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版权属 818hr-所有
转载请注明: 中人网论坛- 818hr--( 链接地址:http://community.chinahrd.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31233)
随着“三伏天”的到来,我国中东部地区也将迎来大范围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12日晚拉响高温黄色预警。12日,北京首个高温日拉响橙色预警,局部地区超过了40℃,有网友笑称“与烤肉只差一撮孜然”,而在天安门执勤的交警,皮鞋被烫开了胶。(7月13日《法制晚报》) “烧烤模式”一开启,高温费就像高考作文一样,又成了当季热销的话题。不出所料的是:日前,国家安监总局、国家卫计委、人社部、全国总工会等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发放高温津贴。不过,网友好像连调侃的力气都热没了。高温津贴标准数年变不变也就不谈了,多年未领到高温津贴又能如何呢? 在2012年修订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中提到,高温补贴要根据经济的发展情况来适时做出调整。现实呢?各地似乎连纸面上的利好都难以体面:譬如2012年河北省就已经开始着手考虑出台高温补贴标准,但记者从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的情况依然是,高温补贴还没有出台具体实施细则。又譬如江苏省今年的高温费暂不调整,也就是说,依旧执行2011年的规定……即便当真是高温来袭,安监、人社、卫生、工会等部门,主要还是例牌检查高温作业单位是否按照规定做好劳动防护,对于高温补贴是否发放,“目前似乎还没有什么强有力的监察手段”。入伏了,高温来了,津贴制度还没来;即便是制度来了,监管又不来,莫非,让劳动者扮演堂吉诃德,去跟老板决战高温费? 高温劳动权益保护,其实应该是两个层面:一是看得见的高温费。它与冷饮等物质防护不是鱼和熊掌的关系。该发的要发,该算的要算,纵使说了白说,权益诉求还得高呼。二是看不见的高温防护制度。有论者提出,APEC期间,北京制定的应急预案就包括“遇到极端不利气象条件,全市企事业单位可结合实际实行弹性上下班”。其实,各地重大活动基本都遵循这一规则。既然为保空气质量可特事特办,那么,劳动者的健康防护也不能太刻板。譬如灵活上下班制度、甚至类似极端台风天气下的休息应急制度,也应该成为高温天的“新常态”。 但愿高温费,不要成为那一撮被调侃的“孜然”,飘香在纸面上,消散在烈日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