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公司内部会议上,一直举一个例子,来源于一个笑话:IBM公司换一个灯泡,最少需要几个人?
( e7 O) P" Z. A& s+ T 答:最少需要5个人,一个人站在凳子上握着灯泡,另外四个人抬着凳子转。 多么强大和感人的场景,多好的团队配合案例。由此畅想了一下,各大公司更换灯泡的场景可能是这样的: 1、换个灯泡需要多少个微软工程师?:Microsoft: 你遇到了硬件问题,我们是软件公司。 2、 换个灯泡需要多少个软件开发人员?答:这灯泡在我办公室里亮得好好的!你那是什么房间?IOS还是安桌? 3、 Q: 换个灯泡需要多少个IBM员工?A: 100个。10个人干活,90个人撰写文档 #GC7500439-0001《多任务白炽灯源系统设备》,其中10%的页写着“本页特意留空”,20%的概念定义是这样的:“一个包含若干空字符分隔的非空字符的某某某”。 还是挺佩服IBM的。 接下来是脑洞时间: 淘宝:要不要再换个灯泡,我这里有个大功率要不要换,有个彩色的要不要换,闲鱼有二手灯泡要不要换,复古灯泡要不要换。。。。直到你下次搜索关键词洗手台。 京东:211限时达,我们明天上午就能帮您换了灯泡。 亚马逊:你换了灯泡,其他的房间要不要换灯泡,推荐换个台灯,推荐备个灯泡,推荐换张桌子,推荐换个窗帘。。。。。推荐换个马桶?要不要买个KINDLE? 今日头条:你需要换个灯泡,灯泡的8种换法,农村小伙竟然这样换灯泡,换灯泡带来的不可预想的后果。。。。。 滴滴:分享换灯泡心得赢取免费换灯泡券,然后换灯泡偷偷涨价。 OFO:来灯泡下面用一小时光收你一块钱再返一块钱券这叫出租灯泡但我们叫共享灯泡! 投资人:这个换灯泡的商业模式和赢利模式是。。。 不过话讲回来,企业的流程化和标准化,不知不觉间养成了大量的单细胞人群。明确的职责划分和KPI划分造就了一批单功能的员工,每个人都像流水线上的工人一样等待上游部门将活传递下来。但是业务流程往往并没有那么紧凑和完善,过细的分工就造成了大量的流程时间和员工等待时间。而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每个部门的主管都会感觉自己部门的人力不够,而不断要求增加人手,更多的人手造成了更细的分工,后续造成更多的低效沟通和业务延迟!% Q! s% b6 u4 Y: L7 q, J; i
再好的ERP也改变不了人性在管理中的天性不足,而责任心和主动性才是驱动这一切的根源。
+ v* Z0 P1 `1 K/ q( `: j# c# V企业面试技巧结构
" i, ?' P' f3 c$ k0 p! z%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