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6-8-4
- 注册时间
- 2003-7-20
- 威望
- 0
- 金钱
- 2756
- 贡献
- 70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2826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731
- 主题
- 172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3-7-20
- 最后登录
- 2006-8-4
- 积分
- 2826
- 精华
- 0
- 主题
- 172
- 帖子
- 731
|
建立企业文化,不仅对于私营企业或民营企业是一个问题,对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外商投资企业、外企驻京办事处、也不论是大公司中公司水公司,都是一个值得管理者思考的问题。
# W6 _* P+ U; S- d2 _7 x( e d) s; q: ?* v B) S; k2 d
' \ R; K+ X) k. C5 @% V
: q" J+ {% m8 `# ~1 O7 M4 I7 q, k 少数组织虽然用语言或文字制定了本企业组织文化,但寥寥几句,难以概括企业文化的真实内涵,而与之相驳的企业行为又使企业文化变得软弱无力。" }1 ~( v* f& d/ w
5 v! l5 i+ M8 `" n' @
7 Y: b* r3 g" Y- U5 {
. @( ^8 `" i r' s/ D! r/ l1 U 大多数企业没有文字上的组织文化,组织成员依靠对组织行为的观察和洞悉,通过个人的推断和理解来形成概念,再指导个人行为。, z9 g1 s* `% Y9 g6 o; p4 O
* c& z) J2 \( F
; l4 M3 R0 h9 W \
7 ~ R" I% C! t' a& P1 m7 Q
所以建立一个企业的组织文化,不能仅限于在文字上、在部分人员的思想上、在口头上的制定和规范,更重要的是通过管理者的行为来证实企业文化的存在和有效性。
9 h j+ l6 D J! s
) M% U. B1 t2 Y2 I. y% D
7 D7 h( t2 b3 |, P3 Z# F& U) i6 ^
L' }% V) m `3 O 心理学研究证实,人的行为语言对他人作用要大于口头或文字的语言。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一但组织成员对该组织的文化形成不良印象,再想改变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0 R5 Z9 `% v. k; W7 M
' X5 z. y$ p- |2 A$ I
# U; D- ]! ]8 b0 @/ C
1 d3 I5 |( t2 a6 Y* m7 e: ?
如何建立企业文化,不是一件在笔头上可以解决的问题,而首先要在外显的行为中体现。举个例子,某公司员工守则第一页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第七条是"公司成员之间应互信、互谅、相互尊重",这是对公司成员人际关系的标准的阐明。而在随后的规章制度中,条款苛刻,违反劳动法条例,大量使用诸如"不得"、"禁止"、"扣款"得词语,管理者将自已高高凌驾于员工之上,没有将自已作为组织成员之一,充分体现出对员工的不信任和不尊重,不仅如此,在面试时就要求新员工接受规章制度,否则不予录用。这已与第一页所提出的企业文化的第七条背道而驰,在今后的组织运作中应贯彻哪一种企业文化?是第一页第七条还是在规章制度中体现出来的企业文化?
1 p3 h0 y3 L* J( [" O8 T2 l4 ]( k) b8 H9 D' ~6 d- g
" E: ^/ Y7 r3 Q4 F3 \) \
. A" Q; L1 z$ V+ N 所以建立企业文化要从工作的各个环节中着手,将各项工作执行过程中的指导思想提炼出来,看看是否有利于组织的发展。已经有文字上的企业文化的组织,要时刻反省管理者的行为与企业文化是否一致,企业文化是否适应社会的大环境,企业文化是否对企业的将来产生良好的作用。暂时没有文字上的企业文化的组织也不必心急,因组织的行为早已体现出了它的文化,在工作的各各层面上仔细思考,逐步审慎地建立一个恰当的企业文化要比"光说不练"好得多。
2 `2 B" v) T: f: I" o% S* e+ @! @6 I8 G P
$ g. K- d! `) w
4 o5 h% J7 S9 O- f" j% ? r/ | 那么既然企业文化是建立在企业行为之上并指导行为的,企业行为又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在此提出企业行为的几个要点,因各企业具体情况有不同,谨供参考:) U9 t; z% a8 z" w5 {4 B5 f+ {0 q: C
' q) n- b6 ?, u- f$ }! g5 v% {' }: B0 Y7 W! \6 a2 f
- J w/ {8 D. [
一、企业的远期蓝图;
$ _" ^* |9 `6 o f2 D d6 [6 }( h6 ~2 [, t; \8 f' P$ _4 } q
2 u, j3 `* U( s% ?
' g1 T9 b9 P$ R: _
二、企业的近期计划;
0 ?4 E2 o7 u, J) N8 y/ B# N6 y
# g9 d w5 I5 @) G x2 G) P- ?( v0 ~! F) }8 r6 X) d
* l' R9 G: m( D+ o' k
三、企业的市场定位;
4 W6 J+ Q5 l9 K) }% b$ U# R1 {' q8 ]
& c6 t; K3 k, ?6 n) ~, F% n
' n! T1 u) s" _2 J 四、企业对产品、技术的要求; J( O0 e O" s% `# o2 l( z7 q
" W# A% s7 v) v6 M% D
# o3 [+ C- w( G v3 b8 v
* L# k! j. M l z1 \- A 五、企业对成本、利润的追求;: V. A+ @0 x" \: u8 C# C' W$ Q
/ h8 x$ l0 U+ L
3 L+ Q7 z- z6 F& `* n* D7 E9 ?0 \6 V1 ~. M- v! z- P' q: T9 B5 W
六、企业对人的要求;
: T O' k9 i- I& ] V' w F2 R/ P+ d2 H& [0 }6 N) o
) f. M3 {) n8 q1 J0 ~# V+ T: h2 z
3 S# m+ L" w3 X9 \) C& u1 l
七、企业对价值观的确认;4 t" |+ {3 L3 [1 u
0 h* q" g$ _9 V9 I
8 l$ m: m$ u9 |* `
' u5 K! ^& }2 N9 H# q0 g 八、企业对人际互动的态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