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92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团队内同事影响研究的困惑

[复制链接]

1

主题

6

听众

73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4-10-14
最后登录
2014-10-23
积分
73
精华
0
主题
1
帖子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4 17:25: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Kenny,您好!向您请教一个团队研究的问题。我目前正在做一个研究,探讨团队内同事的集体负面行为(collective negative behavior)会影响个体的负面行为。集体负面行为是指除了自己以外团队内其他人的负面行为的平均值。譬如,一个团队有6个人(A B C D E F),他们都分别报告自己的负面行为,那么,A的自变量(集体负面行为)就是其他5个人(B C D E F)的负面行为的平均值。每个人都一个对应的集体负面行为。
9 ?$ j" J3 H4 Q3 T# U2 ~8 ^) y& L
) q, |, s& S, a: F. i  D我的问题是:既然自变量是其他人负面行为的累积平均,那么在分析时,是否要用HLM?我参考了几篇文献 (Lim et al., 2008; Glomb & Liao, 2003; Robinson, & O'Leary-Kelly, 1998),他们都没有用。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否意味着集体负面行为仍然被视为个体层面对待呢?能用SPSS处理吗?
4 K% s0 s. w) t1 ~
; |1 Z$ t6 x) e  D5 G% N期待着您的回答!非常感谢!
+ ~: V6 }6 A& @: j, f7 l3 z0 I0 c* ~: n+ j$ s' x2 W
参考文献
7 X; R# X1 S. m, c; @1. Lim, Cortina, & Magley. 2008. Personal and workgroup incivility: impact on work and health outcome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93, 95-107.
& {; K. c" @( q' g  H+ a1 ^- g2. Glomb, & Liao. 2003. Interpersonal aggression in work groups: social influence, reciprocal ,and individual effect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6, 486-496.) X& q7 S! F! w& I1 [5 N2 _
3. Robinson, & O'Leary-Kelly. 1998. Monkey see, monkey do: The influence of work groups on the antisocial behavior of employe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1, 658-672.4 F( P$ l+ g+ C  N

69

主题

220

听众

2万

积分

中人网专家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注册时间
2003-1-21
最后登录
2016-11-27
积分
29016
精华
0
主题
69
帖子
1438

2009年度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14-10-14 23:15:08 |只看该作者
samwengz, 我看不到为什么是 HLM? 一般 HLM是有一个固定的高层变量影响一个低层变量才会用的。你说的模型没有这个问题啊。全都是第一层的变量。
/ {- G+ ]5 X, z我用一个比喻来说明, 如果一个团队有A,B,C,D四个人,那么:8 g, x9 c" w9 H! n1 S
分析A时, 是 (B+C+D)/3 作为自变量。! w# z$ N+ V; u9 ]7 `6 \5 P+ L
分析B时, 是 (A+C+D)/3 作为自变量。/ @- j. W" Q8 G1 j2 g; C, ~
分析C时, 是 (A+B+D)/3 作为自变量。4 x" _5 a% `* Z. s
分析D时, 是 (A+B+C)/3 作为自变量。8 P- L& y- J* M3 |
既然自变量根本不是一个固定的变量(有时候是A+B,有时候是B+C),如何分析?不可以因为每一次都是三个人的平均,就把他们看成一样的。' Q/ `0 R, b$ P8 P
相反,如果每一个 case 都是用 相同的 (A+B+C+D) 来估计的话,那这个小组平均就可以看成是 level 2 的变量了。
9 P8 Y7 f# E; j8 n! c$ w: Q+ 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

听众

73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4-10-14
最后登录
2014-10-23
积分
73
精华
0
主题
1
帖子
2
板凳
发表于 2014-10-15 00:21:40 |只看该作者
太好了,谢谢您的及时回复!您举的例子也很恰当。我也觉得不符合跨层次(HLM)分析的要求。- ~4 V) L7 U( ?
那么,根据我的理解,您的意思是:自变量尽管是对其他人行为的累积,但仍然被视为个体层面的变量,与因变量的层次一样。我可以直接使用SPSS做线性回归(我还考虑了它们两者的调节变量)了。不知我的理解是否正确?再次感谢您的及时回复。
0 r# M, w3 _7 {8 }2 q! k2 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220

听众

2万

积分

中人网专家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注册时间
2003-1-21
最后登录
2016-11-27
积分
29016
精华
0
主题
69
帖子
1438

2009年度勋章

地板
发表于 2014-10-16 13:43:11 |只看该作者
这是我的感觉。就像 network ***ysis 的分析一样,我们是测一个人与很多不同的人的关系,但是还是个人层面的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