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6-1-28
- 注册时间
- 2005-12-11
- 威望
- 0
- 金钱
- 199
- 贡献
- 8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207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86
- 主题
- 26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5-12-11
- 最后登录
- 2016-1-28
- 积分
- 207
- 精华
- 0
- 主题
- 26
- 帖子
- 186
|
效管理就像一个怪圈,一方面被描绘成管理者的圣经,被热情地宣扬和提倡,一方面又被管理者抛弃和回避,视为“鸡肋”。直到现在,我国企业的绩效管理都还没有跳出这个怪圈,仍旧徘徊其中,没有改进的迹象。
" ^$ n* a( C+ a+ w3 @
, Z+ W# S/ [$ g8 Z 那么,绩效管理的核心问题出在哪里?其根本的解决之道又在何处?
: [; V2 h7 x' s& ]' n! N* V. x7 ?8 X( `
一、核心问题在哪里?$ N6 E" r& E% o$ R f3 A
- Z0 E* I4 h/ _$ @ 业界普遍共识的观点认为绩效管理的症结在于沟通,缺乏沟通,沟通不畅,走过场,形式主义,表面文章。熟悉绩效管理的人都知道,绩效沟通是个难题,经理和员工都比较回避这一过程。对经理来说,这一过程简直就是危情时刻,痛苦的回忆,没有人愿意把绩效考核的结果摆到桌面上来讨论,因为这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P& l" L: R! D1 P
: }6 J7 z8 ?3 e( h6 U 据说绩效考核在美国刚刚兴起的时候,最令管理者头疼的问题就是与员工沟通绩效考核的结果。# [, ~$ p4 {/ w" W
* e& q: ^' w9 |& p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当管理者被强制要求做绩效沟通时,当绩效反馈被当作一项工作任务时,他们采取的做法是在员工离开座位不在办公室的时候,偷偷“溜”进员工的办公室将绩效考核表放在员工的桌上,然后等员工不在办公室的时候,再偷偷“溜”进去,把员工签好字的绩效考核表拿回去,交给人事部存档,就算是完成了沟通的任务,就算是做了绩效考核。有的管理者为了不与员工面对面,避免面面相觑的尴尬和极有可能发生的争吵,就趁与员工一起上洗手间的间隙,与员工隔着木板沟通绩效考核的结果,把“办公室”挪到了洗手间。
, } O# `! u$ Q# ~1 j# G 这也许是真实的故事,也许是有人杜撰的传奇,亦或仅仅只是一个笑谈。但它的确反映了管理者在面对绩效考核时的心态,就是管理者面对绩效考核的时候比较憷头,比较不愿意与员工沟通绩效问题,总想方设法回避这个过程,总希望能够一笔带过,最好不要有这个程序,如果没有绩效考核最好。- E" T6 \2 x* d. r$ B7 ?! t
" {/ k! O! y8 O' e# i3 g0 ~3 L
这既是美国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中国企业目前绩效管理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是绩效管理问题的核心所在。, h [( J8 a5 @1 n
' |1 X0 H, g$ v5 ~
二、问题的解决之道——对话
( F0 Y6 l& a/ X, `3 O3 A
( O' l; ^- C+ C7 Y2 B7 p 绩效管理的思想告诉我们: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拥有完备的流程,符合科学管理所提倡的P-D-C-A原则,可以不断得到改善和发展,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实现远景规划和目标任务。
, U% }4 u+ P2 u8 }/ T- P. c! w% N ^% q8 k
从绩效管理的流程上看,绩效沟通是串联整个绩效管理过程的重要环节,它贯穿于整个过程的始终,在其系统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发挥重要的作用,离开了沟通,经理任何的单方面决定都将影响员工的工作热情,影响绩效管理的进程,降低绩效管理体系效用的发挥。也就是说,绩效管理的整个过程都是在经理和员工的沟通与对话中完成的,可以说是绩效沟通决定了绩效管理的进程,决定了绩效管理是朝良性还是恶性方向发展。没有了沟通与对话,绩效管理就不能称其为绩效管理,也不能到达其本应该达到的效果,必将沦为“鸡肋”的下场。
: V. I" q- k I% f$ o9 @2 K, p9 k# C, s% v. g4 \- X) b. w
许多企业的绩效管理从一开始就没有沟通,普遍的做法是先做考核表,在某一时刻(一般在年底)人力资源部将考核表发给直线经理,直线经理按考核表的要求填写,然后人力资源部收归存档,然后是下一次考核,或者是半年,或者是一年。
2 \2 Q' o0 I; N- D: q" M) E0 a& X- p7 a ~; x3 H
由于模式或体制的原因,企业的绩效管理多是经理对员工做某事,比如惩罚、降薪、降职、解雇。也正因为如此,决定了经理不可能做好绩效沟通。如果非做不可的话,至多也只是一个形式,蜻蜓点水式,要么不切正题,要么打马虎眼,应付了事。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既有观念的问题,也有方法的问题的,我想更多的还是方法的问题。许多工作没有做好并非经理和员工的错误,流程性东西限的制性作用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流程,没有一套正确的运作方法,绩效管理注定要归于失败。- {$ d! U# k" X1 l( `
6 \/ i6 P \, R2 L5 y# k. K 要想做好绩效管理,就必须首先从方法上解决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使绩效管理被经理认识、喜欢和使用,解除存于经理心中的障碍。使经理愿意按绩效管理的思想去管理员工的绩效,去辅导员工的绩效成长,愿意和员工沟通绩效,愿意帮助员工提高绩效水平,提升绩效能力,帮助工成为自己的绩效管理专家。2 g3 G6 Y4 \0 l( \ @' x
# L6 I9 Z: L+ O' U 所以,为了使绩效管理在正常的轨道上正常运行,真正发挥其综合效应,企业必须把经理与员工之间的对话作为绩效管理的重中之重加以研究和发展,使绩效管理成为经理和员工的对话与互动,使问题在经理和员工的对话沟通中逐步得到澄清和解决,使绩效管理这座圣杯在经理和员工的互动中奕奕生辉!
" }8 Y( z/ j6 E" O+ p4 G
) w" ] t; e, j9 m 要做好绩效管理,就必须做好经理与员工之间的绩效对话,让绩效对话成为经理的习惯,用对话解决问题,使绩效管理落到实处。
: y2 V: ]7 s4 D; D% B7 ^2 g9 ~+ x: c
三、对话:“3+1”对话解决方案0 Z/ f, H. A9 V7 |. J9 d0 v4 C5 M/ U
6 @' {. z. I5 h1 H
依据绩效管理的思想,我们把绩效对话过程归结为“3+1”运作模式。所谓“3+1”对话模式,即把绩效管理体系设计成业绩目标对话、业绩辅导对话和业绩评价对话三步走的对话过程,外加一个控制环节,即记录员工的绩效,做绩效文档。% l8 j+ g# k4 [" F+ }
% k* K6 k& n' S+ I
这其实也是绩效管理的流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标的设定到业绩辅导到绩效文档记录再到绩效评价一个完整的运作体系。如果要使你的绩效管理体系真正成为优秀的体系,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绩效管理是分三步走的对话过程,这也是摩托罗拉绩效管理体系的首要原则。
. Z: \2 M3 k \( @& r# c7 \0 c
4 e" j; O/ i' D$ R! b( N 为使绩效管理体系科学有效,我们必须加强对“3+1”对话模式的研究和发展,使绩效管理体系在可控范围内实现三步对话。
# n" V+ X3 ` F4 o) @1 A4 b6 n- X* e- s0 P) o7 b4 a
第一步,对话绩效目标
6 m; w" Z( J/ [+ W4 U2 j I
7 H S# j5 B1 f: @5 q- T$ \ 实践表明,“目标+沟通”的绩效管理方式最为有效和实用。任何的绩效管理体系如果离开了绩效目标,将必然再回到暗箱操作的绩效考核模式,重走老路。只有目标确立了,经理才更清楚怎么去进行有效管理,员工才更明白怎么做才是符合公司的要求与公司的发展相一致。只有目标一定的前提下才能保证未来的绩效评估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S `2 Z0 B4 A/ ?, [# D8 I+ J$ P; ^- N3 r7 ~
从定位上看,绩效管理在公司的管理体系中处于战略管理的地位,它能帮助企业实现战略远景和目标任务,如果说公司的战略规划是一座金山,绩效管理就是挖山人,帮助企业挖出前进途中的金山,它的辅助与推动作用将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 @) z, P' [+ ^" e \
% X& _% m$ \* z& }, J 公司的战略远景和目标任务是经理和员工对话的开始,经理必须首先和员工共同分享公司的目标,用分解鱼骨图的方式把公司的目标分解,先分解到部门,再分解到员工。这里又出现一个问题,分解公司目标的依据是什么,是不是数数人数平均分配?当然不是。就象盖高楼大厦一样,绩效管理同样需要奠基,要打好基础。没有前期的基础准备,绩效管理也会象空中楼阁一样摇摇欲坠。: N" z$ C3 q1 ~' d. l$ G4 g
来源:[URL=http://www.sunland.org.cn]http://www.sunland.org.cn[/UR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