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发展有困难,遇到发展瓶颈的时候,需要换一个平台。第二,当人才在企业工作中,无论是企业文化还是人事关系出现了摩擦、出现了不愉快的事情,需要换一个平台。第三,当人才受到利益引诱,需要换一个更新的平台。因此,猎头的工作就是帮助这些人实现职业转换。 * H8 s5 v, J0 F
4 p6 q2 ~$ w E
! ?8 U/ U* m2 V4 V% B, D
( y. T' Q$ M5 y! Y0 O3 o ~九斗猎头网微信公众账号 信息订阅,精准推送 更多职业相关信息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L4 E X. ^$ e- O7 @7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