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5-7-23
- 注册时间
- 2010-6-8
- 威望
- 119
- 金钱
- 35275
- 贡献
- 33473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68867
- 日志
- 7
- 记录
- 0
- 帖子
- 0
- 主题
- 0
- 精华
- 0
- 好友
- 0
    
签到天数: 15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注册时间
- 2010-6-8
- 最后登录
- 2025-7-23
- 积分
- 68867
- 精华
- 0
- 主题
- 0
- 帖子
- 0
|
希望在入职目前这份工作之前,对你的上司有哪些了解?工作作风?性格?管理方式?可以(无法)共鸣?大多数有关求职与面试的建议已经成了共识:调查求职公司,了解公司文化,写信表达谢意等等。然而,这一套也许可以让你对任何给定的公司有所了解(并心动不已),却无法让你了解未来的顶头上司。8 H A+ A+ l: H# I% S T
建议:调查未来上司。
' p! e) o) z' ~$ s: ]8 O% W请考虑:希望未来的上司是专制型?百事通型?操控型?还是良师型?精心培养下属型?思想先进型?该怎么选你也许再清楚不过,但是,要想在一个小时左右的面试中了解这些却很难----尤其当你身为被面试的一方时。所有的一切也许都很理想(公司有很好的发展前途,工作是自己梦想的类型,报酬福利都很有吸引力),但是,某个人(你的上司)对你职业发展的影响却可能超过所有这些之和。
4 ^; L7 i% r8 m- G8 k7 d7 R了解你的背景时,未来的老板当然不会客气。从求职信、现场面试到了解犯罪记录、考察逻辑思维能力,你差不多要被查个底儿掉。为什么?人家想了解你----以确保你是那个合适的人选。你就不能如法炮制吗?不能用一些同样的手段去了解他们吗?
" x7 x6 H# Q( J2 }5 T. ^所以,要调查未来的上司。不相信这招管用?我们最近就碰到一个打听未来上司的求职者----他向未来上司的同事和其顶头上司打听----这种情况我们过去也碰到过。) |8 D; f$ B( O6 e, B) X* n6 N
虽然我们碰到采用这种策略的人不多(而且通常涉及的都是高级职位),但却引发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没有更多的人采用这种策略?它不仅体现出求职者对自己决定的慎重,也让双方之间的对话更透明,更具有双向选择性。; y, }8 G5 f& Y X' M: D- y
如果我们说这方法百试不爽,那未免太不负责任。我们的求职者----如今已经是员工了----之所以能成功打听到未来上司的情况,原因有两个:1)他跟求职的工作之间的联系;2)我们Medallia对非传统型招聘手段更开放的态度。不过,现有的可供查询的渠道很多,你可以向其他面试官打听跟那个人合作过的情形,可以上 LinkedIn网,找到未来老板以前的顶头上司和业务合作伙伴,打听他们对你未来老板的看法。社交平台能帮你找到你们双方共同认识的人,让你知道谁可以给你想要的意见。通过数字手段和类别查找手段,你也可以查到他是否参加了某些你有熟人的俱乐部、协会、或者校友录,并向这些熟人打听自己需要的信息。# ~& z- K& D& f" Y/ ^
一定要明白求职是双向选择。将来你的时间、技能和热情会投资到某家公司。你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跟未来的上司共事。所以,一定要通过问该问的问题,打听该打听的事来确保自己投资正确。如果这意味着需要去调查,照办好了,否则,你可能得另谋高就......好逃避你这次入职的新工作。(文/David Reese 译/moonlight650)
; H) ^8 g5 S b Y) R. S*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