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5-7-23
- 注册时间
- 2010-6-8
- 威望
- 119
- 金钱
- 35275
- 贡献
- 33473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68867
- 日志
- 7
- 记录
- 0
- 帖子
- 0
- 主题
- 0
- 精华
- 0
- 好友
- 0
    
签到天数: 15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注册时间
- 2010-6-8
- 最后登录
- 2025-7-23
- 积分
- 68867
- 精华
- 0
- 主题
- 0
- 帖子
- 0
|
在绩效管理模型中我们知道,激励效应、技能因素、外部环境、内部条件是影响绩效的四个因素。在这四个因素中,只有激励因素是最具主动性、积极性的因素,因此只有实现激励效应,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才能得以提升。激励有效原则主要体现在激励内容和激励方式要符合个体实际情况,以下几个方面应该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
提示:
在我国目前发展阶段,员工还没有非常高的成熟度,有些员工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只有正激励没有负激励的模式不能保证任务目标的完成;而只有负激励没有正激励会引起员工严重不满,因此应平衡使用正激励和负激励,做得好的员工应该得到及时奖励,对存在不足的员工应及时指出并给予适度鞭策。
企业在进行薪酬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薪酬激励作用的投入产出关系,因为薪酬激励是有成本的,成本就是对人力资源额外的投入,产出就是企业效益的增加。应该对给企业创造更多价值的环节给予更多激励,不能给企业创造更多价值的环节则给予较少激励。
激励效应要发生作用首先需解决内部公平问题,而真正解决内部公平问题要根据员工的能力和贡献大小将薪酬适当拉开差距,让贡献大的人获得较多报酬,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同的岗位价值不一样,同一岗位不同任职者能力也有差别,因此员工贡献不可能一样大。如果贡献大者与贡献小者获得同样报酬,表面来看似乎是平等的,但事实上是不公平的。因此,进行薪酬设计时要将员工收入根据岗位因素、个人因素、业绩因素等方面适当拉开差距。
企业在进行薪酬设计时,一方面,要将不同层级员工间的收入适当拉开差距,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让员工看到奋斗的目标和方向;另一方面,这个差距也不能过于悬殊,过于悬殊的薪酬政策容易导致员工内部不公平,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影响上下级之间的工作关系,拉开上下级之间的距离,不利于团队氛围的形成。
注:文章内容摘自水木知行绩效管理实务丛书《薪酬设计与绩效考核全案》(第一版)(赵国军著)。最新内容见《薪酬设计与绩效考核全案》(第三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