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6-4-5
- 注册时间
- 2015-10-20
- 威望
- 66
- 金钱
- 843
- 贡献
- 175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1084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09
- 主题
- 34
- 精华
- 0
- 好友
- 0
 
签到天数: 29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注册时间
- 2015-10-20
- 最后登录
- 2016-4-5
- 积分
- 1084
- 精华
- 0
- 主题
- 34
- 帖子
- 109
|
有些人从来没有职业危机,但这类人相对较少。我们大多数人在职业生涯中都会遭遇一两次危机:工作中断,职场挫折,或一次重新定位。这些危机并不见得对人有害。我们甚至可以借此重新振作。因为职业生涯是在断断续续中前进,在痛苦中完善,在放弃和内心冲突中延续。化解这些问题能使人成熟,并迈向更高的台阶。, y$ z! P$ Q5 c& x b ^0 B
7 `& @3 C& N4 C4 h9 x C7 M
职业生涯起飞的助推器应该算是学校。作息时间、限制规定,对成绩的要求,“好学生”和“坏学生”的区分等等,在这些方面,学校和企业差不多。某些家庭对孩子学习的投入近乎疯狂的赌注。这意味着下一代必须去实现上一代的期望和计划。在另一些家庭,孩子不能接受高等教育,需要等待若干年才能进修,接受职业培训,最后摆脱“自学者情结”。所以,第一次职业危机会出现在23~25岁。! a8 H+ m' K6 P! }* u
8 I+ F' \/ G5 M+ {4 |6 [+ y 25岁 对企业过分投入
& p/ D$ X" B. V4 k# F* q* j0 ] { S; w9 E% |# M; {. Z- M0 E
第一份工作就像一次重生。这导致自我形象的转变,以及环境的变化:告别青春期,也告别父母舒适的家,选择并认同一种职业,认同一个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有些人不能告别过去,永远当学生以便逃避。另外一些人则埋着头,全力以赴投入实际工作。失去曾经拥有的参照系统以后,他们不由自主地把精力过度地投入到职业生活中,沉浸在初次拿到薪水的喜悦当中,就算公司用叮咚签到考勤软件每天让他们上下班签到,他们也乐此不疲,基本不会考虑打卡签到这种形式是否是对他们自控力的不信任。他们过于迎合企业,把自己所熟知的模式套用在工作中:家庭模式(讨好上司,要当最被喜欢的那个,或是最叛逆的那个);学校模式(取得优异成绩,将文件准备得完美无缺,星期日也在家里按时完成作业)。这个时期会导致身体极度疲惫:生物钟节奏发生变化,同时还要承担起新组建的小家庭的责任。大多数情况下,年轻的职业者经历过第一次失败以后,便跨过了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阶段。
5 ]2 w9 ^, V. E0 V) \ " |' x8 i3 Y e5 ~) {8 p
30岁 跨越第一次失败/ b; P" l1 @$ U3 G- b" \* v% E8 Q. ^
' C C2 J9 C7 F, k 犯错误、不能每次都达到目标,这是正常的事情。但是,一心想干好工作的年轻职业人,不会容忍自己出错;一旦出错,自我价值感则迅速降低。企业都是奖励作出贡献的人,谴责失败者。事实上,正是失败成就了我们的经验和能力,使我们的潜力得以开发;失败让我们增加承受力,让我们把真实的自己从职业目标中剥离开来。
$ J2 `6 B% o8 X1 U
5 ^: _4 d5 f* \7 G; x- t 跨越失败意味着我们应当拥有这样的想法:很多事情并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应当谦逊地承认,老板、消费者或同事不一定有和我们一样的想法,一样的目标,并且我们对此也无可奈何。承认失败可以让我们在职业生活中更上一层楼。/ h" D" f& b4 d! O: M
% \0 f. E& o5 Z, A
40岁 领导者的责任和孤独8 c0 J: H0 N# j) w) i9 p9 V
|8 Y" V# W! c$ L( o 大约从40岁起,职业生涯的主要危机开始爆发,有时候像地震一样剧烈。它的来临恰逢生活的其他方面变得平淡乏味,比如夫妻关系,家庭生活,生活方式,等等。40岁的职业人士已有15~20年的工作经历,他在工作上得心应手。他开始有白发,也开始承担责任。他失去了一些幻想,明白了企业既不是家也不是母亲,自己并非总是完美的,别人不会完全像自己一样行事。。。
# p$ R) G7 Z! B$ j$ M. Z5 P) ~: k
/ D- k+ X- ]6 ], r& O9 H 一位38岁的部门经理说:“我工作上很满足,却再也睡不着觉。我反复问自己:我要一辈子都干这个工作吗?我有什么用?我是一个好领导吗?”当领导意味着承担责任,也势必带来新的痛苦:不被人爱的痛苦。不论职务大小,有了责任的人都体验到孤独。许多管理层的人士为了在孤独中寻找平衡而表现出这些行为:唐璜式的游戏人生,强迫性神经症,突发性抑郁症,身心疾病,间歇性躁狂症。/ Z6 n! k% ? n- w
# I" y; }$ ]/ a, X) S( m) b 总的看来,他们对工作仍然过度投入:他们失去了自我,取而代之的是他们所担任的职务。在社交晚宴上,“您做什么工作”式的提问把人的社会定义局限在职业和外表。遇到企业突然裁员或者调整岗位时,他们感到自己像失去了身份和地位一样。50岁的到来也是如此情景。
2 B, Y! w# l, z1 ~9 y& S0 d2 \5 p
4 v0 x! B( E7 i; I 50岁 接受年轻人的挑战4 y- I$ H( K6 @ @, I' X3 p: c
, z! _! Y( m" Z) N- ]; b 50岁时,职业人士将会遭遇来自年轻人的挑战。后者更活跃,没有情绪困扰,更适应不断快速变化的环境。如果他想保持自己的领地,就需要再一次转换角色,把自己变成年轻人的良师益友。想缩小年龄这个巨大的差距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更何况有些50岁的人发现自己已找不回最基本的能力,而且无力顺应时代的变化。2 w3 n: f) L# Z. E8 @
8 }1 U/ x4 u; o3 V# U Y 如果50岁失业,就会很难找到工作。他已没有能力重新定义自己,也没有勇气跨越这个障碍,因为他早已“像柠檬一样被榨干了”。对这个年龄的领导者来说,他们僵化的运作方式已经过时,被任命在养尊处优的闲职上。
' K7 d# `. G, o ( |5 j1 U, {6 ?$ }0 T
不过,也是在这个年龄,他不用再证明什么,敢于冒险创建自己的公司,或者彻底改变自己的职业方向。另外一些人,因为他们30年来对企业出色而忠诚的服务,继续获得微薄红利,但退休年龄的到来对他们来说,确实是职业生涯的终结。
# }8 p' }0 ?; p" f u' | 3 ?* D: @3 D4 q" w0 G
60岁 告别职业生活/ @. `9 [) f j( x" ?3 o& S
$ D. H; L& e+ u2 ^8 h, m' N 职业生活的最后一次危机出现在60~65岁。它也是由内心幻想与外在真相之间的矛盾引发的。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的玛丽,不仅养大了孩子,还是一名出色的营销人员。一下退休了,她难以接受:“太不公平了!脑子里我还是40岁的样子,还有成堆的事情要做,我一直忙忙碌碌的。现在可好,我该如何打发时光呢?”+ ?$ F$ d7 b/ r3 I
: Q0 l6 Y! b# Z! @, X
在很多证券交易所,时常有一些闲不住的退休人员买卖股票。他们靠这个打发退休后的无聊日子。工作就像烈性毒品一样,也会让人上瘾。退休危机把对死亡的担忧提前表现出来,受害者首先想到的是拒绝承认现实,要不惜一切代价留在潮流中,然后会变得抑郁,甚至人格解体。比如一个退休的公务员说:“我遇到别人时,都不知道该怎么介绍自己。”/ B6 B' G1 F* Q0 i; p5 c
! d1 [ S0 Z) m- N 职业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w: n0 ]! m4 y3 s( k% s
) [( q0 L0 U# z% W% Y$ s
职业危机大体上都是过渡性的,能给人成熟和自我更新的机会。但也可能发展为对自己的一次深刻质疑,并由此引发出更为严重的问题,这就需要有治疗师来帮助。然而,尽管大多数人愿意寻求帮助来解决心理、性或人际关系上的问题,但对于工作中的问题,他们常常独自面对——仿佛工作和家庭属于两个不同的星系。这个不正确的分界使得问题被拖延数月甚至数年。
- B. p5 w0 J/ p( H
1 o* o* z: C5 {+ ^ z 职业生活是全部生活的一部分:因果关系的逻辑是一样的,对家庭生活有效的办法,对职业生活也同样有效。7 Y& ^! a3 U; i4 @
% S. r6 C3 L/ z) p% l# p+ U
拥有职业规划,然后掌握命运
" \: m, G5 L$ L
' h# g% n, N( R8 u y 职业规划的作用在于帮助我们树立明确的目标与规划,运用科学的方法,切实可行的措施,发挥个人的专长,开发自己的潜能,克服困阻,避免人生陷阱,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最后获得事业的成功。其最终目的,决不仅仅是找到一份工作,达到和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订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进一步详尽估量主、客观条件和内外环境优势和限制,在“衡外情、量己力”的情形下,设计出符合自己特点的合理而又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d& S! L( G4 ? p7 @0 d
1 a4 c7 y! g2 }+ f( [
很多时候,我们不逼自己一把,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职业生涯规划还能对大学生起到内在的激励作用,使大学生产生学习、实践的动力,激发自己不断为实现各阶段目标和终极梦想而进取。进取是一种习惯,懒惰也是一种习惯。8 E2 j4 r* L r6 m
* c- }2 }7 N4 n
运用职业规划规避危机,你会发现梦想并不是那样遥不可及。朝隅已逝,桑榆非晚,去规划,去行动吧!; u; Z# N+ O4 V% F7 d: |
+ u* _' M- p1 l6 c+ l
本文来源:叮咚签到最棒(微信公众平台)
9 R. m2 h) j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Mw==&scene=6#r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