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421 发表于 2008-4-2 16:49:00

回复: 第一天上班

我一口气看完目前的“第一天上班”,为你的努力而感动。看到你每天工作目标那么明确对我而言是很大的触动。相信你一定会成功!

xu qin 发表于 2008-4-2 23:29:00

回复:第一天上班

4月2日,
       一、首先作现本地市场拓展的方案及进程的安排计划。共了三个小时的时间。
       二、将本市所有的潜在的以及现在的客户进行了一遍梳理,然后,逐一电话沟通,根据 约访的综合情况以及客户的意愿度,将客户分成A、B、C三类,A类客户是目前的意愿度兴趣度比较大的,且有面谈意向的客户。B类则是能乐意接受信息,但是在犹豫观望的客户。C类则是无意向合作的客户。
           通过这样的筛选,我可以将精力放在A类客户的攻破上。(二八定律,帮助我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时间的管理很重要)
         三、明天的计划将放在A类客户的约访面谈上。
         另外,从今天的一天工作下来,我想明天我的工作量就会吃不饱,我想增加自己的工作量,提前将C计划串插着进行起来,为后面的工作做下铺垫。这个计划明日将在向总经理提出请示,然后执行。
        现在工作的节奏非常地快,效率也在不断地提高。要保持这个势头,我在不断地逼着市场部经理,让他动起来。当然这给我也带来了前进的压力。

xu qin 发表于 2008-4-2 23:49:00

回复:第一天上班

我最近几天一直在思考着这样的问题:
         如何保护“工作激情”呢?
         如何克服“成长上限”?
         回顾最近一段时间的工作状态,用“全情投入”不为过!这也是我深思毅然选择后的投入,是有了”方向“后的“全情投入”。
         以前在带领营销团队的时候,我与好友经常会谈起“如何保持营销团队的激情”这样的话题。我在想,我是凭着自己的激情在做事吗?如果是,这份工作激情消退的时候,我将“如何克服成长上限呢”?我如何保护这份激情呢?以后带领团队的时候,如何保护好新人的工作激情呢?
          这样的问题始终在我的脑海中盘旋。
         刚刚进入公司的员工,自觉工作经验缺乏,为了弥补不足,常常早来晚走,斗志昂扬,就算是忙得没时间吃饭,依然很开心,因为工作有持挑战性,感受也是全新的。
          这种工作时激情四射的状态,几乎每个人在初入职场时都经历过。可是,这份激情来自对工作的新鲜感,以及对工作中不可预见的问题的征服感,一旦新鲜感消失,工作驾轻就熟,激情也往往随之湮灭。一切开始平平淡淡,昔日充满创意的想法消失了,每天的工作只是应付完了即可。既厌倦又无奈,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也不清楚究竟怎样才能找回曾经让自己心跳的激情。
       我们都知道 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工作不但可以提升你的工作业绩,而且还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成果。所以保持对工作的新鲜感是保证你工作激情的有效方法。
        现在的节奏按照我所设想的那样发展,绩效氛围的营造也很好。我害怕自己沉缅于这成就之中,自己我陶醉并开始懈怠。我要找寻我的下一个目标了。
        我只有将工作、职业、事业融为一体,不断给自己树立新的目标,挖掘新鲜感,把曾经的梦想拣起来,找机会实现它;再次,审视自己工作,看看有哪些事情一直拖着没有处理,然后把它做完……在你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后,自然就产生了一些小小的成就感,这种新鲜的感觉就是让激情每天都陪伴自己的最佳良药。
        热情中的冷静让人清醒,冷静中的热情使人执着!!
       在工作中,我一定自始至终防止过度兴奋,而保持半兴奋状态!!

xu qin 发表于 2008-4-3 00:17:00

回复:第一天上班

         公司昨天来了个大四即将毕业的实习生,干了一天的活,就离开了。今早打电话来说是太远了。住浦口,来市区,要一个多小时,确实有点远。呵呵!
          其实是真正的原因是害怕部门经理给予她的压力。害怕今天部门的IT类测试。这还是个专业英语八级的学生。可惜了!!
            这让我想起了蘑菇原理!
           蘑菇管理是许多组织对待初出茅庐者的一种管理方法,初学者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浇上一头大粪(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任其自生自灭(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一段蘑菇的经历,这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尤其是当一切刚刚开始的时候,当几天蘑菇,能够消除我们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让我们更加接近现实,看问题也更加实际。一个组织,一般对新进的人员都是一视同仁,从起薪到工作都不会有大的差别。无论你是多么优秀的人才,在刚开始的时候,都只能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蘑菇的经历,对于成长中的年轻人来说,就象蚕茧,是羽化前必须经历的一步。所以,如何高效率地走过生命的这一段,从中尽可能汲取经验,成熟起来,并树立良好的值得信赖的个人形象,是每个刚入社会的年轻人必须面对的课题。
         办公室主任又开始忙着招聘了。呵呵,够她忙的了!!

依旧梦回 发表于 2008-4-3 13:23:00

回复:第一天上班

2月29日我进入到这个网站,那天是我告别学生时代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天。看到您的帖子是在3月14日,那天我拥有了自己的办公室。从那以后一直到今天为止,每天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是看帖子,看您有没有更新,看又能从中学到什么,很贪婪的去看!谢谢您分享给我们这么好的东西!

xu qin 发表于 2008-4-3 23:07:00

回复 85F 依旧梦回 的帖子

“依旧梦回”兄弟,您好!
        依惯例,无论您是男或女我还是喊您兄弟吧!
        真羡慕您刚出校门就有自己的办公室!我现在的办公场所就是前台的位置,因为那儿有台公共电脑,而且,我也没有自己的座机,我既是接线员,又是接待员,反正力所能及的,前台的杂活都我干了。当您拥有自己的办公室的时候,说明老总很器重您。这是个非常好的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努力干吧!
        在我的“完全记录”中,没有章法,没有语法,甚至有时一些不好的垃圾思想亦会夹杂其中,其实,我每天只是写自己想写的东西。我只想通过剖析自己来给自己一点压力,用这来鞭策自己向前,让我始终处于半兴奋状态。
        感谢中人网的朋友们的宽容!也感谢“依旧梦回”您的鼓励!因为这鼓励让我在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在照顾好孩子之后依然有回来写自己工作日志的动力,谢谢!
         

xu qin 发表于 2008-4-3 23:22:00

回复:第一天上班

4月3日的工作分为两部分:
         一、本地市场未能进行首轮跟进的,一一追踪,再次进行筛选并邀约面谈的时间。
        二、按昨天的约定,下午到一客户处面谈。
        三、公司周例会。

      今日问题一、

       本地的市场原本不是我来首先开拓的,但此次为了加快速度,将由包括我之内的三人来负责,我主要是协助。但,从两天时间下来,我发现他们的约访速度太慢了,按照这样的进度下去,出不了成绩。

       举例来说,我们都知道,人是有惰性的。通常如果说您不去主动地邀约您的客户的话,那么客户是不会主动来邀约您的。上周邀约的有意向见面的客户,如果您不及时地确定面谈的时间,而是等上几天的话,那么客户所有的对于该项目的热情就会逐渐地消失贻尽,等您再去邀约的话,就会像煮夹生饭一样了,不太容易再煮熟。所以从电话的邀约,到跟进到面谈,再到追踪,最后的促成,要一气呵成。这个以后一定要提醒我的伙伴们。

         但现在不光提醒的时候,更是跟上经营的节奏,也成绩的时候,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所以,我只有挨个儿邀约。当其中有个客户邀约成功的时候,我们的市场部跑过来说,“这个谁让您来约的,这个一直是我来约的。”把我气得不轻。

         其实,我只是想尽快地完成B计划,配合公司发展的进程。这样的话,也是您市场部经理的功劳。搞了半天,我倒象是在抢他的功劳一样。把我憋得!

        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切记!

        我依然和顔悦色向他解释,“这是您给我的资料,直接让我来跟进的。我不知道有些已经有意向的客户您还有没有作保留的,无论如何这个客户如果能促成,成绩依然归您,我只是想提高我们的绩效,。当然,既然是这样,那这个客户我已经约好了下周一见面了,您将资料拿去吧。很抱歉,这是我的责任。”

         其实,这是在绩效管理中分工不明确所造成的,这样会导致责、权、利不清,现在人还不多,没太大关系,但人多了,时间长了会引起员工之间的利益之间摩擦的。在刚来这家公司面试的时候我就提到了这个问题,但,也想,这只是发展中的一个小小问题,不要指望一个公司有多么地完美,那是不可能的,要不然,要我们来干嘛?!

        果然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如何去调整呢?我将面临一个困难,因为,现在的薪酬更多的是老板说了算,且这些薪酬是保密的,无从问得过多。

       我遇到了难题了!!
  
    今日难题二:

    老总在今天的经营例会上宣布,不久公司将成为集团化公司。人才的引进与人才的培养将是目前的重点。一、外面的引进(暂时不表)。二,人才内部培养:很多目前公司优秀的员工,六七月份将是各地级市地分支老总以及技术骨干。

    总经理要求我们每个人写一份自己的职务定位及具体的计划。周日上交。

      说老实话,职务对于我来说不太重要了。但又想,如果有职务就会赢得更好的资源与空间。我的意向是在团队管理或者人力资源方向有所发展。

   至于具体是什么样的职务。还得请大家帮我参考一下!!
      今日感悟:
      下午去高校见一系领导,本来约好是下午三点半,但,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后来秘书告诉我他在开会,要下班的时候才能回来。好吧,我当时想,既来之,则安之,耐心等一等吧,无论多晚最好是见一面,不仅可以 将我们的项目亲自解释给他听,更重要的是,彼此地可以熟识一下,以后也方便更进一步的沟通。(我知道通常一次促成是不太可能的,最起码要跟进三四次,这只是个热身)结果四点五十来电说,不回来了,直接有事去了,让秘书关门自行离去。

      呵呵,典型的学院中层领导作风。领教!因为,无论这个项目成与不成,他们的衣食是无忧的。如果这要是在企业,这种服务的意识肯定得挨批。手中的资源与权利决定了一切。

      首战告败,看来,随着市场地不断地深入,后面还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我要及时地调整好心态了。不然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一定要沉得住气。
      防止挫败感带来的伤害!!我告诫自己。
     董事长批语:
    “xuqin,你的工作非常地有条理性,您想一想,是不是需要公司的支持与帮助。同时,也希望能尽快地将我们的所有的约访落实,敲定。”

       早上我看到这些话的时候,我走进了总经理办公室进行回复,我以为是她批的呢!  后来得知,这是董事长批的。(通常董事长是不批工作日志的,)原来是因为我上次约定的高校与公司的合作非常地顺利且也取得了地方政府的支持。不费一点周折。董事长很满意。

       我对总经理的回复是:目前还不需要,以后需要的时候,我会请求支援的。

       说实话,领导关怀鼓励的话语让我很感动!!

xu qin 发表于 2008-4-4 00:15:00

回复:第一天上班

今天又有朋友问我,什么是简单照做。
        我个人理解,“简单照做”是绩效管理中的“执行文化”,也就是PDCA中DO。但是这个DO是企业或者部门进行SWOT分析后,制定了经营目标或者计划后的“严格执行”。按照流程、按照的标准,严格地执行。
     如果不是简单照做,不照标准的话,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创新更改一下的话,那目标将不成目标了,而是其它的东西了。这也可能造成“战略稀释”。
        绩效管理一定是对于执行的管理!

xu qin 发表于 2008-4-4 00:52:00

回复:第一天上班

“为什么做“与“怎么做”哪个更重要?

xu qin 发表于 2008-4-5 17:21:00

回复:第一天上班

   今天上午九点半约见地方院校某一领导。面谈进行得非常地顺利,我想成功率应该在七成左右。

        为了配合公司B项目的推广,尽管我只是协助其他的伙伴,但当宣布这一消息的时候,我的心中却有一个未写在纸上的计划------必须在4月20日之前与所有的客户有一次面谈,并且尽量每天都要邀约客户面谈,无论是成还是不成,我要尽最大的努力。(因为,南京是省城,具有战略意义,并想建立以南京为中心辐射周边的营销路,目前南京是重点应该攻克的。)
     
         周五至周日三天本来是休息的,但征求了总经理的意见,亦将客户的约访工作安排在这三天内,并且她也将全力配合我。(呵呵,这是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总经理的份量总是比我的足得多了,也会提高我的成功率,不能浪费了。在我前文的时候我也提到我们要合理的利用自己周围的资源,学会请求帮助。)

         按照我的计划,每天尽可能地邀约到一位客户见面,我在周四的时候就安排了周五到周一的面谈的具体时间,并在约访前一天逐一再次确认。(方便当客户因为一些特殊的安排不能成行的时候,我可以及时地作出安排,安排其他客户的见面,这样可以充分地利用时间,而不至于浪费。)

        周五下午的时候是我第一次就这项目去见客户。也就是我在上文所描述的一样。尽管最终未能见到客户,但,这于我来说是一个开始。

        本来邀约在周六上午的客户,结果在周五的晚上来短信说不能来宁了。(计划不如变化快,呵呵,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但从我的计划来说就要落空了。原计划两位客户的,现在却只能来一位。为了弥补,我开始查找我的所有的客户栏,筛选可能在周日能前来客户。突然想到了我的一位亲戚,也在某高校工作,我想邀约这所高校的具体负责的人员的可能性比较大。话不多说,立即行动。经过几个的辗转总算联系到并邀约到--------哈哈哈哈中,太巧了,他本来就在回南京路上,答应来我司面谈。这让我太高兴了。)

        周五的一整天,我都在想:“为什么做”比“怎么做”更重要!因为,当我们有了目的,有了具体的目标的时候,我们就会去千方百计地去达成。

        在我心中有要邀约每一客户面谈的计划(尽管没有写在工作日志上),所以,我的每一个步骤都是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当然,我们的朋友们会说,这次是让您邀约到了,如果说没有邀约到的话,您还能哪样说吗?其实包括我以前在我的工作日志中,包括我今天与总经理的谈话中我都这样说,“就像打枪一样,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射击。别管射得中射不中,因为,您只有射击了才知道能不能中,要不您老在那儿瞄准,始终不射击的话,那永远也不会中。”我今天的邀约未必就会成功,但,不邀约是绝对不会成功的。所以,我们不要太多过考虑不成功,只要去做,您肯定会成功的,也许不会是这次--------量变到质变。
   
         在谈到“对于不成功的心态”的时候,我想,我也得给我们的老总打一下预防针,因为,我不是全能的,我有我的缺点,同时,有些事情不是我所能控制。她一定要有个正确地心态,不然,会影响我后面工作的继续。
        我与老总的谈话是单刀直入式:

        --------“**总,随着市场的不断地深入,后面我要做的事情会越来越多,我担心我做的事情越多,做错的事情也会逐渐地增加。”

        “还有,我想加快我们公司项目的推广进程,本来南京市场是由其他的伙伴负责的,有些单位由我来接手的话,他们可能不太乐意,会有侵犯他们利益的感觉。我担心这样不利于我们的团队的总体和谐的氛围。我希望您能从中作些解释工作。毕竟我希望我所在的团队是高绩效的,是融合的。”

        --------“放心,xu qin这点我还是明白的,要不然总经理白当了。做的事越多,错的也会相应地增加的。我只是希望及时地汇报,让我做到心中有数。其他的解释工作我会做的。我也诉求简单阳光地沟通。”

明天(周日)的安排:
     早上9:30:
              1.面见一外地来宁客户。
              2.制定并完善下周的计划。
     下午1:30:
              公司会议:
              1.本地市场推进的具体的分工落实。
              2.C项目的具体计划。
              3.B项目的培训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查看完整版本: 从零开创,从零积累!------第一天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