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uolangzixun101 于 2014-8-15 22:32 编辑
1 a- m' l1 Q% F* A' j9 K) a9 _
, W7 a4 {/ l8 Z X, s) G【案例详情】 我跟朋友在路边一个不起眼的小店里吃面,由于客人不多,我们就顺便和小老板聊了会儿。谈及如今的生意,老板感慨颇多,他曾经辉煌过,那是兰州拉面最红的时候,他在闹市口开了家拉面馆,日进斗金啊!后来却不做了。朋友纳闷地问他为什么。 “现在的人心眼贼呢!”老板说,“我当时雇了个会做拉面的师傅,但在工资上总也谈不拢”。 “开始的时候为了调动他的积极性我们是按销售量分成的,一碗面给他5毛的提成,经过一段时间,他发现客人越多他的收入也越多,这样一来他就在每碗里放超量的牛肉来吸引回头客”, “一碗面才四块,本来就靠薄利多销,他每碗多放几片牛肉我还赚哪门子钱啊!” “后来看看这样不行,钱全被他赚去了!我就换了种分配方式,给他每月发固定工资,工资给高点也无所谓,这样他不至于多加牛肉了吧?因为客多客少和他的收入没关系。” “但你猜怎么着?”老板有点激动了,“他在每碗里都少放许多牛肉,把客人都赶走了!”“这是为什么?”现在开始轮到我们激动了。“牛肉的分量少,顾客就不满意,回头客就少,生意肯定就清淡,他(大师傅)才不管你赚不赚钱呢,他拿固定的工钱巴不得你天天没客人才清闲呢!” 结果一个很好的项目因为管理不善而黯然退出市场,尽管被管理者只有一个。
0 c/ V* \; D2 g7 j3 |, ]$ W思维逻辑分析过程: 老板的第一个分配方案的剖析,从老板的角度来讲,想通过提高销量来提高员工的收入,也就销量越大,提成越高。 但是老板没有给出如何来提高销量的可行性方案,分析一下也就是主要四个因素:价格、服务、手艺(口味和作业速度)、牛肉的分量。 一个一个因素来分析,从师傅的角度来说,价格不是他决定的,是老板决定的。这个量看似变量、其实可以视为恒量(案例也说明了,定价4元。本来就是实施薄利多销的策略,没有降价的空间。) - m2 P7 H" m. F, P
再次说服务,就是也就是态度和环境卫生(除非服务态度太恶劣和太脏),对于来消费的客人来讲,这个也基本上与销量没有关系,也可以视为恒量。
1 G0 q& j8 Y+ s& }) a0 ?# Y第三,说手艺(口味和作业速度)吧,这个也就是指师傅的技术水平(手艺),在短期内水平提高是很缓慢的(一个月或者三个月),这个量是变量,也是与销量有直接关联的量,但是工资的支付按月结算,提成也是与这个月的销量直接挂钩,看似变量,其实在短期也可以视为恒量。就算师傅可以努力点提高作业速度,在单位时间内做出更多碗的拉面,但是这样很费体力的,不如多放牛肉来得省事。 , C: u3 y( d% l7 ?
第四,最后说牛肉的分量,前三个变量看似可以提高销量,但是这些因素,要么不是拉面师傅可以决定的、要么就是需要更多的劳动投入(练习手艺和作业速度)。若想要短时间内提高销量,多放牛肉量,这个才是最优的选择。原因很简单,牛肉的成本是由老板来承担,但是多放牛肉量,带来销量的增加,确会给师傅带来收入的增加。再说得通俗点,就是师傅没有成本投入,却有部分收益。这样的选择人性必然趋势的嘛。 1 N# V4 z/ \' z% I5 ~5 a+ B6 w6 q
老板给出了分配的原则:按销量的多少,提成一定的比例。但是没有给出实现销量增加的途径。 我们可以猜大胆做个猜测,老板想通过拉面师傅,多努力去提高手艺,做出的拉面好吃、做拉面的速度也快。通过这种的方法来吸引更过的顾客,从而扩大销量,达到老板和师傅收入都增加的双赢结果。(这个与现实的商业活动符合) 但是拉面师傅,却选择了一条与老板设想的途径,完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销量的增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矛盾呢? 原因也简单的,无论是老板还是拉面师傅,基于理性人、经济人的角度来做决策的。更直白就是,都选择了一条对自己有利的实现途径,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老板的希望实现的途径是:拉面师傅通过更多的劳动投入(工作量),提高销量,而不是通过更多的资源投入(多加牛肉量),增加了成本这样方法来实现收益增加。 拉面师傅也是理性的决策:尽可能减少劳动的投入(工作量)而是通过资源投入。 $ X9 @, Q+ j) `! \4 m+ Z
9 t/ Y8 F6 w' f1 N
% H. Q6 b# I4 d$ P* W3 ~: \那如何来解决这样矛盾呢,还是要通过机制,设计合理的机制。 9 Z8 I# i9 n6 l: K" ]
1.目的:增加双方的收益,达到共赢结果。
G# _4 @. W T* Z3 [% J0 I" j. @" t2.目标
" H _2 r6 h3 K4 G! A K+ i# O收益:增加销量,老板获取大部分收益,拉面师傅获取一定比例提成。
3 ?% d! K4 f( E0 ?' R P; i- r成本:控制单位量牛肉的成本(1公斤),也就是给出每碗牛肉量标准(譬如25+5克),做出多少碗的拉面(40-33碗)
( ^) Z i6 e5 f: U+ o3、实现途径(方法) 合作双方必须统一合作选择的实现途径,否则各自必然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途径。
0 }7 Y* m( G1 M* m$ h' Y努力提高技能,增加销量,增加收益 2 d& `9 u, f8 ?& ~' i
4、考核标准 : o `; m9 E" O/ ^6 V: B
双重考核标准控制,在获取收益的同时不能超越成本的控制范围,必须使成本控制在标准内,超过标准用料,由拉面师傅承担超出的成本。 7 `: J1 Z% C4 r G& T. p
5、新机制预计效果
) H5 E) h+ I) M! ]1 i拉面师傅,在成本这个硬约束的前提,想通过多放牛肉这样方式来提高销量,达到增加收入这样方式变得不可行了。若多放牛肉量,销量增加了,但是成本也增加,最后结果可能并没有增加收入。 基于理性的决策,拉面师傅只能选择劳动的投入,也就是练习手艺,做好做快拉面来吸引客户,扩大销量,提高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