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4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春招”教你把握正确方法 ,快速精准选才

[复制链接]

273

主题

18

听众

3227

积分

解元

Rank: 12Rank: 12Rank: 12

签到天数: 12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注册时间
2020-6-22
最后登录
2021-9-2
积分
3227
精华
0
主题
273
帖子
39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3-12 17:31:4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当我们还沉浸在新年假期的喜悦中,元宵都已经悄悄过去了。元宵节的过去,意味着这个春节就已经结束了。接下来就是挽起袖子努力干的时候了!不少企业已经陆陆续续拉开了“春招”大战的序幕。春招的特点可以用2个关键词来形容,就是“稍纵即逝”和“快马加鞭”。                                                                        
2019年的“金三银四”(每年三四月份的人才招聘高峰期)没有出现,2020年疫情的影响下,部分企业面临困境,更是大量裁员。今年,企业大都很看好这次“春招”机会,势头满满,想要从中招聘出优秀人才。但从中又隐藏着一些弊端:
一、为赶“势头”,招聘方式过于草率
企业都清楚春招是招聘优秀人才的好机会,导致很多企业都在追求一种速度,好像抢到就是赚到,招人方式大都也是“凭感觉”和“社会标准”在招人,看着还行就先招进来用,不合格再淘汰,一来二去就加大了企业的成本负荷,也错失了相当多的机会成本。
我们强调人才的速度,不单单是指人才的量,更强调人才的质。如果企业员工只是填塞工作岗位的人,而不是为企业业绩增长负责的人,那么企业的发展将会举步维艰。

% n6 `( [+ n% ?$ H3 F- O) Z
3 F+ E+ D7 J2 z. j( F+ ^* m
! Z' ~8 O% ?9 ]; B% ?

/ u% W' z! Z4 j; {) w6 Q0 i3 U
二、用人需求未明确就仓促选人
管理者不凡回想一下,我们是什么时候发现有用人需求的?是我们的工作量加大,事情堆积如山之时。又或者只是看着这次春招大家势头满满想要招聘人才,自家企业也不想落后。
这个时候,我们只想快速解决问题,于是仓促选人。既然仓促选人,那就谈不上制定匹配、严格的标准了。这样就会导致招进来的人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 R+ |& I( H# [# g- y
) I. ]. Z0 ~* ~  I) }* P
5 C; U6 f2 a$ x5 u0 N7 K
' O6 w: q9 A, \6 u; y4 {0 T. b
    摸清需求,接下来就要做好精准选人。在当今的招聘市场中,我们可以先规划为两类人:
一、会找工作的人:大部分会找工作的人往往工作表现不尽如人意,他们只具备了取悦考官,展现自己形象获得好感的能力。他们是找工作的高手,而非真正的实际工作高手。
二、真正的工作高手:他们会寻找工作遇到了巨大的障碍,但他们难以表现出你所需要的外向、热情、自信、团队精神等要素,他的表达不具备你所需要的激情和流利,在你看来他们甚至有点“怪异”,但他们的内在是具备这些的。
这就是为什么企业苦苦寻求人才,却找不到真正的人才。原因来自于双方信息的不对称。但并非在教大家专门招聘那些看着“怪异”的人。实际上,真正的人才需要精挑细选,需要根据岗位的要求招人。建立岗位胜任力标准,通过测评量化人才内在能力,做到人岗匹配。  
) Z1 T6 W& a5 c8 ^/ |' k: _* l

% L9 N* t4 |1 N8 N% T
- _" E, X& u8 u( t/ x
- K, h1 Y3 r0 m6 C& x/ H
小编的公司目前也在招聘,但我们有自家的“宝物”助力招聘,人啊人.T12人才测评是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人的基本素质及其绩效进行测量和评定。
通过人才测评可以帮企业去发现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在他还没去展现自己优势的时候就可以去发现他的潜质,这对企业发现高潜质人才是有非常实质的帮助的。而且人才测评中也会有价值观方面的结果,比如责任、动机需求这块,可以帮助企业去了解被测者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是否匹配,从而让企业人才管理更顺利。

* O  ^  U, H$ U+ S% d# p; R4 ^2 j8 ]5 f

8 M/ \7 ^" x  Y' ^. j8 z( t2 y: ^0 v! z6 j2 {
$ z9 o0 X" H: O4 `
今日微博的热门话题:工作是服务老板还是自己。

7 u/ I3 b9 P2 H$ ^6 _3 q. P1 c
2 [: y" d! [. l  v) B. D  j7 g9 l

. ^3 e6 i+ B# }2 T
: v6 C+ _8 q8 q, l

! h3 Y8 f9 y% i" }( h
其实会出现这种想法,从侧面也反映了有一部分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是不明确的,他们在公司找不到自身的价值,哪怕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兴趣也会消磨殆尽。如果是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这种感觉就更强烈了。一开始就没有做好人岗匹配,在自己不喜欢和擅长的岗位,谁能一直坚持下去呢?
企业管理者可借助测评数据来分析员工,使他们的能力与岗位相适应。把个人素质与群体素质相吻合,让员工的成才轨迹与企业目标相一致,把好钢用到刀刃上,为员工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
* A" z; ]& z; L2 g

2 t* r: j: b3 W; f/ t: U5 D3 G- a8 T# `) Q
8 r0 ~  \. W; c! x2 H
企业的长远发展必然离不开人的作用,只有明确掌握企业内部岗位到实际需要和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使二者有效融合,才能够发挥最佳作用,这就是人岗匹配的最佳效果。
最后,也希望所有企业能够把握好迎面而来的春招,把握正确方式冲冲冲!

$ X+ I# m1 R% F! I% C8 ~" 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