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6-8-25
- 注册时间
- 2004-5-17
- 威望
- 9
- 金钱
- 93628
- 贡献
- 790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94427
- 日志
- 0
- 记录
- 5
- 帖子
- 3621
- 主题
- 985
- 精华
- 7
- 好友
- 2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 注册时间
- 2004-5-17
- 最后登录
- 2016-8-25
- 积分
- 94427
- 精华
- 7
- 主题
- 985
- 帖子
- 3621
|
板凳
发表于 2006-1-20 16:40: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转载] 老北京过年(图文)
2庙会市场
新正节日期间,北京有特殊的庙会和贸易、游乐场地。
厂甸:老北京"逛厂甸"的地方,在今和平门外,琉璃厂街与新华街交叉路口一带。该处以琉璃厂文化街闻名遐迩。这里是辽金时期的东北郊。辽代叫海王村,金代叫海王庄。元代在此设官窑,烧琉璃瓦件。明代为工部所属五大厂之一。清代乾隆年间,迁走琉璃窑,仍保留琉璃厂之名。此处设市,最早是灯市。康熙年间后期,内城灯市口的灯市迁于此。逐渐出现过年集市,民国六年,建海王村公园,举办大型集市。乾隆年间为四库全书开馆,这里的书肆骤显繁荣,最多时发展到220多家。节日的厂甸是特定的市场,以展销文物、书画、字帖、金石、珠宝、玉器等工艺品为主要内容。其次是风味小吃,像年糕、元宵、爱窝窝、茶汤、灌肠、豆腐脑儿、炒肝等,非常丰富。最有厂甸特点的是三尺多长的大糖葫芦。它几乎成了逛厂甸的标志。厂甸还是儿童购买"耍货"的乐园。有琉璃剌叭、布布噔、大风车、空竹、地轴儿、江米人、泥模子、猴戏、粽人、面具、九连环、竹蛇、蜡水果、布娃娃、西洋景、转花筒、袖箭、弹弓等,极受欢迎。 北京人历来爱逛厂甸。清朝"残灯末庙"的冷落时期,逛厂甸者仍有20多万人,相当于北京城人的五分之一。据统计,1931年春节厂甸有商贩近千户。1960年厂甸集市中断。1963年春节,集市恢复,有750多个摊位,据说这次游人最多,有400万人次。"文化大革命"后,厂甸停办。
财神庙:广安门外六里桥,原有五显财神庙,这是年节期间一处典型的庙会。每年正月初二祭财神时,这里是香火最盛的地方。有的香客?quot;争烧头股香",半夜就来庙外等候。届时为了进香香客交通方便,在菜市口、广安门等交通要道外,专有"拉脚的",设畜力车、小毛驴供乘骑,无形中为庙会平添了游乐内容。 此处庙会在50年代停办。1987年修建立交桥时,将庙拆除,如今尚有二株古树为该庙仅存之遗物。
火神庙:在厂甸。庙会期基本上与厂甸市场相同。火神庙的庙会市场上,货物属"高档",设摊位者,多为珠宝商店的商人,这种货摊称为"红货摊"。甚至一些外国洋行的商人,也拿一些名贵钻石、珠宝来此设摊销售,还有的商号把珍品拿来,摆在摊上炫耀,为此有人称这种展示宝物的做法?quot;晾宝会"。这也是年节期间珠宝行的一次壮举。
白云观:这是道教全真龙门派的祖庭,称全真道教十方丛林的第一丛林,坐落在西便门外,热电厂北。每年正月初一开庙至十九日下午闭门。这里除了一般庙会共有的情况外,还有"摸石猴"和"打金钱眼"二项极富特色的活动。山门内右下方有一石猴浮雕,香客哪个部位有病,就摸石猴的哪个部位,病症就能治好。白云观内有5个类似的石猴浮雕,据说此处的最灵。至于"打金钱眼",则是以真钱来打假钱的项目。院内石桥名"窝风桥",桥下无水,桥洞中坐一闭目凝神的道士,在其头的上方、前、后各吊悬一枚硬纸做的大钱造型,钱的方孔内挂一铜铃,香客们用铜板投击孔内铜铃,?quot;打金钱眼",击中者,主一年顺利。
庙内活动很多。正月初八的顺星日,香客们都来该庙的元辰殿中,祭祀自己本命年的星主,谓之"祭星"。初九日为玉皇大帝诞辰,香火之盛可想而知。灯节期间的花灯展览,更是吸引众多游人。该庙最为突出的活动,莫过于"会神仙"。传说正月十九日,是邱真人的生日,十八日凌晨,神仙化装来此,凡有缘份者,可得相会。惹得善男善女们在此彻夜不眠,专为与神仙结缘。次日上午,有"宴邱会",又称"燕九会"。"燕九?quot;,是为邱真人过生日的专门庆典。届时,还有许多档花会表演,所以民间有"耍燕九"之称。
除上述外,北京地区有特点的年节庙会,还有天坛附近的精忠庙,每逢正月初一及正月十三至十七开庙,无论祭祖活动还是花灯内容,均以岳飞为主。大钟寺在西直门外西北(三环路北侧)。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开庙半月,游人祭钟楼用铜元投掷钟上的气眼,中者主吉利,也是一种"打金钱眼"的活动。地安门西大街的宛平城隍庙,正月十三至十七开庙,届时的"火判"称为奇景。其他诸如黄寺、黑寺、雍和宫等喇嘛庙的"打鬼"也是极富特点的活动。
节日期间,民间也有许多小型游乐活动,如:耍苟利子的,就是小木偶戏。北京小孩也叫"耍兀丢丢的"。操此业者,大都是农民,利用农闲进城献艺。他的全部家当,只是一付担子。一头是3尺左右宽的木制小戏台,另一头是一只木箱,箱内盛锣鼓、木偶等家什。这种担子在街上一走,后面就嘟噜着一大群孩子,献艺者见有利可图时,便将小戏台用扁担一擎,靠在墙上,下面用布帐围起来,艺者钻进布帐内,操纵木偶,打锣鼓、吹哨子均由一人承担。所演节目,也简单,无非是"猪八戒背媳妇"、"武松打虎"之类。
耍耗子:耍耗子的人背着个小木箱,箱内装着已驯练好的小白鼠。沿街吹锁呐。他身后跟的孩子较少,因为他平时不在街上演出,而是由主雇讲价钱,叫到家内去演。演出时,将木箱上的木架支起来,仿佛是马戏团高空演出木架的微缩品,有绳梯、吊杠等。每只小白鼠都会一两套诸如爬梯、钻圈、走独木桥等本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