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8-5-16
- 注册时间
- 2010-8-19
- 威望
- 1
- 金钱
- 2743
- 贡献
- 748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3492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325
- 主题
- 12
- 精华
- 0
- 好友
- 4
  
- 注册时间
- 2010-8-19
- 最后登录
- 2018-5-16
- 积分
- 3492
- 精华
- 0
- 主题
- 12
- 帖子
- 325
|
Kenneth 发表于 2013-12-3 10:50 5 y$ U; k6 m1 L3 k d
找天堂,
3 |( f. A2 _, n$ e \6 x+ a6 u你的问题我觉得我在视频已经讲得很清楚了。请看我的 Measurement 的视频。一般来说,我的建议是:; b( X ^: B: M- C: [) S R
... 6 Y- W& R v* V2 u
谢谢kenneth!
i% k6 m, N# m0 p5 X' g4 _% X5 U6 b 我刚才去网上搜了下,有同济大学和南京大学讲座视频,不知具体是哪个?我也想再系统学习一下。要不然感觉掌握的是夹生饭,一遇到具体问题时就有点拿不准。$ }. p& b; [* t1 s5 o
比如在理论上,能推出组织政治知觉对组织公民行为的负向影响,那么是应该提假设“组织政治知觉会降低组织公民行为”就可以了,还是应该具体到这两个构念的每一个维度,比如“一般性政治行为知觉会降低尽职行为;一般性政治行为知觉会降低利他行为;保持沉默静待好处知觉会降低尽职行为;保持沉默静待好处会降低”等,然后实证检验就在维度上进行检验;
* t u2 } t" K4 c5 B* K8 s g 否则,如果在构念层次上提出假设的话,在后续验证时是否应该采取高阶因子模型,把维度聚合成构念,然后验证构念关系?
, j- n& t& n, g.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