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3-5-16
- 注册时间
- 2009-9-7
- 威望
- 3907
- 金钱
- 30048
- 贡献
- 9801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43756
- 日志
- 1652
- 记录
- 240
- 帖子
- 1965
- 主题
- 1487
- 精华
- 0
- 好友
- 71
![Rank: 29](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29](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Rank: 29](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Rank: 29](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Rank: 29](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签到天数: 104 天 [LV.6]常住居民II ![男](source/plugin/blueidea_extra/img/gender1.gif) - 注册时间
- 2009-9-7
- 最后登录
- 2023-5-16
- 积分
- 43756
- 精华
- 0
- 主题
- 1487
- 帖子
- 1965
|
本帖最后由 华恒智信咨询 于 2021-7-8 15:36 编辑 & u" E" Q0 o% [' O
! e% m* R% D& C. c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从一定意义讲取决于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搞好对这些人员的培训,是实现企业发展的有力保证。为了使中、高层管理人员具备岗位规范要求的综合素质,增强适应复杂局面的能力,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促进企业进步,需要十分重视对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 k. U R4 g- N; [% A9 Q/ l8 F
6 G. W% t ]2 i, _0 m; D- V然而在国内,很少有企业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中高层管理者培养体系。课程体系基本是市面上一些课程的堆砌,除了企业文化,也基本上没有企业内部的老师授课。& A3 X' N% x6 t! ?
8 ~* s$ ~* \$ t' K+ ~- p
这带来两个结果:首先,随着培训的增多,中高层管理者掌握的管理概念越来越多,但这些概念未必成体系。而且前一个概念还没在脑子里消化掉,后一个概念又来了,最后中层们掌握的只是概念的堆砌,却并不知道如何在工作中去运用。此外,中高层管理人员在培训中只是学习了些管理技能,无法从企业的战略目标出发,系统地思考问题和进行技术革新、管理创新。如此一来,培训仅仅是提高了中层经理们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技巧,却没有帮助他们与公司战略紧密结合,全局观和整体意识大打折扣。
, A/ \5 [: v! \. r 6 W3 {9 b% {0 ?! F: m7 h
面对问题,我们的企业应该如何解决呢?面对企业这批举足轻重的人员,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培养呢?在这里,华恒智信首先来为您介绍培训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原则:
" }: S- ~5 Q* [- w. @# s 5 ^. s/ Z$ s& ?. f- l4 Y
) L; e6 e) O* a; _6 U" V: U
7 m0 }) j5 \4 O! N6 G; L) P
1.形成职业化的管理意识
9 k. e: A9 }3 l" D2 k1 y 6 T( w( `8 H8 {" z
目前,中高层的职业化培训已经有大部分企业都做了,或者正在做。主要是通过聘请外部老师讲课,来帮助训练中高层管理者养成职业化的习惯和行为。市面上相关的职业化课程比较多,对企业来说,选择1-2门经典的课程即可。它主要是强调一个职业化标准、一套最基本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方法,是总结国内外优秀企业管理者的经验得出的一套方法。这是中高层培训的第一步,是打造优秀中高层团队的基石。
$ u$ [2 _3 _, b6 k4 B, X
/ V$ X$ U+ h2 Q在这里要强调,中高层管理人员在学习中,要管理自己的事情,培养自己做事的能力,包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计划和决策的能力等。其次要学会管理别人的事情,培养管理者指导团队达到组织目标的能力,包括项目管理能力、目标分解和计划执行能力。
1 G; K: ?# {% e0 E 6 ~1 `2 Y3 \6 S6 E
中高层管理者要培养团队建设的能力,人际沟通、员工激励,也要对自己的职业意识和角色认知有充分的了解。
( R- y5 n" R2 O, o' e , H2 d6 h- h$ y, h1 W- n
2.打造公司化的管理者
: p, h6 L3 i& O# C& M) S" d% R3 W " e# W; k& n) S# o6 Y0 C8 [" w
职业化是每家公司、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一种标准,但公司化就不同,它根据公司战略发展需求、岗位设置的差异,对中高层管理者的要求也不一样。
; M, j; c6 j0 y0 Q/ d# S8 L( i . k8 Q8 B( f+ o9 ~0 J, B: j u& _
比如职业化中提到的项目管理,管理干部需要掌握九大领域,但每个领域在不同的公司具体做法是不一样的。管理干部要把项目管理培训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岗位,细化成公司认可的操作手册,这就要求管理干部要有迁移能力。同时,这也要求公司的培训部门要开发自己的领导力培训课程,要保证课堂教的,就是学员回去后在工作中要做的。8 `1 r% L/ | A5 C4 U2 [1 A, x2 v+ ]
! E) \( X2 d/ G6 e通过企业培训,干部加深了对公司战略的理解,相关职能部门也收集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同时,公司领导走上讲台宣讲战略,加强了与中高层干部的沟通,从而使得培训真正做到了公司化。
1 l& L# u5 z' b' x0 p+ [; ?: S ; O3 ~& H Q' C/ h; `* R, ~
3.提升中高层的影响力
" {2 s" y: J2 X3 p$ r5 H; h
+ H" Z9 @* S& k4 R4 V/ [中高层需要在公司内(外)建立自己的品牌,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从而更好地推动组织的变革。作为公司的中坚力量,中高层干部承担了太多的职责,被寄予了太多的期望,但权力相对来说比较小,在很多关键权力(比如员工的薪酬、晋升等方面)上,中层只有建议权,决定权集中在公司领导层。
$ Y1 Y& O+ O D2 O2 i& W+ g) O# A$ b % `9 n) W$ ]# I; t! R
同时,公司越大,分工越细,越需要跨部门的沟通和合作。管理干部需要学会去影响人,包括去影响自己的领导、去影响同级部门的经理、去影响自己的下属。/ r' [4 y' m9 v4 |
1 v0 Z( \9 d9 o那么,如何才能做好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呢?结合多年的人力资源咨询经验,华恒智信为您分享:
: e( I$ ?1 ]: Y# M. v8 \ - J5 m/ m2 d/ G# h. t& y6 L
. q; d$ R) F8 K& E/ b! `. W( E* z- a
$ B* E, G) R' ?' D: z一、要转变培训观念。: K, G4 A& a, i1 x5 ^6 U- H9 g8 G
+ @2 }0 {) E1 U: v8 m9 u! y要转变培训是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的观念,树立起培训是企业的一种投资行为的培训观念,要让参与者认识到培训的价值,认识到培训是可以使企业获得长期综合收益的行为,其重要性甚至比企业看见的厂房投资、设备投资更为重要,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更为长远。
/ Z9 `7 B7 G/ c+ g* Q5 o# X* ]" O
+ Q: b; _: I6 U二、要基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进行系统化、全方位的培训设计。5 m4 n6 v1 [- b0 u9 x! j) m
7 E0 L' N" ~2 Z5 F7 j" U0 {
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分阶段组织培训实施,在具体工作中充分考虑中高层管理人员在企业中的管理层次、岗位特点、文化基础,进行个性化的课程设计,丰富培训内容,充分发挥好培训的实际效果。切实提高中高层管理者的领导水平、影响力和领导艺术,中高层管理者的思想素养,以及他们的理论素养和管理执行力。 Q$ A" w# u, M4 j& ?
2 _. V4 ?* k! h6 U三、要实现培训目标化。$ n ?0 I) \4 q) G7 |7 A9 h
" c+ n0 z: y4 g1 }, ~
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要确立一个明确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而实施培训。比如通过这次培训认识到公司的战略、策略、运营、人员的互动关系,学会如何认识到管理中的核心要则;通过下次培训掌握员工管理中的识人、用人、育人、励人和留人的技巧;再一次培训能够运用员工激励技术,提升下属工作意愿等。
* l" x# R0 u U
( [( B6 F1 D0 W; I0 K% t四、要注重培训方式的创新。
" f. C2 U% f" J7 F
8 H- \! }0 ?' u6 B你说我听、课后考试的传统培训模式,往往会导致参加培训的中高层领导人员慢慢丧失对培训的兴趣,很难取得很好的效果。因此,在培训方式上,要体现出层次性、多样性,要与普通员工培训拉开梯度,采用不同性质的、不同水平的培训。要灵活、生动、活泼,注意讲授的方式方法,使参加培训人员易于接受。中高层管理者的培训更要丰富多样,不只是形式多样化,内容也要多样化,要积极采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对策研究、开放式教学等参与性和实践性强的培训方式,不能只让中高层管理者坐在屋里学习,要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演练。
! G; Z+ R' u* M; ` d" N1 ` ) P# Y6 r; o& Q/ H( \
五、要注重培训习惯行为。
4 a2 a. a1 Z4 x) U# w + i# V& ]2 q- F3 G
好的工作习惯,是取得成功的基础。好的工作习惯对工作的促进作用无需多言。现实中,培训过后我们却往往会面对“原来干什么,现在还干什么,原来怎么干,现在还怎么干”的残酷现实,培训的目的是否较好地得到了实现,让组织者充满疑惑。因此,培训课程要切实关注参训者对培训讲授先进知识和方法的演练,并引导其改善开展工作和思考问题的习惯。而参训人员通常不会主动地使用一种不熟悉的行为,这就需要组织在培训后通过几方面的配套措施,多管齐下,激励和辅导中高层管理人员按照培训中所学的那样来思考和工作,反复地应用学习到的行为,逐步养成习惯。
9 s4 U' s2 f) s8 L
5 E, b, p% j0 a6 u& \$ t' e六、要做好培训的考核工作。
! @4 P0 |4 m, w( x& y# k
; e1 [( D* [4 B1 i在培训结束后,很多企业往往感觉,只要是培训气氛热烈,人员参与热情高,培训就是成功的,培训也就完成了,人们都皆大欢喜。然而我们随后就会发现以下现象:培训时激动、培训后不动;受训课程,开始时感觉很新鲜,时间一长学到的知识却又忘得一干二净,培训的作用逐渐消于无形。搞培训,要的是效果,而不是追求形式,如果不加强培训考核,培训过后不对培训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同样会使培训失效。所以定期组织培训考核,包括考试和面谈等方式,给员工一定的压力感,并制定具体的培训奖惩考核制度,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紧迫性,从而帮助参训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创建学习型团队和学习型企业。5 {' n5 B* I0 q" S5 R
# q( \3 Z9 B& Q* L" P" T' _, z
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工程质量好,就需要从培训的各个环节下功夫,任何环节都不能马虎,培训要见效果,最关键的就是要与工作结合起来,只有这样的培训才是实战的,才会受欢迎,也才能出效果。为培训而培训,与实际工作脱节,那样的结果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 X, }" C4 l+ M+ `+ e) B
9 A) f! P+ c2 V8 l3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