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招聘区论战台007期(100105)——合适PK最优
论点:只选对的,不选贵的!论据:2008年的夏天,本人进了一家大型民营企业做人事,和我同一个部门的女同事(暂且称她为馨)是从大城市回来的,据她本人说曾在一外企里做过人事主管工作经验相当丰富,而且她本人的口才也蛮不错的,周围的同事包括其他部门的人都对她评价是个牙尖嘴利的姑娘。特别是在人事政策方面馨知道的真的很详细,完全胜过了当时部门里的一个人事主管,馨的工资是除了人事经理和人事主管之外最高的,所以这也让人事主管有时候挺没面子的。但是,由于公司是民营企业当然存在一些不正规的地方,馨不满公司的规章制度,她总是在我们面前说以前的公司怎么好怎么正规,就这样,过了不到半年,结果都是我们能预见的,馨选择了辞职,临走还说着一些不满的言辞,这让作为同事的我们不知如何。
所以我总结,一个公司选才,不是一定要选从外企来的,也不一定要选从大型集团来的,往往这类人心气高,自我感觉很好,稳定性很难保证,所以我认为选才就要选合适的,当然要保证有最基本的技能和知识,然后在工作中加以培养,这样公司付出的成本不高,对于员工来说还要从心底感谢公司对他(她)的栽培,何乐而不为呢?
回复:招聘区论战台007期(100105)——合适PK最优
区别而论,首先看公司实际状况及岗位类别,再次看应聘者的情况而定。对于技术尤其是关键技术人员,还要最优秀的。我现在公司的研发中心,是在另一座城市,研发共20人,按项目制管理,每位研发人员,都是精英,一定要挑技术好最好的。不是担心不合群、不用担心团队建设,各自完成各自的研发任务即可。
相反,对于管理型人才,一定要选最合适的。我的第三家公司,现已是第一批创业板上市公司之一,早在2005年,他们通过CCTV2的绝对挑战,现场招聘一副总经理,结果,只做了三个月,就辞职了,因为不适应。而我自己也一样,虽然不是什么高职位也不是什么优秀人才,但在世界500强企业做过,为了家庭放弃原工作城市,到这家公司,就同等职位来讲,我应该算优秀的,但我也只做了一年就辞职了,因为依我以前的职业眼光来看这家企业的做事流程及管理方式,真叫别扭。(还好现在上市了,正规很多了)
赞成这句话,只要是合适的人员,就把他当优秀的来用!
回复:招聘区论战台007期(100105)——合适PK最优
合适?是优?公司从外猎了几名业界比较优秀的人员到来发展,但是最终因为不适合公司而在公司未能发挥出自己的才能,最终离职的结局。所以我们要考虑到以前所在的公司的企业文化与现在的企业文化是不是相差很大,人员的个性是否合适公司,所以还是要选择能接受公司作风,公司理念的人员加入,否则会很难适应企业的文化,而埋没了才能。
回复:招聘区论战台007期(100105)——合适PK最优
赞同乐心居前辈的观点,视岗位而定,研发类还是选优秀的好,其他岗位选合适的。市场部数据分析岗位曾经有两位候选人,出于市场部经理对优秀人员的偏爱,我们选择了相对优秀那位,但3个月后就因无法适应团队文化而辞职。幸运的是,当我们再次接触曾经被我们放弃的那位合适的候选人后,发现她并没有找到适合的工作,当即聘用。此人进入公司后,非常努力,与同事也相处很好,自身能力提升也较快。1年多了,目前市场部经理对她也非常满意,正有意往策划岗位培养。
对研发岗位而言,优秀的员工才能带动企业的发展,就其他岗位而言,合适的员工才能与企业并肩发展。
回复:招聘区论战台007期(100105)——合适PK最优
做个简单的定义,合适者是适合岗位当前的工作要求,最优者适合岗位目前及2-5年工作的要求。如果可以预见岗位的任职资格未来不会提高要求,则首选合适者,录用最优者的成本要比合适者高(薪资、个人发展空间、平台、稳定性、积极主动性)。除非想炫耀宣传,找个博士做保安:D 。
如果岗位未来的任职资格将会在短期内提高要求,和最优者个人条件一致,且在面试中有较大把握最优者能够在公司长期发展,则可以选最优者。
做好岗位任职资格建设是基础工作。从岗位要求出发,对未来有较清晰的判断预测后再做选择。由于一个人未来的不确定性很大,从经验来说,还是选择合适者,最优者不一定好。
案例:
招聘会计主管时,需要对最优者A和合适者B进行选择,由于在面试时没有考察出A的求职动机(以上市公司为跳板),且受对A印象较好的主观喜好,选择了A。结果她做了半年就跳槽了。而基本上可以确定的是,公司会计主管的任职资格未来两三年都不会进行很大幅度的提高。此次受主观偏好影响,成为一个教训。
回复:招聘区论战台007期(100105)——合适PK最优
合适或者优秀,应该用动态的眼光去判断,除了判断还要预测。我的上司在入职7个月之后选择离职,当初在诸多的竞争者中,她并不是最优秀的,而是基于当时公司的实际状况选择了最合适的她。上司离职的时候跟我说了这么一句话:之所以选择离职,是因为自己成长太快。
所以当我们在判断求职者是合适还是优秀的时候,除了对当前的公司状况和求职者本身做一个客观的评价,还要对公司下一阶段的发展做一个预测,并对比个人在未来相应阶段的发展状况。
人力资本将流向需要它的地方,并会在正确对待它的地方停留。我们无法驾驭它,而只能吸引它。:)
回复:招聘区论战台007期(100105)——合适PK最优
合适与最优都存在一个宝贵的选才用才标准 职业潜能与生涯期许 企业与员工都是发展的 向前看 踮起脚看胜于倒打算盘回复:招聘区论战台007期(100105)——合适PK最优
合适还是最优?选择合适,无论企业是创业期、发展期还是稳定期。但选择人才是要重点考虑应聘者是否与企业文化匹配,因为人与人的相处,第一步就是是否理念一致,是否合得来,其他都是围绕着开展。案例:
我之前工作的公司,我干了只有9个月就离职了。这是私人公司,人员不多,就十来人。我离开的原因就是企业文化不适应。老板的做事方式我不认同,从而产生他要求我干的事情,我或者干了,或者表面应付,又或者干脆不干。当时我对自己的心理状态不太懂,离职后,一直想为什么自己会这样。结论是表面是我的工作态度不好,实际是对公司即老板的做事方式不认同,大点的公司就叫企业文化的不适应。所以我现在很注重企业的文化是否适合自己,很看重企业是否外资?是否合资?是否事业单位?是否民企?不同类型的企业,有着根本不同的文化基础,从而做事做人方面有所侧重。
回复:招聘区论战台007期(100105)——合适PK最优
补充:合适的人员就是对企业文化的合适适应。这样人员相对稳定,人员就能更好地在企业发展。
回复:招聘区论战台007期(100105)——合适PK最优
我认为二选一情况下我更加倾向于合适的,因为“合适”这个词在应聘者对于企业以及企业对于应聘者都要能够体现,既应聘者对于企业是合适人选,而企业对于应聘者也是合适的工作环境。只有互相都能够接受,才能为企业产生更大的效力,应聘者自身由于合适这样的工作状态,才更能发挥自身的能力与潜力,可以说是一种双赢的结果。因此我认为优秀的不一定就合适,但合适的会逐渐成为优秀。
以上为个人的一些观点,如有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指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