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柏明顿管理经营 于 2020-9-17 11:37 编辑
% V* f8 {# w" s: q# y+ H" W0 ~3 |0 v! P& u8 w; T) E
在目前经济环境下,很多企业的利润正在递减、消失,其中不少企业已经由过去的盈利走向亏损,都在吃老本,靠银行输血,甚至靠借贷苦苦煎熬。 ) W0 H" x% e o$ t' Y2 V
其实无论经济形势如何,是顺境还是逆境,在经营过程中,企业要想全面提升效益,就必须减少利润的流失。 而要制止利润的流失,把利润提高,企业首先要分析利润到底在哪里消失的。 1 }* g Y9 c& F: j+ V! w! _: D7 c) O
吃掉利润的六个黑洞
5 N! R% z) ?; m" ^ s/ l 1、追求业绩增长,忽视利润增长
" c; l i3 Y+ l: v1 n: V 众多的制造企业负责人,往往非常在意有多少规模,多少技术设备,多少产能、多少销量,可是了解到利润这个最核心的问题时,却连连摇头,原来连3%的利润都没有,甚至到了亏损的边缘。 5 O3 w% F# S9 `- \8 S0 y5 T/ N" E
某企业想请某位明星做品牌代言,并在央视投放品牌形象广告。给该企业老板算一笔账,代言费和广告费、宣传物料的费用至少800万,而该企业的产品是中低端产品,利润只有 3%不到,假如通过明星代言宣传,在现有1.5亿基础上销量增长一倍,只增加了450万利润,投入与产出相差350万,不但不能改变现在低利润的困境,还要倒赔300多万,这样的生意明显不合算。 , ?: A5 L, e; c) Q; t R) @
可国内就是有一些企业,抱着对销量的无限追求,大肆广告投入,结果资金链都被打断,偃旗息鼓。这种只看节节攀升的销量,不关注利润的做法往往做得很大,最后却轰然倒下。
# I5 b/ Y* ^7 Z7 u
/ I/ D _# A/ q. V' \( ^
( k2 [' L/ k6 F4 P- X- a- W 2、低质服务带走利润 1 ?% |7 [1 m3 w! ]; C- \4 J) w1 [
许多企业的优质服务仅仅是一个幌子,一旦打电话找到服务人员,他们马上答复不清楚、不知道,这事情和我没关系,尤其是在酒店餐饮行业尤为严重。
! ~& f* F- t3 [7 H6 D3 ]5 F# P 一些企业的员工可能是缺少相应的培训和督导,有的员工甚至认为做服务工作是低人一等的工作,这样的心态和观念,导致企业大量的客户因服务不周而流失,营业额和利润下滑也就成为必然了。
+ Q f/ f4 l: y/ `" K, ^; i q 3、员工敷衍了事吃掉利润
3 `* A: E0 Q7 o. w% o 员工作风拖沓,精神不振,这在许多国企和民营企业中看到。比如某企业由于不重视企业文化和团队的建设,每个部门的员工互相扯皮,办事效率非常低,该公司还与员工签订了十年的劳动合同,这个看似不错的合同,还增加了几个附加条件:一旦中途辞职,三年内不准从事织针行业方面的工作,同时要追究法律责任。 " w: R3 \: S, o
于是一些员工也就养成了和稀泥的作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经销商打电话要求补货,没人管,招商的业务员不愿意出去跑业务,因为许多该报的住宿差旅费迟迟不给报。
3 @' a/ B1 I! u- ]) x 但是管理不善,企业内耗造成的损失波及到市场与合作伙伴,给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障碍。 $ W( J/ M) P2 d
4、产品缺陷放弃利润
" N' {& k- B ~$ K- H7 e. U 许多企业产品质量不错,但是却忽略了一些容易察觉的细节。如某著名果汁饮料,推出的各类果汁占据着超市货架最好的位置,但是PET包装的产品有一个共同特征,瓶盖非常难打开,尤其是一种10%的橙汁饮料,瓶口很大,但是瓶盖却要费很大劲才能打开,而且一不小心就会把果汁溅在衣服上。 0 \0 m8 V2 b# z( \' t$ o
对饮料的快销品,因为产品包装的问题导致复购率降低,给消费者带来了麻烦,带来的损失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 \5 p2 O; G. _/ o4 b 类似这样的问题在食品饮料中屡见不鲜,某某奶茶、某某乌龙茶、某某牛奶品质和包装下滑速度和销量上升成正比。如果有合适的替代品,这些品牌的忠实消费群会不会转换品牌呢? 2 T; D# e0 V ~- `
& l# h, v+ [6 A8 u9 s+ H. J 5、随意发动价格战、广告战、促销战 + \* k8 |2 X( L
市场经济发动价格战、广告战、促销战是司空见惯的商业行为,但是不少企业把战术的行为演变成日常的行为,长期的进行广告轰炸、价格跳水,一旦广告播出频次稍微减少一些,终端的货就出现滞销,一旦促销期结束,马上售点几个月门可罗雀。 # E2 r. K! u4 Y& |" }
于是继续上述行为,带动销量的提升,企业陷入到了这样一种恶性循环的圈子里无法自拔,每次看到财务报表那些居高不下的广告费和销售费用,以及那越来越少的利润,甚至亏损无所适从。企业陷入到了盲目的攀比和模仿跟随中,迷失了方向,投入巨大,却收效甚微,天天疲于奔命,陷入到同质化的红海竞争中,这样还能坚持多久呢? ; ]3 V2 c9 v" b j6 r- ?
6、库存积压,吞噬利润
$ z+ G% x( N# Z9 ]; c: M 许多企业销售和利润状况都不错,但因为产品有明显的淡旺季,带来大量的库存,如空调、羽绒服、毛毯、家纺、冷饮,消化不掉的库存占用了大量的资金,无法投入到再生产中,这样盈利实际上只是帐面上。
2 p' v2 _1 C1 Q; i 为了消化库存,不惜代价折扣甩卖,既便如此还是有很多积压商品无法消化,如某羽绒服企业虽然销售额高达二十多亿,常年库存也有四五个亿,搞反季节促销,效果有限,成为侵吞利润的黑洞。 4 y/ a" c0 ]* X+ k9 E
产需之间、产品本身是否适销对路,都影响到企业盈利水平。
. l* u/ H* I( ]) ^ 面对库存,盘活资金,什么促销活动都出现了,企业将库存压力转移给经销商,经销商又低价甩货转移给消费者,由此品牌的价值和美誉度受到影响。
* \$ B0 g0 H+ Z! b0 T 消费者也持币观望,等着打折再买,企业不断推出更高端、更新的产品刺激消费,很快就被淘汰变成积压品,这样的情况天天在持续上演。
2 m) r! A3 Q3 E2 }0 k0 I! T! X! s9 W, A+ z' Y7 M7 f6 C
提高利润的经营会计 ) R$ c" e7 B* P$ g
种种吞噬利润的现象,一切源头都来自于经营者不能充分掌握企业发展现状,没有一个一个合理的报表把这些用数据化体现出来。企业需要一门针对发展现状而制定的会计报表。
. V- j. H. G* |' T 阿米巴经营会计报表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
( O9 u2 ~+ r3 p6 ]' C! m 经营会计是实践阿米巴经营必备的系统量化工具。与源于西方的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不同,是一门直接以促进经营提升为目的的会计系统。
2 a" f+ I l. M; a% b: [ 阿米巴经营会计将企业经营的全部脉络和实践落地逻辑勾勒得一清二楚,利用原理原则创造工具与合适的方法论,从经营的角度思考管理,把复杂的管理变得简单。
- i3 s5 n$ b/ u9 m- X 柏明顿管理咨询课程预告:2009期《分算奖+合伙制--柏明顿阿米巴》方案班,2020年9月25-28日·广州站
8 ~7 ?) P+ m( \: j( e% o&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