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薪酬结构类型 ——以职位为导向的付薪理念:根据职位的不同而进行职位评价,确定职位的重要度,然后依据市场行情来确定具有竞争力的薪酬。 优点:实现同岗同酬,内部公平性较强。 缺点:员工的能力需要与职位任职资格相匹配。如果不胜任的员工在某一个职位上,也获得同样的基于职位的工资,对其他人来说就是不公平的。 ——以绩效为导向的付薪理念:薪酬根据绩效来确定,因工作绩效量的不同而变化,处于同一职位的员工不一定能获得相同数额的劳动报酬。 优点:首先,员工的收入与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直接挂钩,“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激励效果明显。其次,员工的工作目标明确,通过层层目标分解,企业目标容易实现。再次,企业不用事先支付过高的人力成本,在整体绩效不好时能够节省人工成本。 缺点: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结构基于这样一个假设:金钱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很大。这导致在企业增长缓慢时,员工拿不到高的物质方面的报酬,对员工的激励力度下降,在企业困难时,很难做到“共度难关”,造成离职率上升。 ——以技能为导向的付薪理念:根据员工所拥有的与工作相关的技能和知识水平来决定员工报酬。它与以职位为导向的薪酬结构的关键区别在于,员工的工资不是与职位而是与技能相联系。员工要想增加工资,必须证明自己已经掌握了高一级的技能。 优点:员工能力的不断提升,使企业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灵活性增强。 缺点:做同样的工作,但由于两个人的技能不同而收入不同,容易造成不公平感;高技能的员工未必有高的产出,即技能工资的假设未必成立,这就要看员工是否投入工作;界定和评价技能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管理成本高;员工着眼于提高自身技能,可能会忽视组织的整体需要和当前工作目标的完成。 ——组合薪酬的付薪理念:薪酬分成几个组成部分,分别依据职位、绩效、技能、工龄等因素确定薪酬额。 优点:全面地考虑了员工对企业的投入。 关键词:层级薪酬结构 一般来说,薪酬中的固定收入可以保障员工的日常生活,使之产生安全感。但如果固定收入过高,有可能使员工产生懒惰情绪,不思进取,削弱薪酬的激励功能。而如果变动工资所占比例过大,又会使员工缺乏安全感及保障,不利于吸引和留住员工。因此,在薪酬设计过程中,必须合理地设计不同层级员工的薪酬工资结构比例。 ——基层人员:在其总收入中,其固定比例应该最高,变动工资比例次之。而且在企业基层员工的收入中,短期薪酬往往占了绝大部分的比例。 ——中级管理人员:在其总收入中,其固定工资比例有所降低,变动工资比例则相应提高。在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薪酬总额中,短期薪酬的比例有所下降,但仍是薪酬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高级管理人员:在其总收入中,其固定工资比例应该最低。在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总额中,短期薪酬的比例进一步下降,甚至可能会低于长期薪酬所占的比例。 关键词:短、长期薪酬结构 ——从行业因素的影响来看,长期激励一般在新兴行业、高科技行业中的实施比较普遍,占员工总收入的百分比也较高。 ——企业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员工总收入中、长期激励所占的比例也会有较大的差异。 转自《老板》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