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第一天上班
原帖由 xu qin 于 2008-3-25 19:26:00 发表可以呀,试着做做吧,先不要太复杂,逼自己每天写那么一两条就可以了。篮球架原理,计划一定是您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不要太高就可以了。
貌似你是女同胞,再叫你兄弟似乎不大合适,以后还是叫你xu qin吧:D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从发帖至今,虽然参与回帖的伙伴不多,但是点击每天都在50左右,去掉你我的点击次数,我想还最少每天有40几位朋友在关注这个帖子,而像我这样,每天下班回家都会打开这个帖子,看一看,想一想的伙伴估计也会有不少,很多人从你的帖子中受到启发,但是我想也有很多伙伴跟我一样,被你这种乐观、执着和敬业所影响,也会学着你不时去回顾自己一天收获了哪些,呵呵。潜移默化之中,你已经影响了很多人,确如你所说,成年人不要教,更需要的是“点”。
回复 41F tj00100 的帖子
谢谢tj00100!其实,我倒是没有关注点击率,我更多的是在想逼自己,逼自己成长。
以前,我对于自己不太自信的时候,担心自己做不好的时候,我向我的好友救助的时候,我的好友经常会说这样的话,“我知道你肯定行的,你会有办法的。”然后,我知道我没有太多的选择了,我只有自己去做了,全力以赴地去做,就是做砸了,我的好友依然是鼓励我,“不错不错,已经很好了,结果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收获了多少。“鼓励给予我压力,让我为了这殷切的期望,拼命地向前冲。然后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跨越。
所以,鼓励赞美会给对方增加自信心的同时,也给了他自我成长的压力。无论您是不是主管,我都希望我们各位朋友不要吝啬自己对他人的真诚的赞美与鼓励。
这里,我教大家一个方法。yes.......but........。通常我会先表扬然后再提出改进的意见。比如,我会说,”张经理您今天的表现真的是非常地棒,会议能够抓住重点了,知道理出框要了。真的是非常地好!不过,如果说在有些私人问题的讨论,不一定需要在会上讨论的,那么我们可以在会后进行。这样会更好一点,您说呢?“我们必须是面带微笑地说,不要太过于严肃,通常他听了会很舒服,也会乐意接受的。
所以,赞美鼓励产生的动力比冷嘲热讽来得强烈得多得多。
当然,YES........BUT.......的技巧是需要在平日里注意锻炼的。慢慢来,记住,您一定行的!
回复:第一天上班
3月25日 平静,绩效的一天!1.今天的一天,基本上都在话筒旁度过。
因为昨天花一天就将计划全部做好了,今天是一个计划的全面的执行过程。我把要进行的面谈约访的客户的详细资料整理成册,然后一个个地约访,确定见面沟通的日期,同时也为下一步面谈做一个铺垫,。(我有个良好的习惯,在电话约访的时候,我通常会准备好我的约访工具。约访工具有:一、约访名单及计划,二、拒绝问题录,三、拒绝话术,四、相关的资料,五、良好的心情。)约访的成功率很高,周四全面结束电话约访工作。
2.在例会汇报工作的时候 ,我的绩效让我的伙伴们敬佩,同时也让他们感到了压力,我想这压力将会变成彼此追赶的动力。谁也不想落后,不是吗?现在糊不起来了!(呵呵,真好!人有时就需要用鞭子抽打一下!其实,他们的行动也会给我带来前进的动力的,我可不想落在别人的后面!这是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3.太好了,总经理的支持使得严谨绩效的氛围慢慢地调动起来了。总经理在听工作汇报的时候,会反复地强调,“请告诉我准确的时间,我不想听大概,也许可能 ,这样的字眼,我只要听具体的完成的时间,什么时候会有结果”。
4.职业素养习惯的提醒。我今天在例会上半开玩笑地说着“椅子归位”的乐捐的事,乐捐的钱可以作为我们的活动经费。 改变是痛苦的,我们大家一定要相互提醒,一定不要有抱怨。
5.无论在公开还是私下的场合,我都与我的伙伴这样说,“我很笨,而且我是个计算机盲,请给予我时间,也请不要抱怨我,一定帮助我!”因为,我知道我的弱点。同时示弱请求帮助并不丢面子,相反这会让伙伴心理感受到安全。
回复 41F tj00100 的帖子
tj00100,尽管我是个女的,您也可以称我为兄弟,因为,我的偶像,也是我最敬佩老师通常都会把我们称作是他的兄弟。这一声“兄弟”中所要表达的东西,我想不言而喻的。
因为他的一声“兄弟”使得我上的课不敢有一点马虎,怕对不起他的培养,怕给他丢脸。就拿前几次在公司外的培训来说,三年了,我没有上讲台,但为了这,我在深更半夜起来写教案。构思如何上好这些课。
这一声“兄弟”给我带来了压力,也成了我成长的动力!
课上得非常地精彩!我感谢我的老师,我的老班把我们称为“兄弟”。他首先放下了心段,放下了身段。赢得了我们的敬爱!
也把您的同事,朋友称之为“兄弟”吧!
回复:第一天上班
那偶也称您兄弟了。从头看到尾,很佩服您的这种精神。为您有这样的执著和梦想致敬。
可以看得出来,企业内训师的职业经历对您影响很大,在您的文章中看到了我现在的领导的影子。
如果企业人文环境允许,您这样的推行自己的计划应该很有发展的土壤。
同时也期待您可以让这片土壤更加地肥沃。
回复: 第一天上班
很佩服你的激情与勇气.我也是刚刚进入一家新的公司的,所以你说的这些我非常有兴趣,也希望能尽快打开这家新公司的局面和得到领导的信任.不过我感觉这家工作的员工都有很大的惰性,几个人做一个人的事情,大家的空闲时间非常多.如果像你一样,就马上进行各项变革,我担心老员工心理会觉得我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至于你说的和公司所有的人发短信,我觉得这个方法不错,不过我又担心公司同事觉得我这个新人比较做作.总之,我没有你那么大的勇气.继续关注你的帖.回复 45F 柏思杨悟 的帖子
柏思杨悟兄弟,谢谢您,其实我也一直在关注着您在中人网上的帖子,自从阅读“期权薪酬:看上去很美”一文后。那时也正好与我的好友在讨论企业的期权。
是的,企业的内训是给我带来了影响。其实,我回头总结我的成长道路上的点滴的时候,我觉得我更多的是得到了我的老师,我的好友的言传身教。是他们人格魅力,他们的做事风格,他们的做人品性,他们的忠诚,他们的职业道德,他们的站位,他们全局观等等影响,对我产生的影响应该说是深远的。
其实,您对于我的帖子的关注也在影响着我,也在鼓励着我。也许您不太记得了,当我关注到您的期权薪酬一文后,您在我《为什么深陷沼泽时,越挣扎死得越快?》一文的留言让我感动。
我的那篇文章是很隐晦的,不太符合我”复杂问题简单化“的风格,(只是当时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方式,怕过后自己忘记掉,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帖上了。)关注率也比较低,当时有点感觉像说错了话一样,害怕别人的冷漠。您的关注鼓励着我。
我记得我的班主任在最后临走的那一刻,告诉我们几个人说:记着,以后的路就靠您们自己走了,一定要相互帮衬着点,而且,无论在哪个场合,一定要相互地推崇,不可拆台。记住,人是一定相互支撑的,这样才会有这样的激情,这样的氛围走得更好”!我也始终秉承着这一点。
承诺了就要兑现!为了这个承诺,我们始终为着“南京二徐”这个称谓努力着,不为别的,只为我们内心的信仰与信念。
所以,柏思杨悟兄弟,我也一定要感谢您的支撑。感谢中人网的朋友的关注,中杰,tj00100。。。。。谢谢!
回复 46F K仔老婆 的帖子
“K仔老婆”兄弟:其实,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我害怕别人的眼光,我受不了,做任何是都要考虑到是不是别人认可,我们生活在别人的价值观中。我有二十几年的这样的心路历程,只是在最近才开始走出来。以前碰到这样的事的时候,我更多的是个人一个人躲到一边,抚摸受伤的心灵。我与我的好友四天三夜未睡,不光是坦诚沟通,因为是赤赤裸裸地将自己的心与想法无论隐晦的还是阳光的全部拿出来剖析,婚姻选择,工作困难,学习障碍,等等。这种心与心的交流让我们俩彼此都走了出来。
我没有太好的建议让您一下子走出来,从活在别人的价值观中走出来,这需要氛围,也需要引导。目前,我所能做的就是我们经常地交流,相互地沟通,将您生活中所遇的问题我们相互地探讨,寻找一种更好的办法,或者说更好的心态去面对。
改变不了别人就改变自己。我想,以后,我要建立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让我的好友也走进来,与大家一块探讨。
回复:第一天上班
3月26日,“也许不服气我们的专业,但,我们一定要这个世界感动于我们的态度!”今天最大的收获来自于总经理会议中的一句话。于公司,于个人都有体悟。
这同时也让我想起了我好友的另一句话“世上本没有失败,只是在您放弃的那一刻,才有了失败。”
坚持!
在今天的会议中,我也被点名了,缘于我在感悟中写的,“我还没有掌握这个项目的全部的知识。”我还在借助工具,没有将这些项目的知识了然于心。这与总经理要求的专业,有了很大的差距。
是的,这一点我能理解,这是从结果上分析得出的差距。
其实,我所采用的方法,也是针对我个人的SWOT分析而进行的,这是比较高效的一种做法,只是我的总经理没能完全地理解。
接手这个项目,我完全可以将这个项目完全吃透后才着手进行,但,这样的结果是花费的时间太多,于现在的这种发展的态势来说是不成正比的。于是,我采用的是将整个经营动作的过程分解成几块,然后逐一地分步实施。
举例:整个步骤可以分为电话约访,电话追踪,面谈,然后再进一步商洽。因为在约访步骤中相应的项目知识的含量不是太多。所以可以先进行。在进行的过程中熟悉下一步骤知识要点。这样会让时间安排得更合理。
呵呵,没对没错,在没有沟通之前,总经理这样的理解没有错。
在下班前的例会上,在总经理表扬我今天工作进展的显著成果的时候,我乘机将我的工作思路与其沟通,得到认可。
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是一门艺术。信息的交流是其一,更重要的是“通”,要做到“通”就一定要变换位置。
回复:第一天上班
看到“K仔老婆”兄的回复很有感触,似乎我更严重,每当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都会想想这样做别人会怎么看我,到现在我还在被这种感觉折腾,似乎它就是一层蛛网,让我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放开。同时它也造成了我喜欢去揣摩他人心思的习惯,而这种揣摩经常会让我产生错误的判断。就拿近期在部门内部推矩阵式考核,之前一直喜欢躲在主管后面出主意的我,因为部门架构调整,被总监推到了前台,写方案、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开会、主持集体会议等一系列的工作,按照同事的话说是出尽“风头”,现在的上司说我在改变着整个部门的工作习惯和风格,原来一直只开会无结果的会议模式按照我开会的流程被固化成部门内部会议细则;而矩阵式考核本身也要求各资源部门在季度工作汇报中对区域人员的工作做分析点评,这些将彻底打破部门原来一团和气的文化;于此同时,还要落实总经理的意图,推动各资源部门的负责人一起去讨论、规划和安排整个部门工作,虽然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但是我确已经又开始瞻前顾后了,这种害怕别人眼光,并胡乱揣摩他人思想的恶习已经会影响我我的工作,非常之不习惯。以至于今天当助理专员告诉原本计划在本期内刊中推出的年度绩效考核特刊有一页内容被文化荣誉部负责人告知内容审核没过的时候,我第一思想就是往坏的、恶劣的方向想,而不是去想怎么解决,最后竟然做出整页内容不要的决定,现在想想都成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越想自己越恶心!!!呵呵:D
更麻烦的是,同时帮总监做的知识管理方案已经基本成熟,不久就要我去召开会议介绍、培训和落实工作,“风头”还要继续出,一想这些就浑身不舒坦,以至于最近心态极不稳定,隔几天就去刷新一次简历,虽然能够控制让自己不去投,但是在收到电话的时候总是免不了心神不宁,麻烦!!!如不是xuqin你这篇文章的影响,或许已经换了工作了!!!
不过当在其他部门推动绩效管理工作的时候,反而很少有这种异样的感觉,而且就算是有,也断不会影响工作,似乎只跟部门内部同事之间,才会有这种感觉~~~只能说自己是个怪物~~~
还是希望xu qin能够坚持分享,也许在一点一滴的悟思中,我能够走出现在的窘境,另外还要说一声的就是谢谢了,呵呵。看你的“南京二徐”似乎是在南京那边,若是在深圳,那能够当面点解一番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