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Liu168 发表于 2011-8-22 22:40:24

这个真的不了解,看了云叔的解答,感觉写的已经很好了!呵呵!{:5_281:} 本帖最后由 LiuLiu168 于 2011-8-22 22:42 编辑

一锋化千羽 发表于 2011-8-22 22:50:21

请外面的一家专业的咨询公司来进行诊断,顺势导入老板的想法,借助外力来操刀,打破现有体系!
{:5_257:}

常诚 发表于 2011-8-22 23:04:43

回复 1楼 小妮子--Grace 的帖子

一、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习惯性地搜索了一下论坛。论坛中有关“职业化”的帖子很多,达到121个帖子,但大多数都是局限于课程宣传的。以下这些帖子经过我的整理汇集如下,凡对“职业化”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着看看这些帖子:
请不要误读职业化(胡八一所写)员工职业化如何塑造从企业发展角度培养员工职业化核心竞争力职业化素养之邮件礼仪职业化教育《员工总动员》职业化铸就卓越职业化专题从唐骏事件反思中国的职业化精神职业化团队职业化管理(ppt)xx公司新晋员工职业化训练教程(ppt104页)如何建设职业化团队班组管理难题之三:职业化水平较低难以支撑人性化管理
二、从本案例中透露出来的实质来说,我想从另外一个视觉来说说我的看法,不一定对,欢迎继续讨论:
第一、从目前很多企业来说,如果要给企业画上一个什么符号的话,那么,个人认为:企业的管理上,一般都是三种模式:家族化管理、职业化管理和介于家族化和职业化之间的“业余化管理”。{:5_228:} 可能有人不赞同这样的分法,没关系。哈哈。

第二、任何一个企业,都会面临案例中这样的成长过程,都会有案例中的“成长烦恼”。要解决这个问题,个人认为:
1、要分清主次、循序渐进。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公司要改变目前的这些现状,须要的是循序渐进,在循序渐进中分清主次,看哪些时机成熟条件具备就对哪些进行改进和提升,对一些时机不成熟条件不具备的东西就不要强迫地改变,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也就是说要逐步规范管理。
2、要舍得摈弃、强立新风。作为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对这些“成长的烦恼”,必须要所舍弃,比如哪些人员、哪些原有的工作方法、哪些利益分析清楚,该舍必须舍,哪怕是掉一块自身的肉,只要能把身上的脓疮治好,则必须放弃。不要瞻前顾后或者犹豫不决,担心这里疼那里痒,担心此消彼长等等。若是有这样的心态存在,那么就不要变维持原状,等着暮气沉沉降临关门大吉,哈哈。做公司高层管理者,一旦下定决心要摈弃要破旧立新的话,那么就不能动摇,要坚定不移!同时在摈弃和新立上要做到:
(1)、必须“先立后破”。立新规矩、新方法新流程在前,摈弃陈旧的东西在后,先把新的东西立起来,做到固化,这样才好摈弃不需要的陈旧东西。
(2)、坚决“喜新厌旧”。要学习薄情男人那个谁陈世美,哈哈。不寡情,不薄情,对原来的东西还是怀念,念着旧情人的好,左右摇摆,就会让你贻误最佳时机,讨不到你所想的老婆。因为你离开旧情人念念不舍,遇到新情人时又犹豫不决搞几种比较的话,黄花菜都凉拌了。为啥很多公司的变革或者改变到最后开场轰轰烈烈,收场冷冷清清,和念旧是很有很大的关系的。
(3)、力挺“新风为先”。在所有的工作面前,都坚持以“新风”(新规章、新流程、新制度、新方法、新人等等)的标准来检验来衡量,按照立起来的东西作为检验标准,不再用摒弃的东西来衡量。这点很重要。
3、要吐故纳新、人事相宜。吐故就是:让原有人马中不适合的人员必须离开,妥善安置这些人的退路;纳新就是:符合公司发展规律的新人进来,对新人的要求是实用,其他不讲究,只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则大力引进来;切要注意投入和产出,岗位和价值匹配;同时注意人才与企业的环境要配套,不要一来就期待人家耍出“三板斧”。对新人要做到“扶上马送一程”。可是实际中很多人是做不到的,因为这就要求自己本身就需要放弃很多的利益。

第三、对于职业化的理解,我认为:职业化素养是核心,职业心态是基础,职业技能是表现。若是案例中的公司想改变目前这种现状,那么,建设适合公司发展的人才是最主要的工作,而如何建设符合公司发展的人员呢?三种方式:
(1)、“输血”,就是通过招聘、选拔合适的人才,量才而用;
(2)、“造血”,就是通过内部的培训与培养机制,培养接班人和后备人才队伍;
(3)、“换血”,就是通过内部的优胜劣汰,激活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人力资源市场,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如果,仅仅从为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来解决案例中的问题的话,方法有很多,比如“员工工作效率地下”这个烦恼上,解决办法就有:一是实施时间管理,强化目标管理,搞当日目标周目标月目标,类似海尔的“OEC”;二是搞培训,做思想工作,让员工意识增强,认为必须及时完成工作是一个员工的职业化表现;三是给糖吃,你今天做完了某件事得到什么糖,明天做完了什么事情得到什么糖。等等方法,既“拉”又“推”,既挥“鞭子”又给“糖果”。但是这些方法,都是有时效性的,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在人的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就是这理。所以,我认为要把方法从大处着手,通过上面的三种建设人才方式来解决,动态调整。

{:5_147:} 以上言语,没有局限于案例的具体现象着手解决,而是从整体出发,从变革出发,一家之言,欢迎拍砖,哈哈。

浅草海妖 发表于 2011-8-25 10:02:24

楼上的,大师就是大师哈,学习了。

eileen_zhu 发表于 2011-8-25 11:51:49

高人呀,学习了。

cc123! 发表于 2011-8-25 19:25:30

很经典的话题啊!值得思考!
   

小妮子--Grace 发表于 2011-8-26 09:29:18

{:5_215:},CC123,思考结果怎么样了呀?

frog831219 发表于 2011-8-26 10:33:26

学习了{:5_257:}

HR学生123 发表于 2011-8-26 12:37:59

拜读了各位大师的简介,收益颇深

rose_8210 发表于 2011-8-26 15:42:18

很是佩服沙发和13楼的分析,感觉他们站的好高。

但是,个人认为:
一个企业的员工有这样的情况,是环境造成的,这个环境是大环境,不是企业能左右的了的。
那么,
作为企业来讲,要解决这个职业化问题,可以在管理方式上来做一个变化,比如教练技术的运用,着重从员工心态上来建设,这样,首先把员工的心态搞好,符合公司的价值观和做事风格。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解决企业的职业化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