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为了摆脱危机,迎接挑战,企业只有优化自己的内部行为,解决市场化与国际化的融合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使企业转机。' C$ p5 |+ m' c! r5 J
7 c" j8 ?7 c) N" ^# ^- W: w' M
在企业中,定岗定编设计就是结合企业战略需要,进行岗位设计和人员编制拟定的合称。
0 C; u0 B$ [6 P4 c3 P7 c& `7 A# T3 ]
其中定岗是指结合组织结构的要求与岗位流程的需要,确定的各级岗位数量和职责;定编是指企业根据各部门与岗位的工作量与企业发展需要,设定的在岗人员的数量,两者的结合就是企业的定岗定编设计。而对于生产制造型企业来说,开展定岗定编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h* F" M5 u8 a ~# o3 y4 [4 H
# o! |2 |) \1 @. k$ M- l* Q
生产制造型企业现状分析
" C; M! Q6 G4 e: A6 b1 u
目前我国的生产制造企业还处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阶段,一线员工的数量相对较多,这就造成了企业人力成本的增加;生产型企业的管理较为粗放,人力资源管理的很多工作还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基础性工作没有做到位;企业内部管理流程较为繁杂,缺乏流程式管理的意识,管理人员职责重叠或者空缺;此外,由于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内部管理者多为一线工人晋升,缺少专业的管理理念与意识…… . _, v& p) y3 n V4 z, o8 X
因此根据我国目前生产制造型企业的管理特点,企业内部想要到科学合理的定岗定编结果,还是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 L3 v8 }" D4 l3 W! p
本文通过总结华恒智信专家团队对国内多家大型生产制造企业定岗定编实际案例,给企业管理讲述如何针对生产制造型企业进行定岗定编工作,希望能够给各位有所启示与帮助。 2 X8 }0 z. L. y" D P* R
结合生产制造型企业的特点,按照定岗定编工作所需要的工作程序,其主要分为以下阶段:
9 _/ y3 n7 S9 e7 m. n3 Q- v" ?+ e
1、资料初步收集与分析
# c5 G. x A% ^6 ~2 S
很多企业的hr部门对资料收集分析环节并不重视,认为作为的人事管理者已经对企业情况了如指掌,其实这种想法是片面的。前期的资料收据与分析并不仅仅单纯为了了解企业内部的信息,还要为后续的工作做准备,提高效率与速度。此外,数据的准确性也是本环节的基本要求,因此需要各级部门全力配合。根据长期的企业定岗定编经验,前期数据提供的准确性与及时性直接决定了整体工作的质量与进度。
5 l5 E7 T/ V1 I' D& ^& Y8 T; h2 a
其中收集的信息包括:组织结构与岗位职责、部门配置与人员现状、企业生产运营流程与相关报表(包括产量表、考勤表、进度表等等),在后续环节中,要针对具体部门的定编要素提供相应的数据等。
& }8 Q. H* h% E) e
2、岗位的分级与分类
; Q+ c* N0 e o0 b5 @. O! o
大型的生产制造型企业人员数量众多,如果对每一个具体的岗位进行沟通梳理,那么整个定岗定编工作则陷入了“无尽的泥潭”之中;相反,如果将各类岗位划分过为笼统,则起不到定岗定编的目的。所以合理的岗位划分是提高定岗定编质量的保障。
: z: B; D2 A; R! R; |: f
一般而言,生产制造型企业的岗位主要有三大类:
& o: U; I4 O* X" S' F
第一类是生产一线岗位:
* E2 U: K3 B7 V$ e' ?% B2 c! c
主要是指工作岗位在生产一线,具体参与产品生产加工过程的岗位,一般包括:焊工、铆工、钳工、机床操作工等。 7 H: ^# F/ m7 @ ?! |( U
第二类是职能管理岗位:
- z/ k+ |/ a Q" J! ~& f8 H$ ~" v
主要进行职能管理类工作,并不具体参与直接生产工作,办公地点以办公室为主。按照不同的部门职责可以继续划分。此外,部分企业内部还设置有研发设计人员。这里可根据企业实际需要与研发性质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单一分类。 : }& p% G, [+ _7 |" s' _1 }
第三类是生产辅助类岗位: ) \# i; h$ i2 ^( r. u$ W
协助一线员工进行生产,虽不具体参与生产活动,但是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包括:物流人员、库管员、保洁员、质检员、维修工等等,主要负责保障产品生产进行的相关内容。 4 K* c( w8 @6 V2 g8 B
由于生产制造型企业的特点,每一类岗位的实际在岗人数都很多,各级生产单位相互较为独立,因此建议按照事业部或者小型单元作为一个定编整体,在整体结构下具体分析,更有利于定岗定编工作的开展。也可以通过横向的对比,发现相互可以借鉴的管理方式方法,使结果更有说服力与可操作性。 * z0 \$ Q; N5 i8 `5 n" B
3、岗位定编核心要素的分析与选取
5 J; K5 p- k' i% x! V
岗位分类与分级之后,我们就要针对各类岗位的特点与了解的情况,模拟出相应的定编方法与依据,做好各类型岗位的分析工作。
6 Z- Y6 R# V5 e& a4 k* ?1 d
资料准备以及岗位分类工作都属于定岗定编前期的基础性保障工作,而到了这里则是整个定岗定编工作的核心工作阶段。
* ?! o' i7 y8 m8 X# a! X: P
要完成各类岗位的定编核心要素分析与选取,最为关键的两点:一是对现场信息的准确了解,二是对岗位工作熟悉掌握。
- Z8 J9 Y& {7 q! i
一般来说,hr部门对各类岗位的具体工作了解并不是特别深入,尤其是专业技术性岗位的工作内容。所以在进行具体的岗位工作了解过程中,需要我们企业管理者与在岗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真实信息,并且找到影响本岗位定编的主要影响因素。 5 z! w1 l) C! ?, r
此外,通过前期的数据准备阶段,通过数据分析hr对各岗位的基本情况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再通过本阶段的实际考察与访问,可以验证我们定编想法的合理性,并且对所需要的数据内容进行补充,最后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定编结果
' d: ^" ]: \1 g U; _! e/ m% r' R
4、定编分析与沟通 9 M7 ]% E, W% a# h1 ?/ A; L
定岗定编的目的是提高企业内部的管理效率,所以通过分析得出最后的定编人数并不是最后的定岗定编结果,而是通过实施新的定编标准,企业的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率得到提升,这样才是真正将定岗定编管理做到位。 % h U+ @% b2 H7 K l( o
保证企业定岗定编实施效果最为关键的一环就是各部门的沟通环节,让部门清楚了解目前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并且认同部门定岗定编的逻辑与结论,支持最后方案的实施。 ) s4 W. p& q a; t4 `+ W
因此hr得到定编结果之后,要与各级部门领导进行沟通,进行人员岗位职责与编制人数的确认工作,体现此次定岗定编工作的科学性与公平性。此外,还要针对部门管理问题听取相关领导的意见,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达到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 l2 E7 H% X" i& d% ?
小结
3 V0 }# ^# Y3 ?+ p% `
通过总结,生产制造型企业的定岗定编工作一般要经历4个阶段:前期资料准备、岗位分级分类、各级岗位核心关键要素选取、定编分析与沟通。 + w8 r" F# G% s/ a) Y9 }2 V4 C
其中前两项是定岗定编的前期准备工作阶段,其完成的质量决定了后续定编准确性与进度;第三阶段是定岗定编工作的核心阶段,是定编方案模式设计以及保证方案科学性的重要环节;定编分析与沟通具体方案实施的必要保障。
5 R& f) s [1 ]' f# X; u& `* X K- Y
本文通过分析生产制造型企业定岗定编工作中各环节常遇到的问题,结合实际工作,提出各项工作中的注意事项,从开展具体定岗定编工作的角度给大家提供了思路,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帮助。 # Q" l( U' Y5 a* c2 X3 a
" g; _) q( @6 Z% w4 y0 t2 `( j
华恒智信原创,欢迎大家转载,但请注明华恒智信原创及来源,否则视为侵权!!!(欢迎致电010-84641991了解更多内容)* ]/ l; v/ a' _% Y
1 _3 ~+ p# H- d I6 c) {" W
2 q3 @* R, c* }
, N& G) S; C7 b0 J. g4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