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14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之道简介

[复制链接]

9

主题

6

听众

2499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注册时间
2014-3-31
最后登录
2014-9-1
积分
2499
精华
0
主题
9
帖子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28 17:22: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中之道简介
一、中之道的源流
中之道,全称中和团圆自然道,简称中道,它是由武子梅花拳传人中子(王金顺)先生创立。中之道,来源于宇宙自然之中,它是中国功夫中的瑰宝和精华,特别是其中的梅花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说早在春秋末期,著名军事家孙子就已创编了“武子梅花拳”;另据传说“五势梅花桩”在汉朝时期就已有之。可以说梅花拳自古以来就早已在中国民间开始流传。
梅花拳在过去,一般情况下是不轻易外传的。它之所以能够流传到现在,主要是以师传徒的形式在民间流传。因此,它不像少林、武当、太极、八卦等功夫那样闻名。中子(王金顺)师父所练武子梅花拳更是鲜为人知,他从小跟其四祖父王邦宪学拳,据传说河南开封、许昌一带的梅花拳是由曹振谱老拳师传过来的。曹老前辈清沫随其师孔继祥到北京开设“万顺镖局”。后孔病故,曹继承师业,当了镖局镖头。因其武艺高强,侠肝义胆,走南闯北,扶弱抑强,名震武林,江湖上称他为“梅花曹”;另外,他和河北沙河县李鼎臣二人,当时号称“南北二侠”。
十九世纪后,镖局生意逐渐衰落,曹迫于生计,收了镖局,跟河南鄢陵人柴德贵来到河南。于1921年曹隐名埋姓在开封铁塔南边,他自食其力,以卖煤土为生,并设武场授徒。在开封教的高徒有:赵清林、马金义、石桂林、石清林、汪兴国和汪正国等人。曹在开封一时享有盛名。至今“武子梅花拳”仍在开封流传。
1924年许昌武术爱好者董朗斋、葛星和闻曹威名,赴开封请曹振谱来到许昌,住在城内葛宅。董郎斋、葛星和及其友好者张秀生,陈子斌先拜曹为师。并尊之以师礼,待之以上宾。随后曹又收寇运兴,郭绍芳、杨万清、瞿朗轩、崔子厚、王连奎、丁心诚、李合坤、张武德、张世恩、丁锁、刘杰三、王鑫恒、王邦宪、陈嘉斌为徒。从此曹在许昌葛宅精心传授梅花拳术,他教的徒弟当中比较有名气的高徒是寇运兴和王邦宪。其中王邦宪在许昌所教徒弟有:张信德、康新建、吴新太、尚德云、张留德、尹喜珠、尚顺方、韩大路、张少培、忽小辉、禄申峰、吕永州等,另外王邦宪的侄孙王金山、王金顺,外孙王延祖也都从小跟其学拳。
一九九五年四月十五日,为了弘扬梅花拳,武子梅花拳传人中子(王金顺)先生开始在社会上公开传授梅花拳,并在继承前辈们练习梅花拳术的基础上,吸取了道、儒、兵三家思想理论中的精华部分,根据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以及阴阳、五行、九宫、八卦、太极之理,针对现代社会养生保健和人们身心健康的需要,在继承原有拳法和练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经过几十年来的不断探索和反复研究,终于创立了“中之道”理论体系和练法体系,并编写了《中之道》等书,从而丰富和发展了梅花拳,同时也为广大武术爱好者都能有机会习练“中之道”创造了条件。现在“中之道”已于二零一四年四月二日起正式开始义务向国内外广泛传播。因此,“中之道”是一个崭新的硕果,它既有继承,又有改革,还有创新;它源于自然之中,起于中国文化,属于世界文明。
二、中之道的内容
中之道,其内容博大精深,套路丰富多彩。所谓“中之道”,它是各种套路等名称的总称。“中之道”的内容共分三大部分:一是文场理论部分;二是武场功夫部分;三是道场养生部分。其文场理论的主要内容有:“中道经”。其武场功夫部分的主要内容有:“中道功、中道桩、中道掌、中道拳”等内容。其道场养生部分的内容主要有:中道操、中道功、中道桩、中道舞、中道拳等内容。
“中道经”由武子梅花拳传人中子(王金顺)先生在总结历代文武道前辈们习文练武修道实践经验和文武道理论的基础上,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华整编而成,它是指导中道弟子练习文武道的主要经典,同时也是中道弟子用来提高文武道行的重要经文。其内容共有九章二十七节。
“中道操”内容共有三套练法,其中分别叫做八段健身操、九段保健操,十指健脑操,后两套它是由“中之道”创始人中子(王金顺)先生创编。尤其是九段保健操动作都是依据人体经络穴位,通过推、拿、按、摩、揉、捏和旋、转、拍、打、盘、压等手法,从头到脚对人体每个部位进行锻炼,其医疗保健范围十分全面,其养生保健价值也非常高。
“中道功”内容共分四套,第一套叫做“梅花基本功”,其内容有基本手型、基本步型、基本动作、基本套路组成。第二套叫做“五龙太极功”,它由“中之道”创始人中子(王金顺)先生创编,其内容共有27个动作组成。第三套叫做易筋养生功,它由“中之道”创始人中子(王金顺)先生创编,其内容共有三轮养生功、十盘养生功、四轮养生功三节组成。另外,还有自动养生功。练好这四套中道功,都是为练好“中道桩”、“中道掌”、“中道拳”打基础的。常言说的好: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中道桩”内容共分三套:第一套叫做“聚气归一桩”,它是由“中之道”创始人中子(王金顺)先生创编,以练习聚气站桩为主;第二套叫做“九宫太极桩”,它是由“中之道”创始人中子(王金顺)先生创编,以练习活步转桩为主;第三套叫做“五势梅花桩”,它是由武子梅花拳传人中子(王金顺)先生根据梅花桩架子改编而成,以练习五势架子走桩为主。练习“中道桩”是练习上乘养生内功的主要途径。
“中道掌”共分三路:第一路叫做“阴阳太极掌”,它是由“中之道”创始人中子(王金顺)先生创编,以来回练习简单步法为主;第二路叫做“飞天太极掌”,它是由武子梅花拳传人中子(王金顺)先生根据传统飞天掌改编而成,以四面八方反复练习步法变化为主;第三路叫做“三华太极掌”,它是由武子梅花拳传人中子(王金顺)先生根据传统小华拳改编而成,以练习腾空跳跃和圆弧行步为主。
“中道拳”共分三套,它是由武子梅花拳传人中子(王金顺)先生改编而成。第一套叫做武子梅花拳,其内容以十二趟弹腿和十招单练手为基本功套路,其核心主要要套路又分为“大架梅花拳”和“小架梅花拳”两种。“大架梅花拳”主要以练习中下盘架子功夫为主。其套路内容又分为三节,第一节是一路大梅花;第二节是二路大梅花;第三节是三路大梅花。“小架梅花拳”,主要以练习灵活多变的身法和步法为主。其套路内容又分为三节,第一节是一路小梅花;第二节是二路小梅花;第三节是三路小梅花。第二套叫做“梅花洪式拳”,主要以练习蹿蹦跳跃和弧线行步为主。其套路内容又分为三节,第一节是一路洪式拳;第二节是二路洪式拳;第三节是三路洪式拳。第三套叫做“梅花太极拳”,主要以练习身法柔和为主。其套路内容又分为四节,第一节是一路太极拳;第二节是二路太极拳;第三节是三路太极拳;第四节是自动太极拳。
三、中之道的特点
     首先,“中之道”的最大特点就是讲“中”。这里所说的“中”,也就是具有文武双修、身心并练、内外兼顾、动静结合、刚柔相济、快慢相间、攻防兼备、左右对称等特点,它的拳理和拳术运动路线也都是由中字而来。其次,“中之道”的突出特点就是讲“礼”。它在练习各种套路时,要求起势和收势的动作都要抱拳行礼。 再者,“中之道”的主要特点就是讲“自然”。
    “中道操”适合老年人练习,因为“中道操”动静结合,动作难度也不大,并在原地活动,其姿势简单,速度缓慢,是老年人健身治病的最佳选择。
    “中道掌”适合中年人练习,因为“中道掌”第一路动作柔和缓慢,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第二路动作刚柔相济,打四面八方,有进有退。第三路动作蹿蹦跳跃,步法如猫行,灵活多变。因此“中道掌”是中年人学好武术的最佳选择。
    “中道功”适合少年人练习,因为“中道功”里边的武术基本功,其套路内容简练,左右对称,有正有反,它是少年人增强体质的最佳选择。同时,五龙太极功和易筋养生功也适合各种年龄阶段的人练习。
“中道拳”适合青年人练习,因为“武子梅花拳”刚劲有力,其套路动作蹿蹦跳跃,灵活多变,是青年人进行实战练习的最佳选择。
“中道桩”、“中道舞”适合各种年龄阶段的人练习,因为“中道桩”、“中道舞”简单易学见效快,练习当中乐自来,是人们强健筋骨、增强活力、健身治病的最佳选择。
总而言之,“中之道”适合各种年龄阶段的人练习,它不分民族、宗教、肤色、门派,任何人都可学练“中之道”。
四、中之道的作用
      “中之道”具有强身健体,修心养性,防身自卫,防病治病四大作用。其中强身健体的作用在“中道功”中突出体现;修心养性的作用在“中道经”和“中道掌”中突出体现;防身自卫的作用在“中道拳”和“中道功”中突出体现;防病治病的作用在“中道操”和“中道桩”中突出体现。另外,修心养性的作用又包含着开发智慧,提高心理素质,促进精神文明等作用。
经常练习“中之道”,能使人心胸宽阔、意志坚强、品德高尚。“中之道”对于青少年开发左右大脑和直接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随着“中之道”的普及和推广,一定会给全人类的身心灵健康带来福音。
五、中之道的宗旨
“中之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