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夺冠与国家队的惨败---人力资源管理的反思
本帖最后由 天涯禅师 于 2011-10-12 09:43 编辑昨天观看中国与伊拉克的世预赛,遥想最近的恒大夺冠,感慨万千: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俱乐部有比赛要场地有场地要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还是打不赢饱受战争经济制裁,甚至伊拉克球员大部分还没有开始俱乐部的比赛,怎么就会再次丢尽颜面? 恒大作为2010年中国足球甲级联赛冠军,仅仅一年就能够2011年提前四轮夺得本赛季的冠军?是巧合还是天意,难道俱乐部的国家队球员到了国家队就变成了哑巴炮?俱乐部与国家队难道就是天堂和地狱?
相信很多人很多曾经的球迷已经对中国队彻底失去信心,懒得再去听、说、看,甚至说到足球就是一些纯粹恶搞中国队的段子,不过今天我希望大家能够心平气和地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尝试剖析恒大夺冠或者中国队失败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加深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和思考,这也是国家队意外的贡献吧。
问题:请大家围绕恒大夺冠或者中国队失败谈谈对人力资源的启示?
第一次发帖,抛砖引玉!
-----------------------------------------------
附:恒大简介:
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是中国广州的一所足球俱乐部,现参加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广州足球队成立于1954年6月,是中国第一支地市级专业足球队。1993年1月,广州足球队通过和太阳神集团合作,成为中国第一家政府与企业合股的职业足球俱乐部。2010年3月1日,恒大集团以一亿元买断广州足球俱乐部全部股权,球队更名为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2010年底,球队获得中国足球甲级联赛冠军,并升入中国足球超级联赛。2011年9月28日,中超第26轮广州恒大客场4-1击败陕西人,提前四轮夺得本赛季的冠军。
广州足球俱乐部曾经是中国足坛中的一支强队,球队也涌现出容志行、古广明、赵达裕、吴群立、麦超、彭伟国、胡志军等一批优秀球员,曾在1992年和1994年的甲A联赛中夺得亚军,后期由于新老更替降入甲B联赛,2007年重返中国足球顶级联赛。2010年2月,广州队在中国足坛反赌风暴中被揭发曾经在2006赛季参与打假球,遭到降级处分。 2010年10月球队以中甲冠军的身份再次高调重返中超。2011赛季初重金购入4名重量级内援,4名外援,花费了一个亿的资金,一路高歌猛进,赛程过半,中超积分榜上暂居第一,并引入了中国足球历史上的最高身价球员,巴甲MVP 达里奥·孔卡。
别给我提中国足球 哈哈, 不关注 昨天还有省区HR说,晚上有国足比赛,我说不用看,肯定输,果然应验{:5_252:} 不了解,没发言权。 虽然关注不多,但是发表一下意见。
恒大的夺冠,并非一蹴而就的,整个人力资源以及营销策略都相当成功。
恒大无论在排球和足球方面都下足了资金,等于省去了许多广告费用。
恒大的用人很大胆,只要看中的人,就敢于去争取,绝对是前无古人,孔卡就是一个例子,高薪引进人才一项做的很好。
恒大的绩效制度很严格,比赛赢了,说发500万就是500万,训练迟到,无论你多大牌,说不要你就不要你。一赏一罚,完全公开化,透明化,也做到了公平化。激励了人才,也约束了人才。可以说走在了中国的俱乐部商业和职业化操作的前列。
对于薪酬,恒大非常大方,要不就不做,要做就做最高的,对外的竞争力其他中国的俱乐部都跟不上。 中国的足球不是职业化的产物。而带有政治的影子,不是纯粹的足球。踢得好的不一定能进国家队,这就是和国外的差距。搞个和“快乐女生”似的海选,当然要保证没有黑幕的前提下,选出来的人代表中国去踢,绝对能有中国足球的一席之地。 昨晚看到我脸都红了,还有评论员说恒大对中国足球的进步没有作用,真想问他怎么做才有用,至少给广大球迷一个积极向上的看球心态和环境。恒大作为俱乐部,营销肯定是要的,在进行恒大品牌营销的同时着实也看到了鲶鱼效应 其实不是很球迷,但是中国足球,你懂的。。。又爱又恨。
再说说中国队,许多人都曾经为其呐喊、伤心、落泪过,我也是其中的之一。其实中国队的问题不是换教练就能改变的,包括在米卢时代,国足能够进入世界杯小组赛,并不是因为踢得好。旧体制需要改革,之前的遗留问题已经太深,改良式的改革已经不适用了,需要的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爆破式改革。
回到人力资源来,我们需要根据战略来规划、招聘、配置、培训、给予相当的薪酬、做好绩效、搞好员工关系。
在丰厚的利益面前,许多的天才球员都堕落了,不想堕落的也提不起劲来了。我们正在为某些人的短浅买单。
对于球迷来说,输赢是一回事,对待比赛的态度、努力、拼搏,体现中国精神的面貌才是我们更加愿意看到的。
众志成城 百炼成金 中超开幕式主题曲《崛起》,许家印亲自参与填词,小柯作曲,听听就激动人心。再看看513到505奖惩的理念,说明人家还是有所作为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