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8-1-16
- 注册时间
- 2017-9-13
- 威望
- 60
- 金钱
- 477
- 贡献
- 94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631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62
- 主题
- 23
- 精华
- 0
- 好友
- 0
签到天数: 2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注册时间
- 2017-9-13
- 最后登录
- 2018-1-16
- 积分
- 631
- 精华
- 0
- 主题
- 23
- 帖子
- 62
|
累死你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方式
4 ^6 R! u1 J5 q( I8 q) `+ G; I& u 我们一直都认为,如果一个人智商情商正常、学习和工作意愿高,就一定能出成绩。* V- Y* P# b8 g" w- L9 Q
然而,我带过很多人,也招过很多人,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一些人,十分有意愿学习,非常努力,智商情商也都正常,然而工作产出却非常低,甚至不如很多资质低于他们的人。8 Q9 T. A: Y3 J' c9 ]
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一度怀疑自己看人不准。直到前阵子看到吴军的这段叙述,才幡然醒悟,仔细回想了这些人的工作方式,将他们与产出高的人相比,发现他们无一例外都存在这三个问题:. p' ^/ W! F0 I! M. V! ~
问题1:只关注任务,不关注目标
) U P4 B# H8 z; ` j! ?" u/ L 假如你的老板正在飞机上,还有1小时落地,下来之后需要给客户做一个重要汇报,而你需要给他做一份PPT。但因为你错估了时间,导致PPT草草做完,而且发现其中一些数据没有,你怎么办?0 ?! @9 w/ i6 v
低效人士的做法是:疯狂地找数据,最后可能数据有了,然而PPT没有来得及做完,或者质量不高。
9 k$ l8 i9 u9 U$ G0 ]0 M4 z 一般人的做法是:找人帮自己一起找数据。
" r! J) p% o8 H/ }# K 而最高效的那些人,会根据老板此次汇报的目的,判断这些数据在其中的作用大小,如果作用不大,那么就把时间花在完善重要页数、而不是找数据上,如果很关键,那么就找其他人帮忙,或者找一些替代数据。
4 A, ?: F- m# @% u; N6 o) K- s# N 这三类人之间的差距,其实就是任务导向与目标导向的差距。
# U! K. Y2 l) ~" {' W+ G 我此前的咨询公司,在做高潜人才研究的时候,有个发现:高潜力的人才是有共性的,具备这些共性的人,几乎做什么都能做好,而不具备的,几乎做任何工作都会障碍重重。
2 M9 Z* ]. }. R0 z5 o# B2 U. e 这其中,有一项共性就是Result-driven(结果驱动)。那些高产出的人,未必动作更快,而是更善于判断,什么事情对结果是最有效的,然后,用尽一切办法保证结果达成,而不是死守着原有的工作任务。
& O* e9 V) t: { 实际上,结果驱动不仅仅是一种工作习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这种以终为始的思维模式,是我自己刻意训练的最有用的思维模式之一。8 \: A( ?* q- w* ^+ n0 `1 u( g$ U
$ R# o- _. R& k3 ]# [
w. r1 R' K4 r' U8 O 比如思维训练营里,有学员问我:如何让自己对一个行业有真知灼见?
- C0 y# b" l+ {9 `' F' f. u0 I 想想看,如果是你,会如何回答?9 f$ w5 E4 m+ E! D9 l: p: ~3 `
我的回答方式,是反问她:具备真知灼见的目的是什么呢?是想让客户更加信任你、还是想让老板看到你的进步?/ [' ?; \6 b4 f9 c
假设你是希望客户信任你,觉得你懂他,那你要做的,就是看这个行业里的客户有什么痛点,然后针对这几个痛点,下功夫研究和分析,有更多洞见,然后借机沟通出去。了解一个行业,是一个太大的话题,没有目标,根本无从下手。; D; H; n8 N) i) s$ \
所以,没有结果驱动的思维,而仅仅死守着工作任务,最终就是,出工不出活儿。
w+ h# r; T* {( @$ R' _: C, G6 f5 w: l 问题2:应激式工作,而非统筹式工作0 h# o" j+ V3 V
如果你观察周围的同事,会发现,整天风风火火、急得上蹿下跳、各种任务来回切换的人,有时候产出并不高。看他们工作,就好像打地鼠一样,打完一个,另一个又冒上来,连看的人都跟着焦虑起来。* B' K, `' L3 K1 b% O2 i1 _. {
而另一类人,他们做事专注、条理清晰、看起来很淡定,但最后,多困难的事儿都默默搞定了。0 b( z6 \; {) o+ K" V% R* B) c& y
两者的差别就在于,第一类人总是应激式工作。他们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不是规划当天的工作,而是马上投入工作,以至于到了下班之后,发现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完,而没做完的,可能又是最重要的。
8 y' b3 y! Z* r, J+ c% } 另外,领导临时给个任务、客户临时有个要求、同事临时要个数据,他们都会停下手里的事情,去忙这些,最终,在任务的切换上花费了巨大的精力。4 u; I& O6 G$ p3 s
我跟公司的运营打过一个比方:假设你每项工作任务平均半小时可以做完,而任务之间的切换通常也要半小时,如果你经常一项不做完就切换到下一项,就算每个任务中途切换一次吧,那就意味着,8小时的工作时间,你至少有4小时都花在任务切换上了。项目分享:看复盘如何让企业的绩效提升64%之二
5 v: P4 e2 L: t9 l 这种应激式工作方式无疑是低效的,那什么才是高效的呢?统筹式工作。" R' ?- ^2 }% u1 ^: A9 {
真正的统筹式工作,有几个特征:
% ?6 t. S- L x( y 特征一,有计划地工作。7 S5 j0 ~" ~* O9 ?: s
我通常周日晚上就会排好下周每天的工作,而每天早上会排好当天的工作。而且,任务清单在工作的时候一直开着、实时更新,完成一项删掉一项,临时增加一项就插入相应的时间段,当天完不成的、非紧急的任务,我就改成第二天的日期。
5 e- L0 o' Y8 ?" T# Y' c 这种方式,会让自己很有掌控感,多少事情来了,都不会乱了阵脚。; k$ `9 e* j* g/ P
当然,在做计划的时候,你需要为高价值问题分配最多专门的时间。我此前特地写过一篇文章,就提到,大部分人在80%的时间里都是做无用功,根本原因就是没搞清楚真正要解决的问题。这6个问题,可以帮你省80%的无用功。1 v8 `, w, N5 I1 h" J) t
特征二,形成自己固定的时间习惯。* ]$ W% |! w% _" B" F- B5 ^
比如我的习惯是,在上午做需要烧脑的事情、在交通工具上听书、在饭后效率不高的时候集中回复微信消息和留言、在等人的时候构思下篇文章主题、在疲劳的时候刷一下公众号、在傍晚的时候跟团队开会、在晚上做一个简单总结。
k7 z# c4 r3 h n p 这种习惯,一方面把不同难度的工作跟自己的效率波峰波谷相匹配,达到效率最大化;另一方面,我会清楚地知道,5分钟、10分钟、30分钟,对我来说分别可以干什么,这样就不会一有碎片时间,就习惯性地刷朋友圈了。
4 q, f' J2 i1 \ 特征三,及时记录、每天总结。
3 t% W$ K+ Q" s) D) i 当你正在工作的时候,老板布置了一个任务、客户又来了一个问题,你会如何呢?很多人就直接扑到临时任务上去了,但真正好的做法是,如果不是十万火急,你可以快速用关键词记在笔记本上,不需要任何思考,然后马上回到刚才的任务,做完再看笔记本。* f5 p2 [& n+ L
另外,你在一天当中,学到了什么、犯了什么错误,当时也要记下来,因为过了那个时候,你很快就会忘,然后继续犯这个错误。当然,这些记录,晚上都需要进行整理。
m3 f& T7 Z% n* ^# R3 Q 我曾说过,此前8年多的顾问生涯里,成长最快的那半年,我每天都坚持写工作日记。
6 a% } O' l8 H- C8 u6 F3 C0 e 另外,记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减轻大脑负担。每天的例行工作、自己常犯的错误,这些都可以列清单。你的大脑是用来思考的,是很宝贵的,别把一支笔就可以做的事情,强加给你的大脑来做。
" ^. C; R& M# W3 Z8 u$ f: H! G6 g! t+ ^6 V5 j: q% F$ o
0 B! M2 g2 I! V& q5 q2 M
问题3:几乎从不“偷懒”/ E: E' A! C: _" S3 s: y3 ^9 X8 _
“懒癌”是第一生产力。仔细盘点一下,我们哪样创新不是因为懒呢?不想走路,有了汽车;不想爬楼,有了电梯;不想打扫,有了扫地机器人……- G( f& D& D3 k, o& A+ X
工作中的大部分事情,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持续的,那么就可以在第一次做的时候,搭好框架。
% u! r1 L$ ]; R" a0 W 比如,我让运营每周做一次数据分析,这个事情是重复性的,所以高效的做法是:建一张excel表格,把固定需要分析的参数都做好公式,每周只需要把导出来的源数据贴进去,刷新之后参数就出来,然后只需要看参数来得出结论。
' c- o( C0 L8 v0 m+ S: k 当然,这里所说的偷懒,不仅是善用工具,还包括善用他人。
: O: y& \ L6 u2 E# p y 比如,你从来没做过数据分析,那么就先去找找前人怎么做的;比如,你有自己的团队或者实习生,那就不要做任何他们就可以做的事情;再比如,去运营社群,摸索出一套群主激励机制,比你自己去做群主,要高效得多。
( w$ L: B4 F' y; z8 ~, h
% V- V- l) E8 V* D7 g5 ^
* W2 T6 n' ~5 n 9打方法:提高40%的工作效率
5 D- E1 a; J; D7 I- p& U5 S 1. 不要加班
& w9 c e; L$ g- ~- ]! F s 科学研究表明,如果员工的工作时间能从每周6天,每天10小时,减少到每周5天,每天7~8小时,工作效率将会有所提高。9 ^8 ~" p8 P& Q
2. 不要同时处理多个工作任务
; `4 ?) D" G, m2 R8 P6 P S- S8 L 同时处理多个工作任务会让你的工作速度变慢,并且更容易犯错。1 c) ]( ^4 H( P5 r5 s+ G' r$ E( P' h& U
3. 自然光对工作有好处- M( _/ G* S# h; K' g
坐在窗边的员工得季节性情感障碍的概率更小,出勤率也更高。
+ a5 l! w' t0 f 4. 学会说不
, K- ?) v5 M* Y) A+ o& T6 { 我们不应该死板的努力工作,而应该专注于那些最有价值的工作任务,抛弃没有价值的部分。
7 l4 M, w% t8 U! @1 \) ~ 5. 别想当一个完美主义者. l4 N6 P$ k3 f) E
根据调查研究,员工越是追求完美,工作效率就越低。
2 c# @4 p n: ` 6. 停下来,想一想# [4 m9 X7 M3 O' j$ J1 f
休息时间能帮助大脑处理信息,提高创造力,稳固记忆。1 R; V- ]* h+ D
7. 散散步
& q. b: c# f4 @: S: P7 F L ` 研究证明,散步有助于增强人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e( r. @* E/ y8 Z `7 @
8. 打个盹
- @- L1 E% \% U/ B; y1 i 大量证据表明,人们在小憩一会之后,头脑会变得更加灵活。; x, Y2 _$ D; f) t x+ K: Y/ b* Y: c
9. 劳逸结合: \4 b; M M- {- M+ e0 V
工作90分钟,休息20分钟。这种方法能让人集中精力,拥有更充沛的能量。) s2 z0 D0 K. [0 P! V
3 {4 x1 e3 |8 n P8 ?: Y$ t# W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