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295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 《中国人事报》称中国"官民比"应是1:197.69

[复制链接]

1626

主题

7

听众

8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注册时间
2002-12-17
最后登录
2012-5-1
积分
86561
精华
1
主题
1626
帖子
7201

中人网雪山杯(2002-2009) 论坛群英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3-2 13:55: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B]《中国人事报》称中国"官民比"应是1:197.69 [/B] 5 x. t @2 t# M8 H4 A& c3 ` - h3 w# F( V$ n / m _$ Y: Z+ a( ?6 W6 s5 Z- n$ ~ 由中国人事部主管的《中国人事报》日前刊发题为《对“官民比”的思考》的文章称,从大家对“官”的普遍认识来讲,进行“官”民比应以党政机关干部数和人口数来算,这样算来中国的“官民比”应是1∶197.69。( J" {) ^& U! k; h 2 c1 t8 q$ v \- `& H+ s   这篇署名“任宣”的文章说,近来,1∶26的“官民比”成为一个舆论热点,特别是在网上,吸引了不少人参与讨论。从讨论情况看,对“官民比”的分析越来越深入,越来越趋于理性,笔者从中受到很多启发。 ! m1 r% _! f' x1 Z + k3 @! v# n, `7 x  启发之一:“官”的概念要科学界定。财政供养人员不一定都是“官”。1∶26是从财政供养人员4500多万人与全国人口之比算出来的。实际上,财政供养人员又分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据统计,党政机关干部人数为653.67万人,事业单位为2903万人(两项之和仍比4500多万少1000万)。事业单位人员主要从事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政府公共服务事业,从大家对“官”的普遍认识来讲,进行“官”民比应以党政机关干部数和人口数来算,这样算来中国的“官民比”应是1∶197.69。 % Q8 E2 u& c# E+ M+ F $ Z8 Y$ M1 v3 t2 J5 q8 D' X   事业单位人员虽然是财政供养的大头,但他们从事的工作是政府提供给民众的公共服务。据统计,县以下事业单位人员为2395万人,其中从事教育、卫生、农业技术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占到65.67%,多为中小学教师、县乡医护人员,还有农机、农业技术、畜牧兽医等,他们的工作服务主要面向广大农村乡镇。但对于基层特别是广大农民来说,这些人才不是多了,而是依然偏少。据统计,我国农村人口中,78人中有1名教师,384人中有1名医护人员,678人拥有1名农业技术人员。从实际需要出发,对这些人员不是“减”的问题。他们已不是传统概念中的“官”,而是政府公共服务产品的制造者。 9 B6 `: S5 s S; j" d: s8 k$ x, U( G: r$ y' [! S7 Q) U   启发之二:现代政府和古代封建社会的政府不可比。在封建社会,官是代表封建朝廷“治”民的,在当时自然经济的条件下,官吏是完全靠农民养活的。而现代社会则要求政府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包括维护社会治安,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险等公共服务事业。国家越发展越富有,提供给公众的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就越发达,在公共服务领域就职服务的人员数量也就越多,这已成为现代发达国家的一个发展趋势。据有关资料提供的财政供养人员与人口的比数:美国为1∶15,法国为1∶11.5,德国为1∶15.77。政府的钱用在服务民众上是应该的,至于其中的腐败现象以及服务质量不佳等问题才是民众声讨的目标。“官民比”的多少在这里已经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了。 * {/ x4 b1 Q a; } ; C- {- I: H+ Q% ?   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刚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倾斜”,提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强调“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建成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和卫生队伍建设”等等。国家能拿出公共财政资源来做这些事,直接惠及百姓,也是国家有实力的表现。随着加强社会管理以及各项事业的发展,也加大了对人才的需求,扩大了就业渠道,有什么不好呢? 9 W' J# z9 u) S2 B/ w- j / u b, ~) [7 P0 O  当然,转变政府职能,精简人员,始终是政府机构改革不断深化的课题。如何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益,加快事业单位改革,特别是通过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激发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人员素质和能力,从而提高公共事业服务产品质量,是事业单位改革的探索和追求。相信随着两项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公共管理与服务水平会不断得到提高。(任宣)

1

主题

4

听众

8

积分

书童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6-3-2
最后登录
2009-7-15
积分
8
精华
0
主题
1
帖子
32
沙发
发表于 2006-3-2 17:10:00 |只看该作者

RE:[转载] 《中国人事报》称中国"官民比"

理论与争鸣 * P2 X, _. y! U3 R# R 6 Z, V" ?$ ]6 B$ A“官民比”讨论综述! q2 h9 V- {) Q- ^+ _) i i# [# T8 ^ * N/ @* {5 e9 z; }- M% { ! N: {/ e9 Y2 ]% I0 r* Z% q * S4 @- A) o7 \' i. ?# S一、“官民比”的比例究竟是多少 - F2 O9 r: w1 z6 @. z1、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王通讯在《人民日报》记者专访时认为,我国“官民比”只有1∶198,这个比例与国外相比并不高。 - K0 ^+ @2 V$ m w8 I) n& j7 S2、人事部副部长侯建良认为,我国目前所谓的“官民比”是1∶198。 $ t4 M/ V9 h2 V" R- k3、《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必须占用行政编制。按照这一规定,纳入公务员管理范畴的,暨行政编制总数,2004年底的统计数字为640万,和我国13亿人口相比,这一比例是1∶203。 , W* J' V4 U& W9 }0 B0 ~4、在“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任玉岭指出“我们的官民比已达到1∶26,比西汉时高出了306倍,比清末高出了35倍。是史无前例的,令人堪忧!” 3 I& V' i' O7 l2 Y 5、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中国实际由国家财政供养的公务员和准公务员性质的人员超过7000万人,官民比例高达1:18。(据2005年6月13日法制日): m' \+ k2 x0 m$ T 6、此外,“官民比”还有1:26,1:34等说法,主导着社会舆论。, S, m; d9 n x( X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而且比例悬殊之大,实难调和。那么,究竟哪种比例比较符合我们的国情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听众

8

积分

书童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6-3-2
最后登录
2009-7-15
积分
8
精华
0
主题
1
帖子
32
板凳
发表于 2006-3-2 17:11:00 |只看该作者

RE:[转载] 《中国人事报》称中国"官民比"

二、“官民比”差距之大的原因 2 L# P# [: E+ }一般认为,“官民比”差距之大的原因在于对“官”理解的差异,由此导致统计口径的不一致。 3 q, c U$ R. m `作为人事编制主管部门认为,“官”就是指公务员,因此,从行政编制数的确定来看,自然官民比例就很小。 ' s& `- p& g3 k; z& a但是,这种看法受到许多质疑,认为把“官”仅仅理解为公务员,完全是偷换概念的做法,既不符合历史,又不与我国实际相符合,还与国外情况不一致。这种看法认为,所谓“官”就是指财政供养人员。这样,“官”就包括了机关和事业单位所有工作人员。 1 z" Z {+ L6 X4 U" W) C三、官方与民间之争的具体内容 4 t Y( m' G" z, @在“官民比”争论问题上,主要存在官方和非官方两种看法。官方代表人物是王通讯和侯建良。非官方的观点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为田奇庄,其争论的焦点如下:- ~3 G2 J. }# N1 z8 t# P+ l" h 1、将不将事业单位人员纳入“官”统计范畴。 5 {3 [; x/ @! T& |# Z$ k3 Y官方认为,事业单位人员不宜纳入“官”统计范畴。一是要明确事业单位虽然多数是在“吃财政饭”,但不是“吃白饭”,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也是创造价值的。不能以为只有从事直接的物质生产劳动才产生价值,服务、管理也产生价值;二是事业单位的发展壮大是显示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主要标志。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从事公共服务的事业发展相对落后,从事教、科、文、卫的人员偏少,例如农村人口中,每78人才摊得上1名教师,每384人才摊得上1名医护人员;三是政府对事业单位的投入还是偏少。只要查一下世界各国政府对社会事业的财政支持水平就可以发现,我们国家的投资比例明显偏低。所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把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倾斜”,要“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我的体会是,各级政府要重视解决当前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事业单位改革需要加大力度,继续推动能够走向市场的事业单位走向市场。但关键是这一块人员不能当作“官民比”计算的基数。否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做法了。 ) {) A- e4 k' t- H非官方认为,官方的看法是有意混淆视听,表现在:一是混淆了公务员的数量。从编制上看的确不多。但是,别看编制看办公楼。如今一栋栋打着建设干部培训中心的豪华办公楼如雨后蘑菇,成为城市最耀眼的风景。楼高必然人多,可公务员并不多,这也是事实。原来政府早对职能进行了重新划分,纯粹的政府职能划为公务员,他们由财政全额开支;权力不大,但能够创收的人员列为差额事业单位。有较大权力,有较强执法力度的单位被划为自收自支单位。其中政府部门中能借权力创收的事业单位人员大都成了二老板,再由他们雇佣大量临时工。不少政府部门公务员、事业人员、临时工的比例为3:3:4,有的甚至达到2:3:5。政府公务员享受全额财政,他们把执法创收权力转让到事业单位,就可从事业单位分一杯羹。事业单位借此谋生,便会把权力最大化地转变成利益。制造各种借口扩大罚款权限,然后交给雇佣临时工出面执法,把权力变成金钱。这就是政府收费高、罚款多屡禁难止的重要原因之一。公务员的数字固然下降了,但依附于公务员的食利者却增加了不少。对于企业和老百姓来说,负担不但一点没减,反而日益沉重。9 T% a+ t c+ D" z( y 二是政府自收自支单位已成为社会公害。有个颇具中国特色的名词,叫做:“事业单位,公务员管理”,属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恐怕没将此类部门计算到公务员比例。如今的工商局、技术监督局等就是这样的单位。工商局以前花费精力建了不少市场,并以此为名收取了不低的市场管理费。后来国家强令工商局把市场划出去。工商局不再建设市场,也不从事具体管理,却在别人建成的市场里坐收管理费。个体门市从来得不到工商部门任何服务,可工商局收的费比地税还高,令商户苦不堪言。年检营业执照是工商局重要收入之一,工商部门靠企业养活,提前通知企业年检本是应尽职责。可他们为了创收恨不得企业个个超期,只要超了就往死里罚。国家设置技术监督局本来是为企业服务,使之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它们成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后,便成了企业克星,工作人员不辞劳苦地拿着放大镜到企业找毛病,找到一点差错就狮子大开口罚款。公安局的车管所也属于这类机构。新车也要年年参加车检、不让每年审驾照了,他们又发明了年年对驾驶员体检,加上高价兜售汽车牌照,发财的确很容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听众

8

积分

书童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6-3-2
最后登录
2009-7-15
积分
8
精华
0
主题
1
帖子
32
地板
发表于 2006-3-2 17:11:00 |只看该作者

RE:[转载] 《中国人事报》称中国"官民比"

2、1 {5 P# i% L' H; j/ h; Z 三是中美官民比没有可比性。王权威说我国“官民比”只有1∶198,美国“官民比”为1∶94。同美国相比,我国的比例显然是比较低的。王权威却只字未谈另一个现实:美国一个城市只有一个市长,一个州只有一个州长。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组织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各厅、局、委员会、科分别设厅长、局长、主任、科长,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设副职。就字面理解:应以不设为原则,设立为例外。而现在政府的普遍做法是没有例外,有官位就有副职,一正五副、六副,乃至八副、九副也不希罕。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一年GDP比我们国家都多,该州只有施瓦辛格一个州长,一个副州长。据说美国不少城市根本没有副市长编制,顶多有个市长助理。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广东省,GDP只有加州的几十分之一,可省级高官不会少于一个连。一个中等规模的城市,县级官员大都超过千人。设了副职就要有相应待遇,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办公条件、小汽车、住房、医疗及各种福利补贴,要有办公经费、差旅费、招待费,还要有秘书班子为之服务。且不论副省长的花费,一个副市长直接间接费用加起来,哪年不得开销上百万元?王权威对此讳莫如深,如果想澄清事实,为什么不把中美同样级别的官员有多少做个对比,那才能说明问题。 ! d% _$ m" A8 C8 a/ E* X/ X, p' t四是中美政府的职能差异。 + P" k2 U+ u+ h; J% @( e. ^美国政府工作人员占比重较高的主要集中在公共服务部门。政府雇员不仅有联邦政府雇员、州政府雇员、地方政府雇员,还有教师、环境卫生人员、灌区管理人员、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公园管理人员、公共安全人员如警察、消防人员、证券管理人员以及公共交通人员、公共服务人员等。 这些人员在平常的工作中都是处于社会的最基层,起到一个公共服务的目的。(以上转自:新华网的《国际先驱导报》文章)7 m$ m& W1 M" n' s* B' J- ], e 美国政府财政支出的大部分,主要是用于为纳税人服务的公共安全、医疗保障、社会保险、教育项目、贫困救济等领域,政府雇员自身的支出和日常的管理费用支出比例却较低。而在中国,政府部门不仅自身运转的支出占到了相当高的比例,甚至出现了许多乡镇、县级财政实质上已经破产的情况下,仍然不改大手大脚花钱的毛病。寅支卯粮,“有钱养兵,无钱打仗”,成为普遍现象。政府部门不仅花钱多,而且常常大量截留公共服务支出,甚至挪用救灾扶贫款。(以上转自:新华网的《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3 V+ i. U9 J( I& o% r, g1 z王权威拿中国政府与美国政府比。可美国公职人员绝对要看纳税人的脸色,如果徇私舞弊、滥用权力被投诉就会丢饭碗。我们这里的谁敢批评政府?媒体与政府沆瀣一气,企业知道自己迟早得过政府的门坎,从来都是打掉牙往肚里咽,绝对不敢造次。: y# @0 y9 J) H6 x ; U5 |/ v6 h0 ?. g7 \) b# M 中国与美国官民比仅仅是个数量比。其实为官数量多少并不是问题的要害,能满足公众需要,努力为公众服务,官越多越不嫌多。如果为官总是坑民害民,即使数量不多老百姓也受不了。谁都知道有权者都想滥用权力,关键在于对政府部门如何进行有效监督,保证其恪守职责为公众好好服务。 - y$ r; W+ S1 }% {3 M中国面临的问题是,民众没有直接选举官员的权力,媒体及人大不能(或无法)代表民众进行有效监督。许多摆在桌面上的问题如买官卖官、两千亿公款大吃大喝、三千亿公车消费、两千亿出国考察等只会越来越严重。不解决这些问题,官民关系就不可能改善,上访还会与日俱增,和谐社会就不可能实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4

听众

5485

积分

贡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4-10-16
最后登录
2017-11-17
积分
5485
精华
0
主题
4
帖子
393
5
发表于 2006-5-20 13:57:00 |只看该作者

RE:RE:[转载] 《中国人事报》称中国"官民比&q

四个字形容:"臃肿""浪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