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onadm 发表于 2011-9-3 11:40:21

5. 知恶不黜,则为祸始
古人说得好,"国之大事,莫大于用贤,退不贤,赏功罚罪矣。"这不是说,国家的大事,没有比任用贤能,黜退不肖之徒,奖赏有功者,惩罚犯罪者更大的事情了。因这,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君子用而小有退;国之将亡,贤不隐,乱臣贵。这就告诉人们,君子受用,小人被黜,这是国家兴旺的吉兆;贤人隐退,乱臣道,这是国家灭亡的征候。再说,使用贤者,那么社会上做好事的就会多起来;任用不贤者,那么社会上的怨苦声就会大作。当好人受气,坏人吃香的局面出现,国家不乱才是怪事。所以,前人从切身的经历中得出血的教训;知恶不黜,则为祸始。
      古人历来认为,如果任职之臣多不得当,贤者退黜而不肖者升进,忠直者疏远而谗佞者亲近,天下就十分危险。任用人才必须得当,否则会危及天下。
      我国历代军事家还比较重视对军事人才的考核。在历史上有"考绩"、"考察"、"考课"、"考成"等记载。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吴起就强调要通过考核来"罢不能","废无用",即罢免无能和不称职的官吏;"捐不急之官"即除掉那些无关紧要的官。管仲更明确地提出:"成器不课不用,不试不藏。"意思是说,即使有才干的确的人,不经过考核和试用,也不能轻率地录用。我国三国时期比较明确地提出了把考核作为军事人才官职的升降、赏罚的根据。如曹操说的:"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同时他还强调要做到公平合理地进行赏罚,就得进行有效地考核,没有正确地考核,就谈不上正确的赏罚,因而就不利于人们改错立功。这种考核观念发展到魏明帝的时候,逐渐形成了"考课之法七十二条"制度。
      自古贤者在位,能者在职,然后百度修,庶绩凝,方夏安,奸宄消伏,戎锹不敢轻侮中国,百王由之,若出一轨。
      贤者任之,奸邪者不任之,则任贤之道尽矣。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有功者进,有过者黜,无功无过者职其旧--如是可以劝而惩过。
      秦始皇出游到沙丘病死,其幼子胡亥在赵高策谋、李斯支持下,矫诏立胡亥为二世皇帝,杀秦始皇遗诏要立的长子扶苏。胡亥登上皇位后,想的不是如何治国安民,而是如何才能享尽人间的富贵。他和赵高的一段对话,显示了这位"二世祖"的本色。
胡亥对赵高说:"夫人生居世间也,壁犹骋六骥过决隙也。吾既已临天下矣,欲悉耳目之所好,穷志之所乐,以安宗庙而乐万姓,长有天下,终吾年寿,其可乎?"意思是说,人生苦短,既为皇帝,如何才能享尽人间富贵。赵高大为赞扬说:"此贤主之所能行也。"
     赵高是个很阴险而有心计的宦官,他深知胡亥这个"花花公子",所想的是如何能安坐帝位以尽情快活,便一切顺着他使他沉迷于享乐,以达到孤立而控制之的目的。
赵高先是向胡亥提出"高枕肆意宠乐"的办法是:"严法而刻刑,令有罪者相坐殊,至收族,灭大臣而远骨肉,贫者富之,贱者危之。尽除去先帝之故臣,更置陛下之所亲信者近之。此则阴德归陛下,害除而奸谋塞,群臣莫不被润泽,陛下枕肆意宠乐矣。计莫出于此。"胡亥果听赵高之谋,尽除其先帝旧臣,杀其兄弟十二人姐妹十人。
      在达到孤立胡亥的目的后,便阴谋将胡亥控制在手里,他对胡亥说:"先帝临朝制天下久,朝群不敢为非,进邪说。今陛下富春秋,初即位,奈何与卿廷决事?事即有误,示群臣短也。天下称朕,固不闻声。"这是说,胡亥年轻,缺乏理政经验,他不上朝,上朝与群臣一起决事,错了会被群臣轻视。胡亥只想享乐,要他不上朝,当然乐得听从,于是处理朝政,只在禁宫中独与赵高商议决定。而胡亥这个"花花公子"没有理政才能,实际上朝政大权者操纵在赵高手里,赵高利用手中权力诬以谋反罪杀李斯后,被任为丞相。
     赵高阴谋为乱,取而代之,恐群臣不听,便先试之:他献鹿给胡亥,说:"马也"。胡亥笑说:"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大都默然,有的说是马以顺赵高,有的直说是鹿,赵高则以他事将说鹿者杀了。从此群臣者害怕赵高,而赵高敢于指鹿为马,而群臣大者不敢吭声,说明他的权力已超过了胡亥。
      胡亥穷奢极侈,尽情享乐。为满足其私欲听赵高用严刑峻法,横征暴敛,致激起人民造反,天下大乱。赵高却对胡亥说:"关东盗毋能为也。"及秦军主力于巨鹿被项羽军消灭,胡亥知情责备赵高,赵高怕被杀,便先动手杀胡亥。赵高恐被群臣反对,不敢自立,便立子婴为秦王。旋为子婴所杀。不久刘邦攻入关,子婴投降,秦亡。

simonadm 发表于 2011-9-3 11:44:12

6. 明君之治,患用而不知
明君之治,患不知人。这已被历史事实所证明。例如,唐太宗使用房玄龄、杜如晦这样的贤相,所以开成了一斗米只值三钱,夜不闭户的清平盛世;唐玄宗用杨国忠、李林甫这样的奸臣,所以造成了安史之乱,蒙受了尘土飞扬中仓皇迁移出逃的祸害。又如,唐玄宗当政之初任用姚崇、宋璟,国家得了治理,后来任用不当而形成了混乱。以一个人的任用不同,而有如此大的利害悬殊。这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明君之治,患不知人。作为一国之君,要想使国家得到治理,就必须识人。做到"能者不可弊,败者不可饰;誉者不能进,非者弗能退,则君臣之间明辨而易治。换句话说,就是有才能的人不可以埋没,败坏事情的人不可以粉饰,被吹捧的人不能提拔,遭诽谤的人不要排斥,那么,在君臣之间,贤遇功罪,分别辨明,治功自成。所以,君主要做到知人善任,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即君主所要审察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大臣的品德与地位不相称,二是大臣的功劳与俸禄不相称,三是大臣的能力与官职不相称。对于明君来说,知者莫大于知贤,政者莫大于官贤。换句话说,作为君主应知人者智,自知者才是明君,而知者莫大于知贤,就是指没有发现和了解贤者更重要了,对于主持政务的人来说,没有比任用贤者更重要的了。这说明君知贤、任贤极为重要。可以这样说,明君之治,患不知人,明君之德,莫在于知人。
      秦穆公能起用百里奚以称霸,并非穆公直接赏识他,而是由公孙枝的推荐。如果没有公孙枝的推荐,百里奚之个大才将会埋没,将在楚国当奴隶了其一生,永远没有出头的日子。公孙枝让位推荐百里奚的故事见《吕氏春秋•慎人》。
     百里奚曾过着颠沛流离的艰苦生活:晋打败虞国,他这个虞国大夫当了俘虏,后又被晋国将他当陪嫁臣送到秦国,在秦国喂牛;他逃亡被楚人抓住,被人用五张羊皮买了当奴隶。作国大臣公孙枝听到了这个消息,他知道百里奚是个大才,建议秦穆公以五张羊皮将他赎回,让他担任自己的大臣职位。穆公说:"买之五羊皮而属事焉,无乃为天下笑乎?"公孙枝答道:"信贤则任之,君之明也;让贤而下之,臣之忠也。君为明君,臣为忠臣。彼信贤,境内将服,敌国且畏,夫谁暇笑哉?"穆公听之,便派人将百里奚赎回。
     可见,秦穆公开始是反对起用百里奚,因这百里奚是楚人的奴隶,用奴隶为大臣,将会闹笑话。可是,公孙枝情愿让自己的大臣职位给百里奚,这非忠于国家的人是做到的。在公孙枝的力荐下,秦穆公终于同意用百里奚。当然,秦穆公能同意用奴隶百里奚为大臣,也是明主才能做的事。正如公孙枝所说,信任贤臣,哪会闹笑话。后来的事实,确是如此!
      每个时代者有百里奚这样的贤臣,问题是否有公孙枝这样忠于国家的人肯让位推荐,和秦穆公这样的明于用人的人用之罢了。
     《元史•不忽木传》记载: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不忽木被召入中书省任中。当时,依附奸臣桑哥的榷茶转运使卢世荣向元世祖说,如能任用他,则国赋可增加十倍。世祖征求不忽木意见,不忽木说:"自昔聚敛之臣,如桑弘羊、宇文融之徒,操利术以惑时君,始者莫不谓之忠,及其恶稔显著,国与民俱困,虽悔何及?臣愿陛下无纳其说。"世祖不听,任世荣为右丞相。不忽木愤而辞去参议中书省的职务。世荣只任一年,便因罪被杀,世祖对不忽木说:"朕殊愧卿。"升不忽木任吏部尚书。
元世祖忽必烈是元朝的建立者,他为加强中央集权,重视财经改革,以增加收入,但被一些聚敛之臣的花言巧语所惑,提拔重用他们,卢世荣就是其中一人。不忽木因卢世荣依附奸臣桑哥,其人可知,而他所说如用他可增加国赋十们,而国赋从何增加,无非重剑于民;又鉴于历史上一些聚敛之臣往往操利术以惑君而被重用,结果使国与民俱困的教训,不忽木一眼就看穿卢世荣的本质,故坚决反对任用卢世荣。元世祖被其利术所迷竟升其任右丞相,不忽木愤面临辞职以示抗议,确是大义凛然。卢世荣公任职一年便暴露其真面目:他主持财政,为增加国赋,重敛于民被其他大臣弹劾其言行不符,苛刻诛求,使民间凋耗、天下空虚。元世宜虽被惑于一时,及发觉其罪行,将之杀了,并向不忽木承认自己的错误,因认为不忽木知人,将其升为吏部尚书,掌管全国人事工作。元世祖知错认错,因服不忽木有知人之明,而赋予人事大权,不愧是一有为之主。

simonadm 发表于 2011-9-3 11:45:11

7. 帝王之善,莫大于知人
百里奚是个奴隶,因被秦穆公赏识而重用之,后与蹇叔等辅佐秦穆公建立霸业。
《史记•秦本纪》记载:晋献公消灭虞、虢两国,俘虏虞君及其大夫百里奚。晋与秦联婚,以百里奚作为秦穆公夫人的陪嫁臣送入秦国。之后,百里奚逃到楚国宛县,被楚国人抓住做奴隶,穆公知百里奚是个贤人,想用重金去赎,又怕楚国知其身价不给,便降低其身价按照奴隶价格去赎,派人到楚国说:"吾媵臣(陪嫁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羚羊(公羊)皮赎之。"楚人便将他囚而送回。这时,百里奚已经是七十岁的老人。穆公很高兴,敬佩其才,任之国政,号称"五羚大夫"。百里奚谦让说:"臣不及臣友蹇叔,蹇叔贤而世不知。臣赏游困于齐而乞食銍人,蹇叔收臣。臣困而欲事齐君无知,蹇叔止臣。臣知虞君不用臣,臣诚私利禄爵,且留。再用其言,得脱;一不用,及虞君难,以知其贤。"于是,穆公派使以重金聘请蹇叔,任为上大夫。
     秦穆公能用奴隶百里奚,并得百里奚推荐而用蹇叔,说明了两点:一是知人能用人,这是因虞君不知百里奚,故不相信他。不用其策。晋国俘虏百里奚,却用他为陪嫁臣,说明也不知百里奚。而楚人用百里奚为奴隶,是把百里奚视为最贱之人了。只有秦穆公慧眼识人,能知百里奚,一到则委之国政。二是贤人才知贤人,才能推荐贤人。百里奚穷到无饭食而乞食于齐地时,是蹇叔收留了他。世人不知蹇叔贤,百里奚在人与蹇叔对他多次规劝中知蹇叔的才能胜过自己。百里奚因穷困先后想事齐君无知、周王子,因蹇叔认为非所事之人力加制止,百里奚听他的话才免于难。事虞君也被蹇叔劝止,百里奚因穷贪其禄爵而留任,但虞君不听其谋,及虞灭及已被俘,才知蹇叔见识高明。而百里奚虽知蹇叔才能超已,不妒忌而力荐,足见百里奚是贤者。任用一贤者,必将有更多的贤者来,这就是"物以类聚"。
     事实说明:秦穆公并没有知错人,用错人,百里奚、蹇叔为穆公竭智尽力,对秦国政治、军事、外交工作起了巨大的作用,促使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史记•郦食其传》记载:郦食其,陈留高阳(今河南省杞县南)人。他好读书,家庭贫穷,无以为活,只好在里中当看门人。因其人性情与一般人有异,人们都称他"狂生"。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天下响应,各国将领为掠地经过高阳的有数十人之多,郦生与之接触,觉得他们眼光短小,只顾眼前利益而没有远志;讲究繁琐礼节,自以为高人一等,跟他们谈深谋奇策也听不入耳。因此,郦生深自藏匿。他听人说沛公刘邦,平易近人,能采纳计谋。他认为刘邦正是他愿意追随的人,恨无人代他介绍。沛公刘邦略地到陈留,其麾下有与郦生同乡的一个骑士归来,郦生便拜托他转告沛公:"臣里中有郦生,年六十余,长八尺,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生。"骑士说:"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其冠,溲溺(拉尿)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说也。"这位骑士归去,把郦生托他说的话转告给刘邦。
     刘邦到高阳驿站寓所,派人召郦生,郦生入见,这时,刘邦正坐在床上让两个美女代他洗脚,郦生仅作揖,而不跪拜,立道:"足下欲助秦功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刘邦发火骂道:"竖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说:"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再见长者。"刘邦立即停止洗脚,起来穿戴好衣帽,请郦生上座并向他道歉。郦生就跟刘邦讲六国合纵抗秦的故事,刘邦听了高兴,问:"计将安出?"郦生说:"足下起纠合之众,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积粟,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刘邦采纳其计,立即派他去说陈留县令,率兵随其后,陈留县令果听郦生而归附刘邦。刘邦封郦生为"广野君"。
     郦生是个很有才智的儒士。在逐鹿中原的乱世,不只主择臣,臣也择主,郦生观察起义众将,察其言行,都不能成气候,没有一个值得为之效力,于是深自藏匿。他后来主动要求人传话使能投在刘邦的麾下,主要是因为刘邦平易近人,能采纳计谋。因平易近人,则能团结人,可以与之相处;能采纳计谋,自己的才智才能发挥,辅佐他必以成大事。郦生并没有知错人,择错主,尽管一见面,刘邦傲态毕露,又破口骂他是贱儒,可是他批评其错误后,刘邦知错能改,并向他道歉,以礼相待,虚心请教。郦生一献取陈留之计,刘邦立即采纳执行。后来刘邦能图天下,也正因他有这两超人的优点,即能团结和用五湖四海的各种各样的人,尤其是有众才智之士为之出谋献策,而他能采纳;能"解衣衣人",慷慨分土封官使众多猛将为之奋战沙场,终于打败项羽而创建西汉王朝。
郦生在刘邦初起时便赏识其人,不计较他傲慢骂人,能从大处看人,可说善于知主。

simonadm 发表于 2011-9-4 22:10:25

其他论坛的调查结果,有意思:::


本帖最后由 simonadm 于 2011-9-4 22:11 编辑

simonadm 发表于 2011-9-5 20:13:22

关注的有木有?

simonadm 发表于 2011-9-18 21:32:21

{:5_238:}{:5_238:}{:5_238:}

billy.liang 发表于 2011-9-22 15:44:28

题目较大
不过做出了选择的,都是对自己有要求、有想法的。落实想法的后续行为决定了3年、5年乃至10年后,您的岗位。
所谓职业生涯规划也只是一张“纸”。最后的结果还是得看每个人的行动!!!
知而后行是关键!!!

simonadm 发表于 2011-9-23 00:49:21

{:5_238:}{:5_255:}

simonadm 发表于 2011-9-24 10:38:43

需要加群的速度。。非人力资源经理勿入。。

黑山老牛 发表于 2011-9-24 13:14:08

我从业快6年了,以后的几年在绩效考核方面多研究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年初那点事?内“忧”外“患”?请加200人QQ群184024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