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dycloud
发表于 2010-7-4 21:49:30
THANKS ,IT'S VERY INTRESTING
张振宗
发表于 2010-7-7 20:18:41
谢谢鼓励,继续努力,战胜高温。
张振宗
发表于 2010-7-7 20:19:49
《三国管理学院》 吕布 从我的不义看企业的社会责任(2)
在三国人物中,我的勇猛盖世无双,但英年早逝,为何?
吕蒙:你反复无常。
吕布:“不对。当一个人不能准确把握形势,不能做出准确选择,出现反复应是正常的。甚至屡次反复也难以避免。反复无常有时还是一种应变的需要,是一种策略。三国有很多人物,一生投靠了很多主人,反反复复,但最终也取得了辉煌成就或寿终正寝。
吕范:你贪恋女色。
吕布:也不对。贪恋女色容易导致败亡,但不是败亡的根本原因。曹操一生有15个老婆,曹丕一生有14个老婆,但他们爷俩都还不满足,还经常在外面寻花问柳,可是他们创立和巩固了曹魏江山,让人羡慕。
曹操、曹丕齐声:吕先生,贪恋女色的人多了去了,不要总说我们父子俩嘛!
吕布:抱歉,我不是有意的。现在我向大家挑明:我的败亡根子就是刚才所说的“见利忘义”。这是李肃老兄说的,当然,其他兄弟也曾说过类似的话,如张飞说我“本无义之人”,曹操你说我“狼子野心,难以久养”,沈配说我是“豺虎”。
曹操:请你列举不义之举吧,以警醒大家。
吕布:好的。我的不义之举主要有三件事。第一件事是,我为了得到赤兔宝马和金银财宝而杀了义父丁原,投靠恶魔董卓做义父。第二件事是,为了得到美女貂蝉,而与王充密谋杀掉义父董卓。虽然杀董卓客观上是民除了害,但是主客上我是为了得到貂蝉,尽管董卓非常爱我、信我。第三件事是,我在袁术的利诱下,攻击刘备。当时,我被曹操击败于定陶后,投奔了刘备,尽管关羽,特别是张飞非常反对刘备收留我,但刘备还是以仁慈之心收留了我。后来,袁术与刘备交战,相恃于淮上。按照常理,我应该帮刘备攻击袁术才对,结果我却受了袁术的利用来攻击刘备,从背后偷袭了他的徐州城。
哎,由于我名声在外,后来没人再愿意收留我。袁术、张杨、袁绍,我都投靠过,结果他们都把我赶了出来。更为悲惨的是,在我的最后一次作战中,被部将趁我疲劳打盹之际,将绳捆索绑献给了曹操。当时曹操还有留用我的意思,可恨刘备一席话,让曹操终于杀掉了我。
刘备:是不义害了你。但你没有谈及利与义的关系。你能结合现代企业管理实际谈谈什么是义吗?应该怎样处理义和利的关系?
读天下授权发布,www.glamourpress.com/bbs
展翅680
发表于 2010-7-9 06:40:33
谢谢分享...................
桥段流
发表于 2010-7-9 14:40:57
看起来很不错,下来学习学习。
张振宗
发表于 2010-7-18 21:54:13
《三国管理学院》 吕布 从我的不义看企业的社会责任(3)
刘备:是不义害了你。但你没有谈及利与义的关系。你能结合现代企业管理实际谈谈什么是义吗?应该怎样处理义和利的关系?
吕布:好的。首先我说说“义”的内涵。
中华先圣们对“义”有很多论述,《中庸》认为“义者,宜也。”《孟子•离娄章句上》认为“义,人之赈路也。” 《孟子•离娄章句下》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论语•里仁第四》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论语•学而第一》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在这些论述中,可以总结出,义是一种行为准则,是一种社会责任。义要求我们办任何事都能做到对团队负责,对上级负责,对朋友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组织负责,对社会负责等等……,那么不义就是不负责的行为表现。其实呀,忠也一种义,是一种对主人的义;孝也是一种义,是对长辈、父母的义。重义应该成为人的优秀道德品质的核心成份。
下面我再谈谈义与利的关系。求利是人的生物性表现,求义是人的社会性要求。先圣们认为,利必须用义来约束。没有义的约束,利欲就会膨胀。我正是没有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见利忘义,害了自己。
在企业管理中,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极为重要。在企业中,重义就是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对同事对上下级、对企业、对客户、对社会负责;应先义后利,见利思义,而不能见了利忘了义。
想到此,我有些感慨:在三国人物中,如果我是不义的代表,那么关羽则是重义的象征。
关羽:吕兄讲的非常好,关于义的话题我正在准备材料,打算在我上台演讲时再谈。
刘备:刚才你把义总结为一种社会责任,我非常赞同。社会责任是被当今很多企业忽略的一个话题。你能就这个话题谈谈你的看法吗?
吕布:其实,我今天的话题主要就是“从我的不义看企业的社会责任”。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具有眼光、胆量、组织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四个方面的素质。企业主要是靠管理者组织的,我认为社会责任感应该排在管理者应具备素质的首位,2008年“三鹿婴儿奶粉”事件就说明了这一点。
但是,当前很多管理者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存在很多的认识误区,这些认识误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张振宗
发表于 2010-8-2 14:38:13
《三国管理学院》 吕布 从我的不义看企业的社会责任(4)
当前很多管理者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存在很多的认识误区,这些认识误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就是搞公益活动
这几年,很多企业开始重视公益活动,诸如赈灾、捐助希望工程、设立奖学金、慈善活动等。但是,这些公益活动只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形式之一,不能把公益活动与社会责任划等号。而且,企业如果把公益活动仅仅当做展示企业形象的一种工具,是为了宣传企业从而获得长远利润,这样的功利心态是不健康的,这与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精神背道而驰。
2、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就是利润最大化
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曾指出,企业在获取利润的同时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又解决了就业方面的问题,因此没有必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他还说,“企业的目的就是在遵守法律和规则的前提下尽可能赚更多的钱”。信奉这种观点的人很多。
然而,企业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组织,它也是一种社会存在,企业的社会责任是通过事业来实现的。管理大师德鲁克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他发现,历史上很多大企业都有明确的使命,它们的使命大都体现着社会责任,如AT&T公司的使命是“将电话线牵到所有的美国家庭和企业”。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的说法也许更清晰地说明了这一点。他说,如果从长远来看,社会对企业的判断是公正的,企业需要通过事业来完成社会使命。如果事业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则说明它已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这样的企业还不如破产为好,即使自创的松下电器也不例外。其实,企业获利和承担社会责任是可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3、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就是合法经营
上面弗里德曼已经说过,“企业的目的就是在遵守法律和规则的前提下尽可能赚更多的钱”。企业必须合法经营,这是每一个企业公民应尽的责任,是企业经营的底线,但绝不是企业责任的全部。企业如果要承担社会责任,除了合法经营外,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如保护生态环境、满足客户需求、成就员工、回报股东等。
4、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就是获得SA8000认证
现在,也许很多人对SA8000(社会责任标准)认证还不熟悉。其实,SA8000认证与企业社会责任是有区别的。首先,SA8000认证只是对社会责任的一种标准,它的本意是改善劳动者的工作条件待遇和建立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它有可能成为发达国家控制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壁垒。其次,SA8000认证是一种强制性认证制度,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强调企业的自觉性,企业通过了SA8000认证并不说明它就尽到了社会责任。最后,SA8000认证没有代表性。近几年,世界范围内通过SA8000认证的企业也就400多家,中国50多家,而国际上的社会责任标准由200多种。可见,把SA8000认证等同于企业社会责任是不准确的。
从上面几点可以看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实质是旨在实现企业自身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对利益相关方负责的方式,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目标。比如,“2009清水湾胡润百富榜”的前两位富豪都注重节能环保:王传福以财富350亿元成为中国首富,他主要从事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张茵家族以财富 330亿元排名第二,其家族主要从事废纸循环再利用。
浪漫樱花2008
发表于 2010-8-3 23:01:06
谢谢分享
19450555
发表于 2010-8-11 12:11:36
已收阅,谢谢楼主
leeqaz
发表于 2010-8-11 13:12:47
谢谢楼主,三国的一切东西我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