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新公司才做了3个月,下一步在哪里
我06年毕业,在一个不入流的小猎头公司做了2年猎头,然后在一个印度人开的挂着美国牌子的IT公司做了两年的招聘工作,现在在一家全球排名前三的投资银行的IT部门做招聘工作。先大致介绍下背景,我从来没有奢望过我可以加入现在的公司,因为彼此的差距太大,我虽然一直在外企工作,但是英文也就一般,话说当年能加入外企也是外打正撞;至于投资银行相关的业务知识则是一概不知。综合各个方面的因素,所以当时接到这家公司的offer的时候我兴奋地一个晚上没有睡得着,好容易睡着了,也是很快又在梦里给笑醒了,大家可以明白我是怎样的受宠若惊了。
在加入之前我就了解了我的职位的特殊性:我是负责投资银行业务专有的IT部门的招聘人员,不属于人力资源部。直接的汇报经理是投行部的高级经理。面试的时候我特意问过了为什么我不在人力资源部,对方的解释是集团里对这个项目非常重视,这个项目需要快速发展起来,所以需要一个专门的招聘人员来跟这个部门一起成长。目前只有几十个人,目标是3年内发展到250人。。。
我当时觉得压力蛮大,因为这边招聘的所有人才都是需要非常优秀的英文,非常强的技术,非常优秀的教育背景和丰富的投行经验。如大家所了解的,国内的投行人才非常稀缺,英文好的IT牛人非常稀缺,而懂投行业务能讲英文的IT牛人就更少了。。。但是我当时没有想那么多,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给他们一个惊喜,一定要让他们认识到请我过来是非常值得的。于是兴冲冲地就来了。
我9月20日入职的,来了,才发现,这个Center从09年年底就开始筹办,从今年2月份启动了招聘工作,到9月份7个月的时间总共才招到了五六个人(一点也不夸张)。中间换了好几个招聘经理来操作,结果都因为效果不好,而被投行部的高级经理赶走了。。。之前的HR都是属于人力资源部的,所以投行部的高级经理跟人力资源部的关系搞得非常僵,所以最终决定设一个招聘人员直接放在投行部,直接向高级经理汇报工作。我来了是来了,但是接下来还有更多的麻烦需要面对,那几个被投行部高级经理赶走的几个HR不可能被辞退,就呆在人力资源部吃白饭,因为投行的职位本身就非常有挑战性,所以不能以他们没有招到人为理由而辞退他们。所以,人力资源部跟我的老板又沟通说要重新划分一下职责。
重新划分的结果是,我负责招人(跟候选人接洽,筛选,安排面试,直到决定发Offer),另一个招聘经理(属于人力资源部)负责从Offer开始以后的工作(包括谈Offer,发Offer,入职等等一系列的工作)。等于我们两个很资深的人,本来每个人都要做一个完整的招聘流程的,调整后,变成了每人做一半,我做前半部,她做后半部。另外她还负责校园招聘和职能部门人员的招聘。
表面上看起来我的工作更有意思,更有挑战性,但是后来才发现最大的问题在Offer。
人力资源部的人他们的职能部门是挂在个人银行部,而我则是挂在投资银行部。个人银行部的人薪资水平要比投资银行里的人少很多。
而投资银行部这块的业务在中国又刚刚开始,所以内部根本没有一个一致的标准该给多少。所有的offer都是case by case.
人力资源部的同事平时面对的都是些工资七八千的员工,普通员工也就万把块钱的样子。而投资银行里的IT人员则动辄是年薪三四十万,五六十万。。。人力资源部的人事根本就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她觉得凭什么你们就比较特殊,凭什么你们收入那么高。况且个人银行部那边本身比较看重成本的关系,人事在谈工资的时候都比较喜欢压得低一点儿。结果这里就发生了很多奇怪而可笑的事情,我喜欢用事实说话,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例一:
我们确定要offer一个在新西兰工作的候选人,这个人取得了新西兰那边一个很知名的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在那里本硕连读,前年取得了硕士学位,并且在瑞士信贷工作了2年多,瑞士信贷的工资当然是非常高的。他虽然在欧洲生活的很好,但是毕竟人生地不熟,也有意向回到国内,毕竟亲人都在这里,所以跟我们谈的非常好,但就一样,因为他在新西兰的年收入合人民币差不多有60万了,而且国外的税负要轻得多,福利各个方面也非常好,工资条什么的都给我们做了验证,回到国内的期望薪资是月薪不能少于2万。这边的一位Manager觉得很合理,所以我就让HR去发offer了。因为谈Offer不归我负责,为了防止别人多心,所以我就没有告诉HR这个人要多少。
结果HR就给他打电话了,对方给的数字和之前给我的一样,还是2万。结果HR回去沟通了一下,说这个人只有2年工作经验,结合他们以往的招聘经历,Master最多给9000一个月。然后就跟对方讲2万不现实,只能给9000。。。大家说搞笑吧?你要2万,对方给9000,还有得谈吗?所以这个候选人就说咱不用谈了,太少了,我拒绝这个Offer。
HR回来又讨论了半天,说考虑到他的Master是在国外读的,那就破个例,咬咬牙给12000,于是又给对方打电话去谈判。这次得到的是一样的答复,对方直接拒绝了。
于是HR给我的老板也就是那个投行高级经理说发了邮件说:对方拒绝了offer。结果我老板非常严厉地回复了邮件,还抄送了一大堆高层领导:我让你谈offer, 是叫你谈成,哪个叫你谈崩了?谈崩了说明你的工作没有完成,我的项目耽误了谁负责,投行每一秒钟都要损失几百万美金你知道吗?1000个你白打一辈子工也赚不到几百万美金,知道吗?当然说的很难听了。HR那边感受到了压力,这次就没有浪费时间,直接给了对方2万。。。但是那个人还是拒绝了,理由是:你们公司太乱了,这么重要的职位竟然没有个薪资标准,我相信你们的项目也好不到哪里去的。。。
我不知道在座的做HR的会怎么想了,,,这种在菜市场买菜一样的讨价还价,是我的话,我也拒绝。但是,有谁知道我吃了多少苦来找这些候选人呢,为了跟北美,欧洲的候选人沟通,我每天晚上都要10点以后才能下班,就是为了抓住他们方便的时间,可就因为某些人的不专业,而说没了就没了。。。人不是你千辛万苦找来的,你当然不心疼了。
例二:
今天我老板跟我要这两个月我加入以来招聘的所有人offer的工资数字。
因为offer不是我发的,所以没有特殊原因我也不会去过问这些。既然老板要了,我就打电话去问HR要了。
一统计,我心里拔凉拔凉的。我们总共有几个项目,项目里面除了项目经理,底下的就是普通员工,他们有着差不多的教育背景,差不多的工作年限,做着差不多的工作,按说他们的薪资水平应该差不多才对。但是请看几组数字,你保证目瞪口呆。
项目A:17000,21500,28000; 项目B:6000,10000,16000;
我当时就问了:这些人各个方面都差不多,为甚么薪资会差别这么大?对方的回答让我哭笑不得:给的低的是因为他们原来工资就低,给的高的人是因为他们原来工资就高。我说:但是你没有一个薪资标准吗?不是说要同工同酬吗?对方说:给你招进来就行了,哪里来那么多废话。。。我无言,数据简单整理一下,加上自己的看法发给了老板。
老板跟我的想法是一样的,因为差不多的人薪资差别很大的话,他会很难管理。但是他也没有办法,因为HR把薪资这一块紧紧地捏在手里,不肯让我们知道。现状是这样的,我们的预算如果有1万,HR肯定去谈5000甚至更少,除非人家一口拒绝她,说不给一万就不来。。。
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做HR的,因为说实在的我也没有呆过几家公司。但是我总觉得做HR该对候选人,对企业有那么一份特殊的责任。
首先我从不压候选人的工资,我那个时候是有薪资标准的。比如3-5年工作经验从多少到多少,经常有些候选人目前工资水平很低,因为意向很强所以期望也很少,甚至期望跟现在差不多就可以了,我都会给多要点。在上海的时候,经常有候选人要5000,我建议他要7500,有候选人要7500,我建议他要9000,我坚信在我的权利范围内,我要尽量让我招到的每一个人幸福快乐。。。虽然钱不是幸福的唯一标准,但是看看现在生活压力这么大,如果连基本的收入都保障不了的话,何谈幸福呢?
当然,我觉得薪资不能乱给,有个标准更好一些。像我之前的公司一样,而现在的公司因为刚刚开始的关系,什么标准都没有。感觉一切都是:看着办,别办砸就行。
HR注重cost是对的,但是因为注重cost而影响了一个项目内部人员的稳定性与平衡性,省那么点钱又算的了什么的。
当然了,我也只能在这里发发牢骚,在公司里我一个小人物屁都不算。很迷茫,刚刚加入3个月我就有点打退堂鼓的意思。哎,一言难尽,每天都有很多很搞笑的事情,今天脑子很乱,想不起来了,改天好好说几个笑话给大家听听
呵呵,今天睡的有点晚上来看看。我在一家小外企,其实也就是民企吧。没经历太多的公司,原本以为在小公司才会有这么多责任不清,管理混乱的情况发生。怎么在这大外企也会有这种事情出现啊。。。看到上面的情况真不敢相信,但还是觉得你挺幸运能进这样“强”的大公司,希望能在里面有所收获! HR把薪资这一块紧紧地捏在手里,难道老板都说了不算?晕哦。这个人力资源,到底向谁汇报工作啊?这样,怎么做招聘预算呢? 薪酬问题,是否要规范,是否需同工同酬,还不是老板一句话呀,怎么会HR紧紧捏在手里? 可以理解。关键是站的角度不同。
正如楼主所说的,就人力资源部而言,比较注重cost,因为可能这是其考核指标。
而对业务部门而言,注重的可能就是人员的能力与稳定性。
事实上,这是很典型的部门壁垒效应。
投行部办了一件很傻的事:要权力,结果只拿到一撮毛,承担了责任,却没有相应的权力。楼主的位置很尴尬。
建议:
1、走下层路线,楼主搞好与人力资源相关人员的关系。把了解的情况与人资作充分沟通后,让谈offer的过程成为人资部门的形式。但,楼主会非常辛苦。
2、上层路线,定期统计你所负责部分的工作成果,即提交人资部门的材料,统计出入职比率等相关数据,为高级经理发难提供炮弹。进而争取到一定的定薪建议权。
3、很明显,人资是根据个人银行的薪资体系谈offer的,既然投资银行是一项新业务,应该提请高级经理尽快督促人资部门出台投资银行部门的薪资体系。
有一点隐忧:楼主的角色会不会是一个过渡性的产物。可能的话,建议能与业务结合得更紧密些。 不错哦{:5_239:} 回复 2楼 juan_fighting 的帖子
只能努力,但是谈到未来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回复 3楼 陌上雪 的帖子
他们向人力资源线的Head汇报工作,我们公司,业务和人事,行政,财务是合作关系,没有隶属关系,正是因为这样,HR可以有自己的原则,可以不受业务部门的要挟。 回复 5楼 山风888 的帖子
谢谢你,真的是非常中肯哎。正如您所说,我的位置很尴尬。
我倒是想过要搞好跟人力资源的关系,不过,因为他们都十几年工作经验却拿着跟我差不多的收入本身也拿我当眼中钉了,或者说非常的不屑。虽然我也经常看一些韬光养晦的书,不过我无论如何没有那样的涵养去向别人低三下四,也许是我还不够成熟吧。
跟业务部门的领导搞好关系,取得他们的信任,从而我能取得一定的话语权也许是比较对路的。
回复 陌上雪 的帖子
他们向人力资源线的Head汇报工作,我们公司,业务和人事,行政,财务是合作关系 ...
leacy 发表于 2010-12-8 10:11 http://bbs.chinahrd.net/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来你们人力资源不会感觉到问题,反而会洋洋自得。
如果薪资做到绝对保密,暂时不会出问题,但是长久下来,是不利于稳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