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5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才盘点的四种模式

[复制链接]

273

主题

18

听众

3227

积分

解元

Rank: 12Rank: 12Rank: 12

签到天数: 12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注册时间
2020-6-22
最后登录
2021-9-2
积分
3227
精华
0
主题
273
帖子
39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2 16:18: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n9 n+ X4 |9 ~
在设计人才盘点模式的伊始,通常会以如下问题作为切入点:
1、 我的公司为什么要进行人才盘点?是为了在短期快速摸清情况,还是建立长期的用人机制?
2、 本次盘点的利益相关者是谁?是否需要业务管理者参加?
3、如果业务管理者参加盘点会,他们的人才评价能力能否满足盘点的需要?是否需要外界手段进行支持?
5 J0 d+ i6 }8 L) t
* o6 c5 k2 U6 G
, U0 {" |  S5 P( W5 B9 F' Y) s9 N. ]
基于多年人才盘点的实操经验,禾思咨询总结出四种人才盘点模式(见下图)。企业要综合考虑盘点技术、组织文化、内部政治关系等因素,选择与组织发展阶段匹配的人才盘点模式。

, R2 Y5 |2 W) e$ b9 F6 s: a7 l2 f+ f( G

1 W4 Y+ X- m3 _5 {9 n) X5 Y& T
人才盘点的四种模式
模式Ⅰ:以HR为主导,对组织人才情况进行分析并形成盘点结果。这种盘点模式常使用在线测评工具获取数据,直接将盘点结果进行数据化分析。盘点运营涉及的人际关系相对简单,组织投入的工作量较小。但盘点结果对测评工具的准确度的依赖程度极高;同时由于业务部门没有参与到盘点过程中来,盘点过程的公平性和结果的可靠性存在被质疑的风险。 因此,模式Ⅰ适用于被盘点人数较多,希望在宏观上对人员能力水平有所了解的组织。
模式Ⅱ:以业务部门为主导,由直线上级结合工具的测评结果和被盘点对象的平时表现进行汇报,盘点出的人才与业务的契合度高。同时,在准备盘点的过程中,能够提升业务部门的识人用人和组织管理能力,统一组织内部的用人观,对组织具有战略级意义。这种模式的准备工作量较大,需要在盘点会前对直线上级进行多次培训和辅导。因此,模式Ⅱ适用于希望打通人才与业务的联系,通过人才梯队建设支撑业务发展的组织,且对公司高层的参与度有很高要求。

; G$ P, C7 }* X: B$ Q4 q7 x/ |  g; \; t' w+ o, O$ t1 ^  u$ P
- q) w7 c' S6 k+ x5 P
模式Ⅲ:也是由业务部门主导,但组织已经将评价组织和人才的能力进行了内化,因此在盘点过程中不需要或者很少使用评估工具。这种模式通常作为一项常规的业务流程,在承接公司战略解码会的基础上,系统盘点组织和人才情况,是一项战略落地工具。需要注意的是,模式Ⅲ的固化不是一蹴而就的,通常从模式Ⅱ积累演化而来。
模式Ⅳ:要求HR对业务和人有很深的理解,这种情况不常见,通常存在于规模较小的组织。
以上四种模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的人才盘点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直处于动态演进的过程中。对于一家盘点技术积累不足、内部文化保守、派系复杂的企业,一开始便采用模式Ⅲ显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有些明智的企业会选择模式Ⅱ作为切入点,借助测评工具和外部机构的力量打造业务管理者识人用人的能力,同时为人才盘点流程化破冰并奠定基础。
. z7 k6 i  ]2 n$ W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