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7-7-19
- 注册时间
- 2006-4-19
- 威望
- 0
- 金钱
- 426
- 贡献
- 89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515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766
- 主题
- 316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6-4-19
- 最后登录
- 2007-7-19
- 积分
- 515
- 精华
- 0
- 主题
- 316
- 帖子
- 766
|
一、员工培训:人力资本再生产的重要方式
" F; |. ?% R1 G7 X 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T.W.Schultz)在20世纪60年代依据大量的实证分析得出一个突破性结论:在现代社会,人的素质(知识、才能和健康等)的提高,对社会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比(物质)资本和劳动(指非技术性劳动)的增加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而人的知识才能基本上是投资(特别是教育投资)的产物。按照这种理论,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同为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而且人力资本投资不再符合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而是边际收益递增的。% @5 c0 H( E/ ]5 V J7 _
+ V+ r, n1 |: E: Y# j! H0 I+ u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的焦点不仅是资金、技术等传统资源,而是建立在人力资本基础之上的创新能力。同时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使得企业间的竞争范围更加广阔,市场变化速度日益加快,面对这种严峻的挑战,企业必须保持持续学习的能力,不断追踪日新月异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思想,才能在广阔的市场中拥有一席之地。于是,增加对人力资源不断的投资,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提升员工素质,使人力资本持续增值,从而持续提升企业业绩的和实现战略规划,成为企业界的共识。2 ]3 Y# V% j* l( v* [0 [) K
& L) |+ r. \! i; x# C
强化员工培训,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另一方面将员工个人的发展目标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统一起来,满足了员工自我发展的需要,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增强企业凝聚力。充分发挥培训对于企业的积极作用,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是达成这一目标的前提条件。8 }* I# @1 F; D' I' B+ ^1 v
2 @$ t5 T5 \6 d* q; \ Z: c
二、有效员工培训体系的特点
2 y* n' \) k4 [. |. M( I 培训体系是否有效的判断标准是该培训体系是否能够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有效的培训体系应当具备以下特征:$ \2 ?1 h# e8 f3 w
" k* m- s J* E4 p# o2 O) L1、有效的培训体系以企业战略为导向/ m2 M2 \. P9 }1 K( s
企业培训体系是根源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战略体系之下的,只有根据企业战略规划,结合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才能量身定做出符合自己持续发展的高效培训体系。: P8 P* e7 ]$ c0 d$ E" Z( n* k
( B; s+ g6 W4 O; ~, h* J
2、有效的培训体系着眼于企业核心需求
/ ^4 {4 `& v- b* x' p6 y. O9 ?+ o4 \ 有效的培训体系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救火工程”,而是深入发掘企业的核心需求,根据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预测对于人力资本的需求,提前为企业需求做好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 f: c# |. V' A( S$ M
: V8 Q4 y$ O! h
3、有效的培训体系是多层次全方位的/ [* ]4 z1 j2 n ~, \" i% Q2 b
员工培训说到底是一种成人教育,有效的培训体系应考虑员工教育的特殊性,针对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训练技法,针对具体的条件采用多种培训方式,针对具体个人能力和发展计划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在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多渠道、多层次的构建培训体系,达到全员参与、共同分享培训成果的效果,使得培训方法和内容适合被培训者。
Y" s( L, `7 v( I) ^1 V) Q0 Y, E! y" G3 ^% G% }0 F
4、有效的培训体系充分考虑了员工的自我发展的需要
7 U/ _8 Q' Z" }5 T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而最高需要是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按照自身的需求接受教育培训,是对自我发展需求的肯定和满足。培训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同时也要与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实现员工素质与企业经营战略的匹配。这个体系将员工个人发展纳入企业发展的轨道,让员工在服务企业推动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同时,也能按照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通过参加相应层次的培训,实现个人的发展,获取个人成就。另外,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也使员工认识到,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才是其在社会中立足的根本。有效的培训体系应当肯定这一需要的正当性,并给予合理的引导。( S: x8 H. b9 O2 N
: z* x/ H% H$ M' I0 N" O* z! x; J三、建立有效培训体系的基本原则
' s k6 k3 ~" d n1 Q5 \1 v+ T& k/ z2 b+ e+ j: x5 E
1、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 |/ n) S5 ~: j( H) f) X5 n$ f
员工培训要坚持针对性和实践性,以工作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与职位的特点紧密结合,与培训对象的年龄、知识结构紧密结合。
2 \% C. j& \8 O: e d9 \4 a5 k5 J
1 U+ n. ?0 b+ B0 b" {2、全员培训与重点提高的原则8 [2 l0 v. r0 Y, F- g
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在职的各级各类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全员素质。同时,应重点培训一批技术骨干、管理骨干,特别是对中高层管理人员。 D% ?! U8 I$ m* h8 {# l- J0 }
% R4 U. F: b( H" J4 c1 K' V
3、因材施教的原则& z5 S: X# k( @/ }
针对每个人员的实际技能、岗位和个人发展意愿等开展员工培训工作,培训方式和方法切合个人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8 `# ?8 A( U& i; }# l
" Q! ~7 V( `5 h+ b5 ?9 C' N4、讲求实效的原则8 z6 k- E# z0 v+ |2 }! D
效果和质量是员工培训成功与否的关键,为此必须制定全面周密的培训计划和采用先进科学的培训方法和手段。) A& u# N; }# l1 b, z- T; p
9 ?$ f8 e+ x+ p3 n5、激励的原则
. ` o2 y4 L/ y" A0 x 将人员培训与人员任职、晋升、奖惩、工资福利等结合起来,让受训者受到某种程度的鼓励,同时管理者应当多关心培训人员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