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7-9-28
- 注册时间
- 2006-6-26
- 威望
- 0
- 金钱
- 80
- 贡献
- 2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82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6
- 主题
- 3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6-6-26
- 最后登录
- 2007-9-28
- 积分
- 82
- 精华
- 0
- 主题
- 3
- 帖子
- 6
|
我就告诉你吧!
你要问我,我就告诉你,不过先声名,我这不是广告,要是被版主删了,你怨不着我! ( O1 @* {; y% V' N7 t0 ]' U
7 `! m7 O% a/ c) |" z3 |
我们公司是去年做的,请的是深圳砺志,培训效果超出我们的想象。下面是我们老总写的,你自己看吧!
( [+ _$ c* I2 M
4 ]& [- a6 ]4 ^$ u) b) N: Q$ p “两天的培训过去了,很少有这样的课程让人由早上九点一直坚持到下午六点依然保持很高的注意力和关注度。这次,我们的梁光华老师做到了。在反馈表上,我给了整 课程全部的“非常满意”!
( D* K, L. b& \+ H r9 G ( b& Q" P8 {0 b; P1 u/ O" a
梁光华老师和我最喜爱的余世维老师完全是两种风格。余世维很有大师的风范,虽满腹经纶但和蔼亲切;而梁光华则似学者,回答问题时都先皱眉思考,然后有条不紊地陈述。不过他们都有共同的特质——充满激情、活力。这让很多同学都经常质疑他们的真实年龄。无论哪种风格,他们都让我很有做学生的感觉。( ~# P* R$ q; m" i- C4 T
3 a+ |( X3 H$ w& \+ k' L+ G0 |
工作越久,离课堂的距离就越远,自己本来就不是喜欢读书上课的类型,所以更有籍口偷懒。有时以为,知识既然来源于实践,所以埋头苦干也许会弥补一下自己懒惰的陋习。而事实上,参加完两位老师的training,我都还是觉得自己所知甚少。这么多年来,每年都有几次training的机会,有的training的确让让我有点失望,自己也曾一度否定过时下的培训和受训潮流。还好,余世维老师让我第一次体验到了什么是优秀的training,而梁光华就延续了我的这种的感受。# d# Y3 I" {2 ~+ x7 K
* A; a; S$ y8 a
其实,无论是那位老师,在某学术方面都花了大量的心血去研究,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以及本身的专注,这本身就已经很值得我们这些样样半桶水的人肃然起敬。回想起来,因为某次所安排的公司培训课程与我们的需求大相径庭时,自己还真不应该本着“有理就声大”的姿态和老师理论,真的惭愧!在每位老师面前我们都只是学生——日后还是要好好改变一下自己的心态,也应该这样才能真的让自己得到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