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禅师 发表于 2011-8-29 10:01:44

【已总结】面对员工对绩效结果的质疑,你该怎么办?

本帖最后由 小妮子--Grace 于 2011-10-14 16:24 编辑

    刘总是一家电子公司的老板,公司成立10多年了,发展一直比较迟缓,员工只有100多人,虽然公司帐面现金流量大,但仅仅处于不亏损的边缘,为了更好的管理公司,刘总报读了国内某商学院的EMBA班,耗资50多万,学员大部分是公司的老总,知名企业的职业经理人。    每次听完课,或者与同学交流完,她都会把学习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比如这个月听教授讲蓝海战略不错,于是在公司开始实施蓝海战略,下个月听同学讲管理要创新,于是实行管理变革。……    各个部门被刘总折腾的是痛苦不堪,尤其是人力资源部的经理,正因为管理的多变性,考核也就无从抓起,往往出现员工的分数只有40、50分的现象,如此一来,员工的绩效奖金就少的可怜,有些部门则由于管理的多变,可能原来考核的内容不需要考核了,于是人力资源部根据老刘总的意思,不考核这些部门,于是出现这样的现象,不考核的人直接按系数1发放奖金,参与考核了的员工却只能按照0.4的系数发放。员工觉得很不公平,并向人力资源经理投诉。    此外销售部也对绩效提出抗议,比如原本定的10万的销售目标,超额完成目标达到了20万,这个时候老板觉得可能目标定的太高了,于是要求人力资源部经理修改目标,将绩效目标值调高,直到老板认为比较正常为止。销售部本可以拿更多奖金的,但因为目标的修改,只能拿比原本少的多的奖金,他们不好向老板抗议,只好把这种愤怒转向了人力资源部。面对员工对绩效考核的质疑,人力资源部经理焦头乱额的,一时之间,不直到该如何处理。    问题:假如你是该公司的HR经理,你将如何处理此事?      已总结,见第26楼

markkk2010 发表于 2011-8-29 10:16:25

这个总经理头脑太混乱,hr告诉他不要这么干,当然方式要讲究。

qd991 发表于 2011-8-29 10:39:28

听风即是雨啊。绩效根据组织目标的,目标不是朝夕令该的吧?

小麦子姐姐 发表于 2011-8-29 11:20:39

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但也适宜生搬硬套。只有适应企业文化土壤的制度和流程才能发挥作用,才具有其价值存在!所以,建议:我们只选择最适合的,而不是最好的!

小麦子姐姐 发表于 2011-8-29 11:21:37

Sorry!打错了——应该是”不适宜生搬硬套“!

BAIYUN1013 发表于 2011-8-29 11:54:46

变革也是需要时间啊  有计划的执行啊跟老总反映公司的具体情况

csm8099 发表于 2011-8-29 12:18:52

这是中小企业主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外面的都是好的,自己的总是不足的,其实每个企业能生存下来都有其核心的东西在里面,否则被大浪淘沙掉了。
这个案例涉及一个培训管理的问题,如何让企业老板培训后能学以致用。分享是需要的,这是让全体员工的思想高度和深度极力和总层一致的途径。同时学习要领会这古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回来后要考虑一下,那些理论是在什么背景下运用成功的,运用成功企业有那些特质。这些没有分析,不经过思考就要尝试,这一方面让员工无所适从,公司到底要什么,产生管理的离心混乱;二是折腾后没有收益,试行一段时间后又停了,无形的成本支出。
对老板负责和对公司企业是二个不同的概念,对老板负责是对一个人负责,当时民企也许对老板负责就是对企业负责。对企业负责是对全体利益相关者的负责。这个核心是改变老板的思想,而改变一个人的思想是很难的。
1、要坚持原则,不是一味盲从,有些东西是可以变通的执行的,把错误的指示正确的引用导向好的结果;
2、对所推行的相关活动的成效,要收集各类信息并指出其中的利弊,及时反馈给高层;
3、可以借助外力来给老板做思想工作;
4、要做好安抚工作,告诉大家你注意到这个问题了并正在想方高法地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真诚。同时要正确面对质疑,要正确区分那些是正确的那些是不可取的,然后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争取求同异已,提出改进方案;
5、在不可救的情况下把责任推给老板或是你也寻明见的主去吧(这不可取,只是当玩笑而已),不过有时候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个人浅见。欢迎指正。 本帖最后由 csm8099 于 2011-8-29 12:20 编辑

林帆 发表于 2011-8-29 14:03:04

关于培训的问题楼上的兄弟说得很在理。
其实仔细思考下这个案例,作为老板,有改变企业的愿望,因而到外面培训,接受新的思想从而运用到企业当中,我觉得这是无可厚非的。不学习,不充电,一直停留在死亡的边沿,这不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应该做的。
只是,他将新概念引入后,斌没有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实施的时候难免存在很多困难。我觉得老板虽然有很大的问题,但中层的责任也不可推卸。作为老板,他考虑的是方向性的东西,至于具体的细化和完善,是中层的事情,而考核上,则是HR经理的问题。
仔细看这个案例,HR经理完全是按照刘总的意思做事,而并没有考虑考核的可执行性并针对性的调整考核的方式,同时,在刘总提出修改目标意见时,人力资源部也不能拿出比较信服的数据来进行支撑或者说服,自然也就让工作陷入被动
要进行改进,就必须改变做事的方式,化消极为积极,在事先就和刘总积极沟通,陈述利弊。作为刘总来说,他有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重要的在于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在这方面,HR经理有必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方案。

qangel 发表于 2011-8-29 14:21:33

作为HR,必须要跟刘总进行一次沟通,摆出这段时间因为不停改变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正确的分析目前公司的情况,如果这样下去会导致的后果。
刘总做一些新的尝试,我认为是好的,老总勤于学习,有上进心,并能够做出一些改变,这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但是作为公司来讲,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特点,制定战略制度应该量体裁衣,量力而行,不能一意孤行,拿别人来做白老鼠,这么瞎折腾,谁都受不了啊。

rong0712 发表于 2011-8-29 14:33:53

赚积分~~~{:5_228:}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已总结】面对员工对绩效结果的质疑,你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