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9-1-29
- 注册时间
- 2004-12-13
- 威望
- 2017
- 金钱
- 6528
- 贡献
- 741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9286
- 日志
- 92
- 记录
- 0
- 帖子
- 287
- 主题
- 226
- 精华
- 3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4-12-13
- 最后登录
- 2019-1-29
- 积分
- 9286
- 精华
- 3
- 主题
- 226
- 帖子
- 287
|
本文版权属 郝志强所有
转载请注明: 中人网论坛- 郝志强-( 链接地址:http://community.chinahrd.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92103)
作者:郝志强
) p) i* ~5 I6 j( M6 d( f2 X# a- {1 `* t2 I6 n
近日我和前美国卡夫食品的营销总监陈宝庆讲师交流,他在卡夫工作了30多年,光荣退休,公司给他举办了盛大的退休典礼。在外企能做到高职位,一干就是30年,实属难能可贵。我们聊起外企的销售管理,他说卡夫的一些销售管理思路,我罗列一下:% D& O+ _% y5 W
" r. @$ r6 P- x2 {1、陈老师说:外企凡事都要有数据,每个数据,都要有出处,都要购买而来,而不是从网上随便找来的。他们从来不用没有依据的数字,一方面是怕担责任,另一方面也反应了工作的严谨。他们通常是购买尼尔森的数据,并经常有尼尔森的讲师,来公司给他们专门培训,告诉他们市场调查报告上,各种数字的由来,和相互的逻辑关系,帮他们解读市场调查报告。$ o& V4 k+ i$ g3 O
, c% Q( d. S, S6 t- D我记得哇哈哈的宗庆后说过,他从来都不相信市场调查公司的数字,而他对市场的感知,都来自经常性地,对超市,对小门店的拜访,对他和经销商,和店员的访谈而得知,这就是本土企业和跨国公司的不同吧。3 Y" ^# C0 B6 b) c, q- ^
3 p0 z. `& X/ @6 X; \* `一个以数据为基础的管理,讲究科学理性,一个是以经验为基础的管理,讲究的是灵机一动,讲究的是感性。看那些广告就知道了,跨国公司的广告正规中举,本土企业经常天马行空。充电两分钟,待机两小时,送礼就送脑白金,这些都是本土优秀企业广告的典型。
4 T6 u* @/ O: u- ^# k1 e% H
* `' o$ a8 Q* ^+ t2 Y0 I* I9 v2、陈老师说:外企的销售管理做到极致,毕竟在国外有百年的营销经验,在国内有30年的营销实践。他们甚至会研究卖场手推车的运动路线,停留时间,以此为依据做好陈列。他们把陈列的生动化做到了极致,千万百计地想怎么吸引客户的眼球。" m( N& W+ A# P5 S' B2 G4 p
: e4 C1 M# l6 K+ R3 a) T建议本土企业,盯着奥利奥,奥利奥在超市哪里摆放,你的产品就追随进去,陈列在旁边就好了,把陈列面弄大一些,把陈列的生动化做好一些,更吸引眼球一些,准没错.因为奥利奥是花了大价钱,研究过的。记得有些本土快餐店,就是跟着肯德基开店,也是一个意思。" n E! i( k) w( Q- e8 H$ r' `
! Z& X" Z# I! l
3、陈老师说:外企的销售人员手上有移动销售工具,他们到了门口要拍照上传,还要拍摄货架相片上传,直接在手机上确定是否补货。老早以前销售人员有个小本子,活页的,要拜访一个客户,就带着这个客户的这一页出门,拜访完了就让客户签字确认。负责直销的销售人员,每天拜访15到20家大卖场,经销商的业务人员,也有这样的拜访记录。他们的思路是凡是工作,都要有记录,方便追溯,方便总结。
! ^, r- W8 D S& C, b/ b5 V ?* \" y3 Z7 ^5 x' T; s; @1 I
我记得看过的美国战争片,在战斗的间隙,连长在打字机上,打字汇报,总结本次战斗的经验,和提出下一步的作战建议。听说美国的学校也是这样,讲师除了授课以外,还有很多时间,写每个学生的学习档案。相对来说,国内的企业在档案管理,经验总结方面,就差了很多,我们一直在冲锋,很少有停下来思考和总结的,不过优秀的企业,也逐渐开始萃取企业内部经验了。* s! J& T' y3 K% j
* C/ S, U5 k( ~2 r0 ~
4、陈老师说:外企的培训很细,而且做的很规范,甚至可以细到见到客户的第一句话怎么说,陈列有几种方式,不同的产品如何组合,更不用说销售技巧,销售管理等的培训了。8 T" g& Y. A* ]- C# K
' F! V9 u, x. O' [- r: m
我记得1995年我在海信做销售时,没有任何培训,一个人就提着包上了市场。我深刻地记得,第一个月我的迷茫和无奈。我不知道怎么找客户,不知道见到客户后要说什么,不知道怎么要客户打款,不知道我们电视的性能,也不知道怎么管好卖场导购,所有的一切全靠我自己摸索。
% }+ d4 x9 {( v+ y" @; v
?# @' s1 L W- K& N9 o后来我做培训讲师,发现大多数本土企业都是这样,他们说销售要靠销售人员的悟性,而不是培训,销售要灵活。我就奇怪了,你不在公司培训好销售,那就是送他去客户那里,接受客户对他的培训。0 |$ z2 X8 T* O* n1 o3 Z4 X
/ V7 R* i" z$ p( V$ ^
5、陈老师说:外企的电脑系统和卖场的电脑系统,很多都完成了对接,双方实现了数据共享,厂家随时知道卖场有多少货,随时知道卖场销售。经销商的电脑也装了他们的进销存软件,甚至经销商销售人员的工资,都是厂家发,经销商给提成,大大降低了经销商的风险,双方共同管理区域销售。2 s6 Z: T! Y/ q8 q" p2 w0 N
$ S) {# V6 B" T: K" V* ?' h/ f1 j, D
我记得联想早在1998年,就提出了大联想的概念,经销商上了联想的经销存管理系统,把经销商也纳入到了联想的培训体系,也有当地的联想销售,辅助经销商销售,靠这些办法,联想成为了国内第一,进而走向了全球。其实联想是和惠普学的,把联想是惠普代理时,惠普对联想的做法,移植到了经销商身上。+ s: ?3 `( s; H( c+ R8 ?. |
; d: r# S8 T1 r4 t! `8 [8 s. J
我们两个聊了2个多小时,我也分享了我在培友汇的创业经验,我总结的互联网获客方式,微营销方面怎么做,线上获客加上线下成交的套路,陈老师说也深受启发。5 ~3 z: L" a% v+ R1 x- t
+ X; f# B, O( T0 ?8 K6 Z可能是市场经济的时间不长,各个市场都在飞速发展,对外扩张比对内提升更重要吧。我们本土的企业在销售管理上真是天地悬殊。有的企业还在原始社会,老板不管销售的过程,只看销售的结果,以成败论英雄。销售人员们还是电话拜访、上门拜访、参加展会、巡回培训、邀请客户参观考察,这些传统的套路。甚至有的公司没有销售管理的系统,连钉钉和销售易这样的工具也都不用,还是Excel表来管理客户档案,各种纸质文件满天飞。他们的销售管理还停留在2000年左右。& w+ C3 J0 `" z
# ~3 r v' }, g2 E9 ?. x外企就不说了,如上面陈老师描述的,很多管理已经动作化,流程化,数据化了,总部的领导打开电脑,就像开车看仪表盘一样,就可以看到全国的,各种产品的,各个销售区域的各种销售数据。任何一个销售,任何一个代理商,任何一个总经理不干了,新人都能快速上手。
& P$ V3 J8 n Z1 l' ^9 ]6 O5 w- K- s% @; @' ^5 q& a
但还有一些本土企业,尤其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明星企业,已经远远超越了外企,走进了互联网时代。比如你叫快递的时,你叫美团外卖时,你观察一下他们的快递员或送餐员。他们的手持终端无所不能,扫码、查询、电话、打印,客户信息管理,所有的一切,都在手持终端上完成。我估计也有定位吧,老板要想知道的话,可以随时知道每一个快递员,当下在哪里。记得10几年以前,我做销售管理的时,我们让业务人员用座机,打经理的手机,经理看区号就知道业务人员是不是去了某地。, G+ f4 b: O" l& v% e. a
- Q3 \; T9 m* _: \( B更不用说同样是消费品的江小白、竹妃、尚品宅配这样的企业,他们的公众号吸引了上千万用户关注,他们有在线商城,他们有线上的三级分销系统。他们的公众号经常开展各种活动,吸引用户参与。他们除了卖了产品给用户,还把用户变成了产品的推广者,利用各种平台和用户持续互动。' s' L' [, O# F$ I
0 Z: K- @8 B9 Q2 x& @( j. Y7 R
长江后浪推前浪,国内企业的销售管理,有的还在电脑端的表单,甚至纸质的手册。有的已经像前面说的外企一样,有成熟的管理系统,每个动作都规定好了,各项管理都很规范。有的已经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把用户吸引成粉丝,和用户持续互动。
2 w# y7 `- \( F& V
8 {; \- j z& D) R8 y你们公司的销售管理,处在什么阶段?
7 Q! h4 j! [/ A* `9 R' B/ l6 G& O9 c2 s
用互联网模式,解决企业线上学习问题。关注公众号:【培友汇】 ,你们公司也可以免费试用,培友汇的微课系统和课程。关注个人公众号:【培训控】,免费学习200多门微课。
. f& w& K" T5 A. W3 ^) g) J" b5 J$ g# {+ e" G0 x& U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