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宗
发表于 2010-8-19 13:52:02
罗贯中:谢谢吕布同学的长篇分析。现在我来点评和打分。
对于吕布,我打87分。理由是:他把“义”与社会责任紧密联系起来,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分析较为深刻,互动较好。
有请下一位演讲者。
《三国管理学院》 袁绍:我的大败局(1)
累世公卿立大名,少年意气自纵横。
空招俊杰三千客,漫有英雄百万兵。
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
更怜一种伤心处,家难徒延两弟兄。
袁绍:请问大家,这首诗是描写谁的?
辛宪英:是描写你袁绍的。
袁绍:对。我就是袁绍,字本初,河南汝阳人,河南汝阳位于今天河南周口西南。我出身名门望族,自曾祖起四代五人位居三公,我也官至司隶校尉。董卓专权后,我与他政见不同,逃回冀州,后任讨董联军盟主。在东汉末期,军阀混战,我本来最有实力统一天下,可是由于性格弱点,我在与曹操争夺天下的过程中一败涂地,最后被曹操灭亡。
所以,今天我谈的话题就是“我的大败局”。
郭嘉:在你和曹操的官渡之战中,我曾发表著名的“十胜十败论”,认为你有十个方面不如曹操,所以必然失败。你是否按照这十个方面来讲?
袁绍:你的“十胜十败论”我拜读过,不完全符合事实,比如你说曹操仁胜,得民心,实际上他对百姓有过不止一次的大屠杀,而我没有。所以,今天我没有按照你的“十胜十败论”来讲,而是按照我自己的思路来谈。
我的大败局,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brainbow123
发表于 2010-8-19 21:06:12
我怎么每次下到一半就停止了,气死我了,浪费了我30个积分。
张振宗
发表于 2010-8-27 22:48:08
罗贯中:谢谢吕布同学的长篇分析。现在我来点评和打分。
对于吕布,我打87分。理由是:他把“义”与社会责任紧密联系起来,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分析较为深刻,互动较好。
有请下一位演讲者。
《三国管理学院》 袁绍:我的大败局(1)
累世公卿立大名,少年意气自纵横。
空招俊杰三千客,漫有英雄百万兵。
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
更怜一种伤心处,家难徒延两弟兄。
袁绍:请问大家,这首诗是描写谁的?
辛宪英:是描写你袁绍的。
袁绍:对。我就是袁绍,字本初,河南汝阳人,河南汝阳位于今天河南周口西南。我出身名门望族,自曾祖起四代五人位居三公,我也官至司隶校尉。董卓专权后,我与他政见不同,逃回冀州,后任讨董联军盟主。在东汉末期,军阀混战,我本来最有实力统一天下,可是由于性格弱点,我在与曹操争夺天下的过程中一败涂地,最后被曹操灭亡。
所以,今天我谈的话题就是“我的大败局”。
郭嘉:在你和曹操的官渡之战中,我曾发表著名的“十胜十败论”,认为你有十个方面不如曹操,所以必然失败。你是否按照这十个方面来讲?
袁绍:你的“十胜十败论”我拜读过,不完全符合事实,比如你说曹操仁胜,得民心,实际上他对百姓有过不止一次的大屠杀,而我没有。所以,今天我没有按照你的“十胜十败论”来讲,而是按照我自己的思路来谈。
我的大败局,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qzsuyuan
发表于 2010-8-28 07:15:48
好片子,不过太深奥
张振宗
发表于 2010-9-13 13:50:49
《三国管理学院》 袁绍:我的大败局(1)
我的大败局,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目光短浅
在攻打公孙瓒时,谋臣沮授劝我迎天子都邺城以号令天下。我觉得皇帝在身边,事事要奏请,不自由,很麻烦,于是我没有采纳这个建议。可是,后来,曹操用同样的办法把天子迎到许昌,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品牌,树立了自己的权威地位,有力地促进了他的中原崛起。我后悔莫及。
2、优柔寡断
白马之战中,我听说关羽杀了我的大将颜良,怒火中烧,沮授也劝我干掉刘备,正当我决定要杀刘备时,可是刘备的一番巧辩,让我马上改变了主意,打消了杀他的念头,待他仍为上宾,并责备沮授:“误听汝言,险杀好人。”后来,关羽又在延津一带杀了我的大将文丑,郭图、审配再次劝我杀刘备,正当我下令要把刘备推出斩首时,刘备又巧言道:“曹操素忌备,今知备在明公处,恐备助公,故特使云长诛杀二将。公知必怒。此借公之手,以杀刘备也。愿明公思之。”
我在他的巧言下又打消了杀他的念头,并责怪郭图、审配等人:“玄德之言是也。汝等几使我受害贤之名。”
3、偏听偏信
官渡之战时,我手下的谋士许攸,曾经截获催粮使者的书信,就赶来见我并献计说:“曹操屯军官渡,与我相持时间很长了,许昌一定很空虚;我们如果分一路人马星夜赶路袭击许昌,那么许昌可以攻下,曹操就可以擒住了。现在曹操粮草已经用完,这正是个好机会。”可是,我偏听了审配诬陷许攸滥受民财的谗言,便大骂许攸:“你这个混蛋,还有脸在我面前献计,你与曹操是老乡加好友,今天你一定是收受了他的贿赂,骗我军队来了。本来我可以杀掉你,今天就饶你一命,赶快滚蛋,以后不许再来见我!”
我的一顿臭骂,把许攸骂跑了。可叹的是,许攸这小子投奔了曹操,为他献出了乌巢劫粮之计,从而使我兵败官渡!
4、溺爱儿子
曹操东征刘备时,许昌空虚,如果我率军乘虚而入,定会上保天子,下救万民,又能壮大自己的事业。可是,当田丰带孙乾来见我,要求我发兵时,我却无心过问此事。田丰问我什么原因,我说:“我有五个儿子,只有小儿袁尚最让我满意,眼下小儿正患疥疮,生命危在旦夕,这让我没有心思再过问其他事情了。”田丰又向我阐明了那次出兵的益处,我仍然说,我最喜爱小儿,如果小儿没了命,我也就不想活了。最后,我也没有发兵。其实,那次出兵是壮大我事业的极好机会,可为了我小儿,却永远地失去了。
阿汪浪花
发表于 2010-9-13 21:57:41
将历史演绎的丰富多彩,类似金庸武侠风骨
yhy0190
发表于 2011-5-17 13:03:12
谢谢楼主分享
xm2010
发表于 2011-5-24 09:39:15
三国,从小就看,经典好书,从另一个角度来学学。
wge602
发表于 2012-8-17 08:51:26
谢谢分享
nali99lina
发表于 2012-11-2 16:32:55
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