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6-8-2
- 注册时间
- 2015-7-23
- 威望
- 1
- 金钱
- 600
- 贡献
- 109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710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58
- 主题
- 0
- 精华
- 0
- 好友
- 0
签到天数: 32 天 [LV.5]常住居民I - 注册时间
- 2015-7-23
- 最后登录
- 2016-8-2
- 积分
- 710
- 精华
- 0
- 主题
- 0
- 帖子
- 58
|
我认为在此事件中,公司的行为描述部分有些含糊不清,hr的做法也是欠妥。
& Z& B6 J" N7 z& Y首先,作为一个HR,你必然要了解你所在的企业哪些工种属于特殊工种的范畴,在社保部门涉入以前,你必须要首先确定,否则,无法给员工一个肯定或否定的答复。
9 ^5 y* D2 ~6 A$ t, L第二,即使你是新入职的hr,不了解这个行业相关的政策,去社保机构咨询时你是否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是否带足了公司的相关的资料,是否了解清楚了本单位之前有过此工种退休的人,是否询问了正确的人。据我的工作经验,你在社保机构问了不同的人,结果可能是完全不同的。这就需要我们多问,多说,找有权威的人咨询。感觉案例中的hr这些都做的不够。
& r+ i8 B8 \7 C+ }. B, S第三,如果前面两件事情做好了,当时就可以给职工一个确定的答复。也不需要两年后的重复申报。如果只是为了同情某人的家庭不幸,或苦于别人的恳求,这大可不必,毕竟这种事情只是暂时的,给他解释清楚,国家的政策就是如此,他会慢慢理解和接受。
6 D3 U, i8 T1 [' g4 k- M$ }如果案例中的hr没能经受住压力的考验,提报了虚假的材料,这位hr你是否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职业行为。今后考验你职业素养的机会太多太多,如果你在一次小事上不战而败,你是否能经受住更大的考验?
0 B! u" d$ f7 K/ q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刚才说的,是由于hr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咨询的人不够权威。总归,这还是hr的工作做得不够,毕竟,你没法去追社保机构的责任。
6 a. r! C/ I7 W6 C3 l0 y$ |6 ` V3 _至于事情已经到了这种现状,这是每一个hr都不愿看到的事情。职工的素质是不同的,你费尽周折,最后还要倒打一耙的事情也不少见,对于这种人,你大可不必太担心,闹一阵就够了。你可以小声告诉他:“其实你的条件并不符合,我们已经想了很多办法才让你通过,你最好收敛起来,闭上嘴巴,这件事情不要再向别人说”。——当然,这是下策。 |
-
总评分: 金钱 + 25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