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9-5-14
- 注册时间
- 2003-5-21
- 威望
- 0
- 金钱
- 1597
- 贡献
- 31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1628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488
- 主题
- 45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3-5-21
- 最后登录
- 2009-5-14
- 积分
- 1628
- 精华
- 0
- 主题
- 45
- 帖子
- 488
|
我很难得的在不用上班的时间里起了个大早,睡眼惺忪地赶到车站,去赴一个南国秋日之约。
在番禺境内,有一座海拔104米的山,此山有“人力无意夺天工”的古采石场遗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有一尊高44.08米箔金观音铜像高居山巅,凭海临风,引海内外无数民众顶礼膜拜。我去此山,只是想借此湖光山色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锻炼一下因缺少运动而日益僵硬的四肢。
南国的秋日,太阳的温度仍然灼热,一路行来,夹道的绿树红花在阳光下更显鲜艳靓丽,湖面浮光跃金,更有凉风习习,让人神清气爽。从西山门进去,前行大约百米,就听见水的声音,寻声望去,一片飞珠溅玉,这便是莲花山的莲花飞瀑。只是山势不高,这瀑布也就少了几分气势,只略具其形,差强人意罢了。
练花飞瀑前行不远,迎面是一个波光粼粼的湖,湖心有小岛,据说是鹭鸟保护区。我极目远眺,在青山绿水间,并没有发现白鸟的踪影。我只能在遗憾中想象那白色精灵翩翩的身姿了。
前行,右转,一座不很高大的牌坊,从牌坊下经过,沿倾斜的小径下行数百米,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在烟雾缭绕的烛火里,我们步入了观音盛境。观音大士身披霞光,足踏莲花,手持静瓶,慈眉善目,宝相庄严。只见它双目低垂,不知是否望见在他脚下顶礼膜拜的芸芸众生。从观音大士面对的方向望去,是珠江的入海口,站在大士脚下远望,可见水上往来船只,远处山青如黛。这就是羊城新八景之一的莲峰观海了。只可惜观音脚下人头拥挤,烛火烟熏火燎,鞭炮响声震天,站在那里片刻,就觉得鼻涕眼泪呼之欲出。我对佛教的教义略有兴趣,可也仅限于有兴趣而已,并未去潜心研究,也从来不拜佛,所以在此香火鼎盛处,只觉得不堪其扰,只好尽快离开,避入莲花禅寺内。
寺有三层,一层二层供奉了一尊千手千眼观音和一千多尊姿态各异的观音像,看了这里我才知道观音也是有不同的名字的,不过小时侯读西游记,记得好象只有一位观音,我有些迷糊了,一边也无比佩服人们的想象力;二层的楹柱和山门都有对联,内容没有记住,题写对联的人却是很难让人忘记,如果不是同名同姓,那么应该是现任澳门特首的手笔。
出了莲花禅寺,在正午猛烈的阳光下,我们走去与莲花禅寺相对的莲花塔和莲花城。看了介绍,塔建于明万历年间,城起于请康熙时期。塔用于纪念和引导方向,城用于巩固海防。迄今,城的使命已经结束,只作为一处遗址供人赏玩,塔却历久弥新,从外表无论如何也看不出它曾历经风雨。看了塔基上的文字介绍,此塔于八十年代曾有何氏兄弟重修,而何特首的大名也又在这里出现。
出莲花城,过海关训练基地,经热带风情果园,穿飞鹰隧道,经狮子石、八仙岩、观音岩、浴仙池,走过一段阴凉的山间小道,便到了百福岩、剑门,也接近了古采石场遗址的中心部分,而燕子岩则充分体现了古人采石所形成的壁若刀裁、峭立万仞的人工石林景观。站在岩脚往上看,只见峭壁森森,在岩顶往下望,只见巨石林立,绿水环绕,有红白莲花在水上舒展怒放。这个采石场据考证是西汉时期的,那个时候,技术还不发达,留下这么大规模的采石场,古人该是怎样的辛苦劳作!
“层次跌宕,浑然一体;石柱直指九天,青云高挂;石笋出类拔萃,装点翠屏;石屏彪然而立,尽揽日月海天”,这几句话,道尽了这个遗址的气势和风貌,面对如此景观,我除了感叹和震撼,实在无法形容自己的感受了。“莫讶巨灵挥石斧,应歌群匠凿群工”,最伟大的工程,都是由最普通的人民所创造出来的。
出燕子岩,过南天门,经莲花池,绕过几处小径,便回到了莲花湖的另一侧。湖上仍然没有鸟的踪影,但几处喷泉为平静的湖面增添了几分生动的韵味。我们沿原路返回,一路仍有青山相送。
此山本是因古采石场遗址而闻名的,而近年来登山的人多是为求观音保佑而来,不知那些烧香磕头许愿祈祷的人们在站起身来拂去衣上尘土时是否有将目光在山中水上千姿百态的莲花和气势宏伟的采石场遗址稍做停留?
山上还有桃花园和水上乐园景区,时间关系,加上兴趣不大,所以今次就过其门而未入。山不高,占地也不过方圆两三平方公里,但山径曲折,一路走来仍是腰酸背痛,而南国秋日的太阳也不可小瞧,我被晒得像一块巧克力。
尽管如此,在回去的车上,我还是向朋友推荐了这个地方,并期待能在桃花盛开的季节再与它进行一次美丽的邂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