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9-1-29
- 注册时间
- 2004-12-13
- 威望
- 2017
- 金钱
- 6528
- 贡献
- 741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9286
- 日志
- 92
- 记录
- 0
- 帖子
- 287
- 主题
- 226
- 精华
- 3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4-12-13
- 最后登录
- 2019-1-29
- 积分
- 9286
- 精华
- 3
- 主题
- 226
- 帖子
- 287
|
五月的时候,我所在的单位需要寻求市场类的课程讲师。当时问到培训业的资深好友,他们向我推荐了郝志强老师。后来便与郝联系,说明缘由,并邀请授课。郝志强老师拒绝了我的要求,并推荐有更适合的人讲这堂课。
* o- B4 k8 f3 L/ ]5 j
# l5 h. v7 d$ T# C6 b2 C8 _ 他说,不愿意给我们上课,是因为我所在行业的独特性,他很少去研究。因此他怕砸了自己的牌子,更怕耽误了别人的时间。' ], _* z# N/ @' q
% W5 O* y( t. P/ [9 h2 s
他的拒绝,让我对他产生好奇。于是在网上搜了搜资料,看见他很多文章,也看见他在人力资源网站上的一些观点。坦白说,对这个高写作量的讲师,我再次有些好奇。
6 j" F7 [" i' Y8 _% `
* X6 I# V" j4 t+ p+ x 于是,在七月中旬,我联系他,并与他进行了简单的访谈。
5 L* G( T' O0 w& j( M& _
6 w! g3 `/ Y0 I6 O. v$ L______________% Q( K/ \2 g7 ?7 g$ K( P$ i
成 长
5 T8 a- F! A) E" V______________1 P! o6 a' e1 r% J# K" L! }9 t! X8 C
5 z9 {- W/ d) d- m7 {) W" M8 F$ o
青梅嗅:在成为专业培训师前,您从事哪方面工作?
- y' s7 U: C( m9 }1 U
* g6 v; o% u r% C! n+ L郝志强:本来我是清华大学学工科的,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按道理是做电力工程师,或是电网规划之类的工作才好。但我在大学四年级时,认定自己今后的目标是做个“杰出的企业家”,而要做企业家,就一定要有营销的经验,于是决定工作以后从销售工作做起,为今后做企业家打下基础。
! |8 ~1 @) f# _$ m7 w7 U. Y' ^# f 毕业以后加入青岛海信电器公司,从基层的销售人员做起。当时热情高涨,有思路、有想法,自己带车送货,谈业务,收客户的现金,一年下来业务水平提升很快,办事处在刘成美女士的领导下,也成了公司最好的办事处,我成为公司的销售标兵。于是第二年,我被升为北京分公司经理,一年后又升到青岛总部当了销售部经理。再后来因为个人的心态问题、海信的国有体制问题,离开了海信,来到深圳。: G5 G' e# x2 E) v! g2 i
( F) O0 b0 N6 D$ ]4 k3 f青梅嗅:这时,您对您的职业发展有了什么新的规划吗?
* b* d+ L( R% P; i, C7 p! p: E3 q) r; o- {
郝志强:当时我已经对今后的发展有了朦胧的想法,今后要从事和咨询策划有关的工作,但98年到深圳以后,在一些策划公司混迹,总找不到给别人策划的感觉,显然是自己企业经验不丰富,于是决定到企业里面,继续修炼。99年时我加盟了深圳天音公司(摩托罗拉全国总代理),做市场部的策划经理,专门和摩托罗拉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感觉自己的提升非常大,也从摩托罗拉身上学到很多东西,熟悉了大公司的规范操作。在天音工作期间,刚开始的两年里,也没有明确的目标,总在不断地尝试不同的岗位,做过杭州市场经理,温州分公司的负责人,总部的渠道经理。而在市场部时,经常代表部门,给新员工做培训,觉得自己喜欢做培训,自己的学习能力、总结能力都很强,应该适合这个工作,于是找个机会调到了培训部,做内部的专职讲师。
5 L5 @" B/ \) \( S/ V" T9 ]
4 V& _' A5 n8 t( B% R$ N青梅嗅:当初刚成为专职讲师时,您的优劣势在哪里?怎么修正不足?成为讲师最大感受是什么?, ?7 G* p K; q: u. h' G
1 u0 g- S9 [' }( d: v" w
郝志强:到了培训部,才知道自己的授课技巧很差,但好在业务经验丰富。于是每课必听,逢人必问,尽量多上课,拿公司的人“练嘴”,也开始写文章,总结多年的业务经验,现在回头看,已经写了30万多字的文章了。在培训部的那一年半,是我最快乐的时光。我从事着自己感兴趣,又是擅长的,更是越老越值钱的工作,这个哪里是简单的工作,简直是上天安排给我的职业!我是为这个职业而生的!我爱培训!我好为人师!于是我每天早上醒来,想:“太好了,我又要去上班了,又有人供我练嘴了,真好。”于是快乐地第一个到办公室,恋恋不舍地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每天我都能感受到自己在成长,半年以后,我就是主力讲师了。后来觉得自己翅膀硬了,如果还在天音的话,提升太慢,舞台太小,于是毅然辞职,加盟了深圳竞越公司,受到了朱力老师的专业训练。但因为个人发展的思路问题,在2003年2月离开竞越,开始了自由讲师的生涯,直到现在。
8 y: o3 `" M; Z! K; P0 n
1 K1 g5 r+ o0 y+ c6 G" S( L4 |* E# X青梅嗅:您的经历挺丰富的,请谈谈您的职业经验?
# o* C. s6 X9 |' h# |; M. R5 }/ S! h! E
郝志强:年轻人大多在做工作而已,大多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职业,那你就要尽量多分析自己,多尝试不同的工作,胆子大一点,只要你想,总能找到适合的职业。找到了以后,就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不成功不罢休!于是你会成为成功的专业人士,否则你就注定是普通的打工者。
) i6 N) Q3 v, V c, d! p0 {$ v. Q2 V& t B+ L* Q
______________ M C2 \0 n9 x5 L
专 业
: x; M0 F4 @2 c0 A* Y9 k______________
8 f6 R* B: g! q$ i ]; E
9 j" V2 |: n, r青梅嗅:您在一篇文章里提到<<培训讲师的六种死法>>.想问问,除了您提到的六种,您在培训中有没有同一堂课反复讲的授课倦怠症?如何克服?
o8 y0 E8 h( r6 u5 Q, C) V( r
. G3 M$ [ Y( z4 ?1 M+ {9 m郝志强:我的授课风格是引导式的授课,我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强压学员去学什么,也不是要给学员灌输什么,更不是把跨国公司的故事讲给学员听,而是用一些案例、故事、活动,尽量真实地模拟学员的业务实际情况,让学员交流,分享,然后我来帮他们总结成一个模型,这样学员的经验得到了交流,也学到了东西。所以这样的教学,我也可以从学员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并不感到枯燥和倦怠。! |$ m6 x4 U. g7 |8 }# v" Z
做为专业讲师和专业厨师一样,厨师做的北京烤鸭,就是那么多工序,就是用那些材料,你可能做了1000次的烤鸭,但付钱的那个人是第一次吃烤鸭。所以厨师没有权力,感到倦怠,按自己的想法随意做烤鸭,除非你没收钱,是免费给大家吃的。讲师不倦怠,是职业的修养,和反复讲述无关,说难听点:在江湖上,你是出来卖的。
- S' Z" O' x/ F( V7 |, ~/ ?8 E( @9 t A y
青梅嗅:那么打个比方,如果将培训比喻为营养大餐,讲师在整个烹制的过程中输出哪些元素?# |; A4 s' u e- `
# ?! q& U4 B% Z' B* j! {郝志强:第一是给知识:传授经验、传授知识;第二是给系统:系统常识,帮助学员整理经验,把讲师的系统和学员的经验结合起来。第三是给思想:讲师的思想;第四是给体验:发动学员交流和体验。其实每个讲师在讲课过程中,都要涉及以上四个方面,可能涉及的比例不同。“给知识”考验讲师的理论水平和知识面;“给系统”考验讲师的逻辑思维和整体思考能力;“给体验”考验讲师的授课技巧;“给思想”考验讲师的实际经验和总结能力。作为讲师要不断修炼这四个方面的能力,尤其是“给思想”最难。要把“大师”已经讲述过的定义、原理、方法讲出花样来,没有丰富的实际经验,没有大量的思考是做不到的。除了实际经验和思考以外,讲师还要不断学习,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否则也很难有“思想”,因为限制专业培训讲师进步的,就是他的学习能力。+ z) L7 W9 {% Z* T7 L
8 F' W; [0 {" y2 Z6 d8 D' ]
青梅嗅:您认为开发优秀的培训课程有哪些要素?
- }- O& }& ^) }& h( ~$ J' h" \0 g) v
郝志强:首先,课程要有优良的理论体系和框架。其次,讲师要有丰富的相关实践经验。第三,讲师要有丰富的案例。第四条最重要,也是最难做到的。那就是要求讲师对课程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作为专业讲师,还要用专业的授课技巧,来引导学员参与到课程中来,而不是讲师在独自演讲。 做为专业培训讲师要把以上五点贯穿起来,充分搅拌,最后就可以得到一个高质量的培训课程。 总之讲师要用理论来构造体系,用经验来引起共鸣,用思考来超越感受,用案例来模拟场景,用技巧来引导参与。
1 d- C5 w3 p% @4 B/ \
; _1 A* }* Y+ D______________6 E/ \5 U2 z; H! `9 n
文 化! L/ O8 b# R; A1 k
______________
) x; _* {" f3 e6 x' V/ L6 f e
4 ?8 @$ d- r5 Z2 {青梅嗅:读过您的<<用孝经思想,做企业管理>>,请谈谈传统文化在现代管理方面的古为今用?
# w& ~# z" q" p4 I
; k2 a6 Z6 _! M1 Z( \郝志强:我们国内的专业也好、培训讲师也好、咨询顾问也好,你问问他们谁有自己的观点?大多数人是把洋人的观点讲给中国人听,把跨国公司的观点讲给民营企业听。他们看的书本,也大多是翻译的西方的经济、管理、营销的著作。
: r* r8 \$ y. u5 o& a$ v* R 可问题是西方的文化和我们不一样、西方的政治社会制度和我们不一样、西方人的心理结构和我们的不一样,这样的理论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z2 D5 O: X$ s' {0 v$ M. X
我们国家在不断强大,不断地走出去,管理在不断复杂,迫切要求总结我们自己的管理理论。这样的理论是基于我们的文化、我们民族的心理特点的,将更加有生命力。这一点台湾的培训讲师已经走在前面了,比如说我佩服的曾仕强老先生,就站在中国人的角度上,研究企业的管理问题,他的书充满了智慧。但大陆这么多专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