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4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拜托,招人不是相亲!不是长好看就会工作表现好

[复制链接]

273

主题

18

听众

3227

积分

解元

Rank: 12Rank: 12Rank: 12

签到天数: 12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注册时间
2020-6-22
最后登录
2021-9-2
积分
3227
精华
0
主题
273
帖子
39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9-23 17:05: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时值“金九银十”招聘季,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国内经济运行与人才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回暖,不少企业在上线下招聘活动频频展开。
2 T( G' R) \& ?$ k( g* M/ D& j
  D4 J' z6 ?% U7 B$ L8 R3 J
根据智联招聘对2020年秋季校园招聘的调研显示,超过三成企业已开启秋招,超四成企业扩大招聘规模。

  O) V6 E! D# x+ `
校招季展开得如火如荼,却是HR最焦灼忙碌的时段。
! x( _5 W! X2 I0 z3 O: K
我入行人力资源以来,做过五年的校招,跑了将近600多场的招聘会,累积了一些经验。针往年校招老生常谈的问题,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

- M  f5 v/ Y5 H1 \
' k- q: J- j8 n3 l7 p# k
1、
校招不同于社招:一是,应聘者数量庞大,有些企业HR有可能几个月都奔波在全国各大高校的招聘场,总下来可能至少需要面试有几万人,筛选优秀人才堪比于“大浪淘沙”;

6 z! w$ x& o: B+ i8 h/ T7 }  B7 J
二是,应聘者都是学生,他们的工作经验几乎为0,投递上来的简历大多同质化;
$ y1 A1 m0 {: J7 `7 h+ ?; N
三,再加上现在网络上各种“面试应变技巧”、笔试题库随搜可见,毕业生在应聘时的技巧性越来越强,“备考性”也越来越高,以上这些都会干扰HR对应聘者的识人判断。
( H& G" ?& X/ ?% `
所以,往年校招一般出现的问题:筛选效率低、识人不精准。

; `: E+ K* P# w6 q8 X) o- r( ?( R

' ~+ \5 K+ p: P/ O5 q/ u8 Y8 v3 X- q3 _3 [: M

/ {9 k4 E% ?: U: Q  r0 t, V
! \1 A/ A6 u7 |2 b6 U( A# D# v) H
; U' e; T  n9 {/ e4 w4 T0 v3 [7 s6 t1 b
2、
前面也提到,学生们普遍都没有什么工作经验,简历上:工作经验——*年派单兼职/服务员,兴趣爱好——看书/游泳,技能——熟练使用PS、AI(也许只掌握了基本指令)...

  ?; d( p, U0 I* }5 [
大量同质化的简历,面试问话大家都似乎无师自通,回答得十分完美。
6 e9 _2 R* a6 ]" j4 U
这时,面试上百个人下来。HR们突然发现:咦,好像大家都差不多,没有几个能让我记忆深刻的。这样的筛选效率实在是太慢了!
' G' e0 h/ O( C: i
后来我发现,在做校招时,你看学生会什么技能、有什么工作经验(对技能有特殊要求的岗位除外),是没有用的。
6 z! Q9 a1 l7 W
对待应届毕业生,我们要更多地去发现:谁有潜力胜任招聘岗位、区别出应聘者的天赋差异。为什么呢?

4 \* L1 k* }  ^& I9 U2 s
相信大家听多了麦克利兰的冰山模型,那我来讲个洋葱模型!
& ?6 Y1 |: a* a9 `5 O4 `' N
洋葱模型,是把胜任素质由内到外概括为层层包裹的结构,最核心的是动机/特质(职业天赋),然后向外依次展开为自我形象与价值观、社会角色、知识、技能。越向外层,越易于培养和评价;越向内层,越难以评价和习得。
" L1 }& _$ X  V: E
洋葱模型同冰山模型相比,本质是一样的,都强调核心素质或基本素质。对核心素质的测评,可以预测一个人的长期绩效。
对我们每个人而言,发展的过程就像一个不断分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些特质将被保留并强化成为我们的优势,而有些特点则会被弱化或抛弃。

, n; f, ?0 J% f
像有些人喜欢说服影响他人,乐于和陌生人打交道,富有直面人际冲突的勇气,适合做销售类等工作;而有些人对数字比较敏感、原则性强,做事细心严谨、更喜欢关注事务,则比较适合做财务会计类等工作。

* R# i) r) D- `& o# p, r
8 H0 R' }- [" E4 g4 X* l
) q5 s5 X% m$ s/ b+ W
5 [- B) ~2 P% n3 T$ h- a

# t( I  n) I- O5 F; r$ n6 K) _2 a- N7 G* @% P6 g
所以,提高校招效率的切入口——发现学生的核心素质,是否与岗位要求匹配。

0 r! A; f% m5 L3 ?7 m' P, `
3、
后面我接触到了一些人才测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测评者在“洋葱模型”最里层的素质,从而与岗位需求、企业文化等结合起来,为企业“选育用留”各个方面提供科学的参考。
5 s! {$ U; B8 `1 F
通常在校招中,会运用到这三种人才测评:

6 @8 x" u6 ~6 F7 T& A' n  r
职业优势测评:他更偏向开拓冒险还是谨慎保守?他更适合协调和关系的维护,还是感染说服他人?理性和感性哪个占据更多?等等,通过职业优势测评可以将这些隐藏信息科学“透明化”,多维度得出受测者最适合的职业领域推荐,帮助HR判断人岗是否匹配。

% X3 O" n$ U( B1 `; B
认知能力测评:在校园招聘中,认知能力测评作为初筛工具,在招聘初期能够帮助HR快速淘汰认知能力低的受测者;同时通过对应聘者认知能力的考察,能够帮助HR预测他们是否能快速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术,从而快速适应工作的要求。

. N) e% N0 q; k% t- b
动机测试:有些HR在招聘时,很喜欢问“你是否愿意加班”这个问题。我想这对于部分想要这份工作、注重健康的应聘者来说,80%都会昧着“良心”撒谎。
/ X% D* A$ C/ A6 g& K  R: J
而这群暂时妥协的人很多进到公司后,就会渐渐发现自己还是没有办法适应加班文化,或久了倦了,积极性直线下降。这种情况下,公司的流失率就会很高。HR在招聘时除了注意应聘者的能力匹配,还有看他们的意愿是否匹配,动机测试可以很有效地帮助HR规避以上情况的发生。

( y* P# b; w" N/ M) [1 C  F, G4 J" q0 L, c

: r0 k. ^/ V2 o  w& e" N/ n' C. ?
) ^7 K- ?' g. m9 D
3 f+ J+ w  d5 {9 C  t! E

: x, v3 ?* n- V& v9 l) L
将人才测评穿插在校园招聘环节中,是这样的:

  a2 w3 b# N( K3 W+ B4 B1 b/ z
: c1 ~( j1 b- K
( M! A  Q8 I. r! V( ]& i. s1 j
+ _9 s) C' Q8 |8 f
3 h# N4 n4 M$ s% J
* Q" o) b3 t& ^( B
通过有效快速识别人员的核心素质,在“解决难以筛选同质化简历,提高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识人判断的精准度。就这样,我从一开始校招的30%人岗匹配度提高至70%以上。
2 Z/ R; k& L/ c& Y! ?/ `/ E
以上是我的校招经验分享,希望能够对有需要的各位有所启发、有所帮助!也欢迎大家互相讨论交流!
扩展:人啊人建模专家多年致力于解决企业遇到的人力资源难题,旗下产品系列——T12人才测评帮助精准识别人员的胜任力,目前已成为500强企业建模需求的首选。未来,人啊人将持续优化测评产品及建模咨询服务,旨在为有需要的企业朋友们献上高质量、最满意的体验。
, r% G5 v6 l1 M# R;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