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5-1-6
- 注册时间
- 2005-8-19
- 威望
- 1
- 金钱
- 396
- 贡献
- 17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425
- 日志
- 0
- 记录
- 1
- 帖子
- 103
- 主题
- 18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5-8-19
- 最后登录
- 2015-1-6
- 积分
- 425
- 精华
- 0
- 主题
- 18
- 帖子
- 103
|
RE:[原创] 该怎样留住新人?
谈“制度留人”!
3 k0 J/ [$ [& k* _* Z% d9 F1 q$ N" q2 s4 k+ ?. A0 t
0 Y$ e' r8 g( \7 a4 v4 u8 N先进的用人制度,既能促进人才成长,又能保证队伍稳定。
1 b) M8 K7 _, u* x3 Y: J9 |落后的用人制度不仅压抑人才,而且会导致优秀人才纷纷离去。
( C4 U3 \6 p; e% u* i" B- k+ A&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和完善用人制度来吸纳、安抚和稳定人才,并要确保根本性、长期性和全局性。* ]* P8 `8 q7 V7 Z A" M
7 d. A: N/ C& b" x. M Q! k
笔者通过理论学习并结合日常工作实践得出:要建立企业稳定的人才队伍,需要以下七项基本制度来保证!
4 y% f/ D5 w2 F, X, S
2 w7 B: j$ ~9 f, g5 S* P- N(1)举贤任能制度。 j" {" J5 Z0 D% b8 H) }8 \. }% k6 E
用人问题历来都是十分复杂的问题,在任何一个单位里都备受人们的关注。
8 }; s/ b' l* Q! \用人得当与否,对于引导人才成长,稳定人才队伍关系甚大。6 f0 b, T% A& T5 A) P* A
此外,鉴于“用庸人必然排斥能人;用局内人必然排斥局外人;用奴才肯定气跑人才”的状况,我们只有重要德才兼备的人,才能留住才华出众的人。 i0 z" f1 O& t5 Q- o. r$ o
p# Q- _7 I% u* o8 ]$ P' Z
(2)双向选择制度。
$ v/ Y' e: X6 M) f/ P1 q3 ]双向选择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必然要求。在目前,很多企业还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只有部分企业有过尝试。2 _' d7 v/ x' [1 ^
真正意义上的双向选择,应当如同年轻人搞对象那样:自由恋爱、完全平等。
5 i' d! H$ L1 Z# t+ b( Q- R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录用和配置都应实行双向选择,要改变过去那种“干一行,爱一行”为“爱一行,干一行”,让人才干其所爱,展其所能,无怨无悔。- H, n Z- _8 F$ x* e
当然,在人才录用问题上要特别注意两个问题:# i* K9 X4 N4 G
一是见异思迁者不能要。对那些好高骛远、频频跳槽的人一定要持慎重的态度,不可轻易收留,以免他把企业变成一个中转站。- B4 J0 ~; t6 S# W3 g# O7 u
二是大材小用不可取。人才配置未必档次越高越好,以适才适位为宜,即:高层职位用一流人才,而中下层职位用中上等人才即可。因为,才能与职位悬殊过大,人才难以久留。
1 C. ^: Q$ A% a; N% k; l7 g
' O8 p2 u8 a1 J( Q' ^(3)竞争上岗制度。. e$ |2 U- x5 q
全员聘任,竞争上岗,是脱颖人才的关键,形成一种“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淘汰相形见绌(chu)者,使优秀人才脱颖(ying)。
0 m1 b% O; X7 _7 g1 o, K" n5 ?8 h% a1 C0 }
(4)利益驱动制度。
7 F( v8 E) {1 W7 v利益驱动虽说古老,但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 U, t2 B7 n# |, @# Q% r1 M( ]因为,迄今为止,劳动仍然是谋生的基本手段。坚持“精神与物质并举”的激励方针,实行“一流人才一流待遇”的奖励政策,充分体现人才的价值,如此,能使人才有效地稳定下来。
3 Z4 D3 ]) q! V) H s* X! @+ d! M7 w/ i, H( ?8 N. w
(5)兼职兼薪制度。; X3 q& V7 x! _( U8 B. c& S
放开有利于稳定,对高层次的人才不宜栓得太紧,甚至太死。只要他们精力、能力能及,就放开让他们兼职兼薪,以知识致富。换言之,栓住了人却栓不住心,身在曹营心在汉、吃里扒外,更始得不偿失。
7 p, d& n! V8 ^: X* S
: z5 E( E- n/ y$ Z(6)绩效管理制度。5 ^! O! H3 A* n' N* r3 Q
分散劳动是知识经济的特征之一;分散劳动呼唤着绩效管理。
2 T% u: W& M1 A$ ~ a) `5 t: r上班8小时工作制即将成为过去,不受工作时间定位约束,但工作效率极高的弹性工作制将普遍推行。* w6 F# n ?! F7 u$ K+ V
至于绩效管理,则有利于人才个性的发挥。
9 [' i7 C- W2 M. o9 ` V D
. g2 z4 B0 F( @" w; ~1 z4 _" B(7)优胜劣汰制度。
6 \2 Q5 D# ?2 l& p7 L; K: u9 X优胜劣汰在理论上已形成共识,但在实践中未完全解决。
3 e h" D a; Y+ Q% e3 w; ~8 j; v* |笔者个人认为:目前,优胜基本得到解决,但劣汰基本没有解决。正因为劣汰问题比较难以解决,所以,它同样影响到优胜的水平和层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