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10009|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分享一篇好文---你的学问在什么境界

[复制链接]

34

主题

98

听众

2万

积分

进士出身

Rank: 24Rank: 24Rank: 24

签到天数: 48 天

[LV.5]常住居民I

注册时间
2013-5-22
最后登录
2017-4-13
积分
24138
精华
4
主题
34
帖子
80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4 10:37: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351304869 于 2014-6-4 10:48 编辑
! @0 }1 }  ?1 K
2 Q/ D8 o2 a: O# k' _! R ' D* z) V  o7 c( w' C. n
学问的八层境界
) d: |$ ]( ~& x% c9 ^# q& X1 n2 G2 T, p! x2 _- ~2 ?& o8 j' L6 o

2 a- @" D) u( x/ @' X  l! t2 x3 B
     所谓学问,就是对问题说得出道理,有自己的想法。​
& m* r( q. r' j* g& Y5 B
! ~$ d) b/ ~; [6 K* N, ^( ~5 p: U
  想法似乎人人都是有的,但又等于没有。因为大多数人的头脑杂乱无章,人云亦云,对于不同的观点意见,他都点头称是,等于没有想法。​
9 j( [! @( E; v( S9 U) e7 Y" c- G7 [8 G7 d- D; a0 Y
  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做学问,走上现在这条路,只是因为我喜欢提问题。大约从十四岁开始,总有问题占据在我的心里,从一个问题转入另一个问题,一直想如何解答,解答不完就欲罢不能,就一路走了下来。1 b5 i9 W& N$ K3 Z+ E4 G

; y6 v' l% E0 O
. l  Z4 E' X& r* Z( H3 l  提得出问题,然后想要解决它,这大概是做学问的起点吧。
6 Q% U& n- U. o5 p( i/ B* t) P& s# b2 `8 w4 I
        以下分八层来说明我走的一条路:​
9 s7 K, q- n: g2 m- t" W8 E2 y9 e- Z5 S* w- n- g

9 e+ r% |4 V& l3 G第一层境界:形成主见
2 K+ V. E' X- e( g3 t​  用心想一个问题,便会对这个问题有主见,形成自己的判断。- x9 `! \  p3 q4 j: ?) q4 i6 W+ G+ j8 S
​  说是主见,称之为偏见亦可。我们的主见也许是很浅薄的,但即使浅薄,也终究是你自己的意见。​
  I. X5 x& T" ]; J- ^: \) u/ N2 `  许多哲学家的哲学也很浅,就因为浅便行了,胡适之先生的哲学很浅,亦很行。因为这是他自己的,纵然不高深,却是心得,而亲切有味。所以说出来便能够动人,能动人就行了!他就能自成一派,其他人不行,就是因为其他人连浅薄的哲学都没有。​
( {4 M' j; B. ?* v+ c6 {1 r- b1 `4 b; }& T* O6 [$ b8 d- m
- U  |4 ?; D) h. C9 [1 |9 I) K
' u, J% w# K2 w
第二层境界:发现不能解释的事情
  X4 ], ?; K8 j​  有主见,才有你自己;有自己,才有旁人,才会发觉前后左右都是与我意见不同的人。
0 ?$ _) c4 X9 x/ U​  这时候,你感觉到种种冲突,种种矛盾,种种没有道理,又种种都是道理。于是就不得不第二步地用心思。​
- X0 l) }, Q2 ^% c  面对各种问题,你自己说不出道理,不甘心随便跟着人家说,也不敢轻易自信,这时你就走上求学问的正确道路了。​. S7 f& U7 T, X" w; J0 ^9 `7 [
: n5 H8 e1 [- E& T8 w" }, L' u* ]
( i. _7 p" T; M; F- a. g  g
$ I1 |( W: y2 K
第三层境界:融汇贯通
6 R7 w" z# e* E+ j4 r​  从此以后,前人的主张、今人的言论,你不会轻易放过,稍有与自己不同处,便知道加以注意。/ ~8 v' i0 K$ O! j. {& m0 c
​  你看到与自己想法相同的,感到亲切;看到与自己想法不同的,感到隔膜。有不同,就非求解决不可;有隔膜,就非求了解不可。于是,古人今人所曾用过的心思,慢慢融汇到你自己。​
4 ]3 e9 c9 v5 b' p0 r" Y, ^/ _  你最初的一点主见,成为以后大学问的萌芽。从这点萌芽,你才可以吸收养料,才可以向上生枝发叶,向下入土生根。待得上边枝叶扶疏,下边根深蒂固,学问便成了。​
! j, ?' w1 ]0 q) r/ l  这是读书唯一正确的方法,不然读书也没用处。会读书的人说话时,说他自己的话,不堆砌名词,不旁征博引;反之,引书越多的人越不会读书。​) t' O+ ^  }7 G# W' ~% v+ A

1 n4 L4 M( f9 @; |, L( V* j3 Y, _* l# \' B$ _0 A

8 |; F2 c: A- T' e# p: X+ g1 S" g5 m第四层境界:知不足  `  p4 q- J! x# R  p: j
​  用心之后,就知道要虚心了。自己当初一点见解之浮浅,不足以解决问题。
3 X9 Y! x& Z( j& e​  学问的进步,不单是见解有进步,还表现在你的心思头脑锻炼得精密了,心气态度锻炼得谦虚了。心虚思密是求学的必要条件。​
) ~# S* b* M% |1 o8 q  对于前人之学,总不要说自己都懂。因为自己觉得不懂,就可以除去一切浮见,完全虚心地先求了解它。​
* f8 m& l* g3 \* u' C5 e遇到不同的意见思想,我总疑心他比我高明,疑心他必有我所未及的见闻,不然,他何以不和我作同样判断呢?疑心他必有精思深悟过于我,不然,何以我所见如此而他所见如彼呢?​
( l, g7 u( i2 k- B  A' j, I$ g! X) H. I& A( b' H& Y- u

+ T6 U2 H# c5 M( V9 z, P' ~, J9 E* u' d7 i0 q& x
第五层境界:以简御繁4 X/ [0 I9 F( F8 j. v# ?
  你见到的意见越多,专研得愈深,这时候零碎的知识,片段的见解都没有了;心里全是一贯的系统,整个的组织。如此,就可以算成功了。到了这时候,才能以简御繁,才可以学问多而不觉得多。5 l4 H( L% P  c- g3 V2 a* J
​  凡有系统的思想,在心里都很简单,仿佛只有一两句话。凡是大哲学家皆没有许多话说,总不过一两句。很复杂很沉重的宇宙,在他手心里是异常轻松的----所谓举重若轻。​
4 ?, ^0 @. A7 G) V  学问家如说肩背上负着多沉重的学问,那是不对的;如说当初觉得有什么,现在才晓得原来没有什么,那就对了。道理越看得明透,越觉得无甚话可说,还是一点不说的好。心里明白,口里讲不出来。​# H) k" J; \5 c- U+ ~+ y% ]# o+ o/ {
  反过来说,学问浅的人说话愈多,思想不清楚的人名词越多。让一个没有学问的人看见,真要把他吓坏了!其实道理明透了,名词便可用,可不用,或随意拾用。​
$ ?2 G4 D: @# U* X- ~. I! f  ?. w: w4 i7 n2 z2 H
, a- w  p* \4 z/ J; E  e

: i- f, V3 o# l8 e4 A; s/ _# Y第六层境界:运用自如3 T. d9 V2 l: v( x! \6 ?
​  如果外面或里面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那学问必是没到家。如果学问已经通了,就没有问题。
3 v: _3 y  C% h% z1 z5 [/ D$ i( @7 F​  真学问的人,学问可以完全归自己运用。假学问的人,学问在他的手里完全不会用。​
- }: q9 i9 Z& {" [( t8 }
; o2 n. _; E8 ~6 b; v7 R2 O+ D' a; R1 a2 N7 @# O

9 Y/ N: H3 i: ]( m- B8 X9 W6 ]2 `/ b6 g第七层境界:一览众山小
1 x: _+ N& I  n​  学问里面的甘苦都尝过了,再看旁人的见解主张,其中得失长短都能够看出来。这个浅薄,那个到家,这个是什么分数,那个是什么程度,都知道得很清楚;因为自己从前也是这样,一切深浅精粗的层次都曾经过。
: W; p( n) F" o+ w# V" ^( d8 `​​
' s6 @( y* a' b; M  q5 R6 v: T) O2 G( D: H- V  s* p; c5 i
第八层境界:通透
' @. y) A! S0 R  S( I7 q& B​  思精理熟之后,心里就没有一点不透的了。​
4 ~& r9 c7 w6 v# j  F1 k  r: Y8 }; ^' Y! Y* R. X  z

: a8 f  R5 S0 J. C, t ​    你的学问到哪个境界了?
+ p4 z' G  ?3 l! ~! C( b
: g/ W; x( j9 x* k% C2 R4 k, E, d2 S7 w- r

5 m5 \8 O) V7 |: z1 z: j6 J: L) q& G; A9 z- _- W; W- ~
    作者:梁漱溟(1893—1988)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著名学者、国学大师,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 U5 I0 b4 _8 M% W
已有 6 人评分威望 金钱 收起 理由
tonycheungchn + 20 + 30 很给力!
天天向上大斌 + 10 + 30 鼓励分享
超逸绝尘 + 30 + 30 赞一个!
spcchenyue + 30 + 30 梁漱溟,哲学家国学大师!~
汪良 + 30 + 30 很给力!
lin041999 + 30 + 30 高手!

总评分: 威望 + 150  金钱 + 180   查看全部评分

一个读书爱好者一生大概会看完3000册书,面对数以百万的浩瀚书海,看好书成为我们必须的选择,老杨看书每天为您一本好书,让您拥有丰富多彩的智慧人生。
好书推荐请关注微信号:laoyangkanshu 微信名:老杨看书

4

主题

7

听众

2261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签到天数: 12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注册时间
2012-2-6
最后登录
2019-7-24
积分
2261
精华
0
主题
4
帖子
257
沙发
发表于 2014-6-5 11:23:38 |只看该作者
不错!值得深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58

听众

21万

积分

版主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签到天数: 109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注册时间
2011-4-8
最后登录
2017-8-10
积分
211338
精华
2
主题
52
帖子
3264

晒图达人勋章 元宵节勋章 圣诞勋章 原创先锋 最佳话题勋章 情人节活动勋章

板凳
发表于 2014-6-5 12:13:06 |只看该作者
向楼主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8

听众

8711

积分

会元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签到天数: 71 天

[LV.6]常住居民II

注册时间
2014-4-4
最后登录
2022-2-4
积分
8711
精华
0
主题
6
帖子
286
地板
发表于 2014-6-5 13:25:09 |只看该作者
      寿铭先生的文章很有儒家的范。个人觉得,他在政治上的见地还要更为深刻一些。他批评政府脱离群众、在政治生活中只依靠党政干部而没有依靠广大群众;他还反对朝鲜战争。而且还敢于在政协会议上反对总理的意见。正应了他自己的,首先要有自己观点的话。* G: ~4 W+ d/ W* r$ ?- h( t
       他曾断定中国是一个“职业分途”、“伦理本位”的社会,缺乏“阶级的分野”,因此反对阶级斗争的理论。因为这个也跟毛泽东发生过争执。不过后来的阶级斗争显然形成了更多的阶级。”什么“共产党丢了农民”,“共产党不如工商联可靠”等等高论,这一切能使我相信吗?不能。”(引号中的话来自毛泽东选集) 呃,不多说了......不知道扯哪里去了。
不断努力,为了所在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111

听众

279万

积分

论坛顾问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签到天数: 111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注册时间
2009-10-10
最后登录
2025-1-10
积分
2799666
精华
2
主题
181
帖子
8388

晒图达人勋章 优秀版主 元宵节勋章 圣诞勋章 伯乐 最佳话题勋章 原创先锋 情人节活动勋章 中人守护者 办公室点名活动小金人 论坛群英谱 义工贡献

5
发表于 2014-6-5 15:18:58 |只看该作者
哈哈,我需要修炼的地方还有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48

听众

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签到天数: 159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注册时间
2013-1-15
最后登录
2025-5-13
积分
116958
精华
0
主题
119
帖子
3307

晒图达人勋章 优秀版主 元宵节勋章 元旦勋章 校招君勋章 原创先锋 情人节活动勋章

6
发表于 2014-6-5 15:24:26 |只看该作者
o(︶︿︶)o 唉,我的QQ水浒67级别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21

听众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签到天数: 169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注册时间
2012-7-4
最后登录
2020-5-13
积分
16074
精华
1
主题
11
帖子
490

元旦勋章

7
发表于 2014-6-5 16:12:14 |只看该作者
学问,学问,学了再问,LZ那么多境界,我给LZ来个更高层次的将8个境界变为:8层归1,1也就是心境。也可以说是:学问的八层境界=心境,大家理解理解,呵呵。。。
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9

听众

1万

积分

同进士出身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签到天数: 424 天

[LV.9]以坛为家II

注册时间
2010-11-22
最后登录
2021-8-3
积分
19426
精华
0
主题
4
帖子
1868

圣诞勋章

8
发表于 2014-6-5 16:26:24 |只看该作者
看来我的还不到最终极别,还需修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主题

38

听众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签到天数: 19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注册时间
2011-8-10
最后登录
2023-9-14
积分
32741
精华
2
主题
107
帖子
1398
9
发表于 2014-6-5 17:25:55 |只看该作者
我应该是第九层与第十层之间吧。( x( y# U  s( U7 I, \2 s) J. y( K5 T
第九层境界: (突然问,一时我还真答不上来。这层境界肯定有的,让我细细的想一想)
( P- Z7 E" h  [8 g+ i& R第十层境界:开宗立派
$ x$ U! `  E, A! _, w4 ?+ V
5 k0 z  ?& u0 i0 X4 m; J4 i* k另外还有个问题,我一直不解:国学难道不包含中医么?中医难道不是国粹么?
) t/ b' N! r+ {1 u0 }6 A% c为何一个不懂中医的文学家、哲学家可被称为“国学大师”呢?
* c; C, \/ ~8 D4 u

点评

宇一子衿  国粹的东西多了,但国学大致还是等于儒学的,是在传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形成的吧。梁启超有一本书介绍了自己国学研究成果,从这本书大致可以看到国学研究的全貌,可惜书名我忘了,呵呵  发表于 2014-7-19 08:13  回复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主题

38

听众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签到天数: 19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注册时间
2011-8-10
最后登录
2023-9-14
积分
32741
精华
2
主题
107
帖子
1398
10
发表于 2014-6-5 17:54:1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oming3 于 2014-6-5 18:23 编辑
$ i8 L: \6 D/ z( {' g/ h0 c3 @( [: s, F3 k
0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