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灰 发表于 2012-5-15 23:34:37

不多说了,大家开始用餐吧。尝尝我们G省的菜。来,先喝汤。刘女士热心的张罗着。
厦门人喜欢喝茶,早上,中午,晚上吃饭前都要喝茶;而G省人呢,喜欢喝汤,吃饭前都先来碗汤,相对来说,有些油腻。中国地大物博,各地的风土人情都不同啊,来自东南西北、五湖四海的研究生们,就开始边吃GD菜,边开始聊天。
素不知,刘女士和两个助理其实在一旁观察每个人交谈的内容和风格(我后来才知道,这就是第一关面试,而我们这些人浑然不知)。
酒足饭饱(没有喝酒),大家跟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道别,各自回房间睡觉。
面试安排在第二天上午开始。一个一个的进去。
轮到贾小米时,已经是最后第二个了。贾小米有点紧张,毕竟是昨天还在江南,今天却在南方了,客场不是主场啊。
进了会议室,抬眼一看,吓了一跳,黑压压的一大片人,从会议桌的左面,对面,右面,全是人,正襟危坐,毛估估一算,至少二十来个。只有对面中间位子坐着的人靠在沙发上,应该是最大的老总(或副总)。
贾小米坐到了自己的位子上。
旁边有人说:请你先自我介绍下。
贾小米站起来,提了提神,自我安慰了一下,咽了口唾沫(紧张啊),自我介绍起来。
旁边又有人说:你谈谈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理解。
这个正好问到了贾小米的长处,于是开始放开了胆量,滔滔不绝的把这两三年学到的书本理论洋洋洒洒的说了一通。然后看面试考官们的反应。
大家都不说话。场面有点冷。贾小米有点不知所措。
这时候,对面中间位子的老总说话了:我问你个问题,嗯,你认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最大的难题是什么?

灰灰 发表于 2012-5-16 00:16:47

hr163mail 发表于 2012-5-15 23: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lz,我没仔细看。

但请教个问题。主人公到底是考上研还是没考上啊?


考上 的。
上一届的,就业形势很热门。过了1,2年,就业形势开始不好起来。很好的公司的机会就少了。一般的公司的就业当然没问题。但要进中字头的,省公司什么的,也不容易了

灰灰 发表于 2012-5-16 00:26:08

贾小米有点怔住了。这个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上都没特别讲到过,我们的书本都是国外翻译过来的,没有讲到过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只知道国有企业是被改革的对象,报纸、杂志、电视上都这样说过。
贾小米脑子一片空白,只好临时抱佛脚,比较牵强的说了一通,然后没有底气的看着对面的老总。
老总不吭声。过了会,才说:你讲的有一定道理,但比较理论。我告诉你吧,我们国有企业最大难题,是工资总额的问题。他停顿了下,继续说:因为国家对国有企业的工资总额有限制。比如说,我们要给职工发20万,而工资总额的限制是人均只有8万,这12万如何发放?这很头疼。所以呢,我们才会有实业公司,比如下面的酒店,都是我们的三产(第三产业)服务公司。我们的职工通过全员持股,得到分红,才得到这后面的12万。
老总说话,贾小米满头大汗,不知道是房间人太多,太热,还是紧张之极。老总说的,确实闻所未闻,头一回听说,贾小米只好憨厚的笑笑,承认自己的不足。
老总好像看出了贾小米的尴尬,又说:这个也难怪你们不懂,毕竟没接触过这些实务。我们主要还是看你们的综合素质。你刚才的逻辑性还是可以的。
这话等于给贾小米一个台阶下了。
贾小米的集体面试(多对一,20多对一个,场面大)结束了。

灰灰 发表于 2012-5-16 00:26:31

中午吃饭的时候,除了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以外,还来了个G省实业公司的老总。他席间更加热情,笑容可掬,说:啊呀,省公司网罗人才,让你们这些才子都到了啊。真是羡慕啊。我们实业公司也缺人啊。到我们实业公司来吧,我这里的空间、平台可以更大。然后就敬酒。
才子们都有点骄傲的性格,只对中字头的集团感兴趣,对G省公司感兴趣,勉强对GZ市公司感兴趣,对下面的地市分公司都不感兴趣,只想在大城市,总部,不想去基层,不管它地盘多大,业务量多大,因为大家对南方是一点都不熟悉啊。对实业公司,更加不知,兴趣也不大。
这实业公司的老总估计也是销售出身,没有放弃。吃完饭,邀请有兴趣的同学到他的办公室去坐坐。
贾小米也跟着去了。
那办公室真叫大啊。里面的豪华办公桌和书架不说,里头还摆了个小假山一样的鱼缸,一些不知名目的好看的鱼在游来游去。
老总的派头就是与众不同,比如他穿布鞋,不穿皮鞋。他说,穿布鞋舒服(后来才知道,大人物才不讲究,因为他已经过了需要讲究的地步了,这才显身份)。
从实业公司老总那里出来,大家回房间休息去了。

灰灰 发表于 2012-5-16 00:27:00

下午,G省公司人力资源部的总经理(省公司部门老总级别,以前叫处长)又把研究生集中起来,个别聊天。他笑呵呵的,一点架子都没有,说:大家今天都辛苦了啊。很感谢大家来我们G省电信。我们中国DX集团拆分后,又面临WTO的加入,外资背景的跨国公司的运营商的竞争,所以,我们对人才的渴望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强烈。
他笑眯眯的看着才子们:你们今天的表现都还不错的。只要你们愿意,我看录取的可能性很大的啊。接下来,我想听听你们的想法。每个人都说说吧。
这时候,大家都很放松,既然人力资源部老总都说基本可以录用了,那么大家也就随便谈谈了。贾小米也谈了自己的想法,说这边好是好,就是太远了,要适应。另外呢,女朋友是读幼师的,不知道这边以后能否安排工作什么的。
人力资源部老总边听边记,绝不插话。
这时候,最后一位女生讲话了,她是南开的,专业不完全对口,好像是行政或公共管理的,她说:老总啊,我首先表个态,我非常渴望加入中国DX集团,尤其是G省电信。
老总的眼睛一亮。
女生继续说:我很早就在关注中国DX了,包括WTO对中国DX的影响、中国DX集团的拆分方案等。我的专业不是很对口,但是基本课程也是学过的。另外呢,我男朋友在GZ工作,我对来这边一点问题也没有。希望老总能够考虑我的申请。
老总不表态,只笑眯眯的点点头。然后说:大家的想法我都知道了,我看你们都很有希望啊。大家一天面试也辛苦了,晚上可以在Z江边,T河广场去转转,看看Z江的夜景啊。
这话说的很人性化。才子们都听进去了。于是晚上都各自去了T河广场,Z江边看夜景,也不枉双飞来GZ一趟啊(有些人其实也没打算真的留下,就当双飞来短途旅游了)。

灰灰 发表于 2012-5-16 00:27:19

贾小米的这次求职比较矛盾,一方面对中国DX集团感兴趣,但又不了解,一方面在江南呆习惯了,到南方这么远的地方来,又热,又吃的不习惯,周围的人看上去又肤色、样貌不同,加上女朋友电话里不大乐意他来,也就没好好抓住机会,也权当旅游了。
事后,贾小米才想起,人力资源部老总那天下午看似轻松的谈话聊天,其实是面试的最后一关,就是看你的求职意愿到底强不强烈。他的话很有技巧,你们表现都不错,基本都可以通过了,这话就让大伙失去了警惕,很放松的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等于他们可以做判断了。以后,贾小米们才知道,无论如何,OFFER都应该先拿到,几个OFFER比较后,再拒掉不合适的,这样对自己才有利。否则,当时没想好,稀里糊涂的就表了态,让人家觉得你没有意愿,当然就把你排除了,等你想明白后,再想来,对不去,这班公交车已经开走了。
所以,贾小米与电信行业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就这样白白浪费了,只体验了一把双飞和大国企对名校“才子”的热情招待(当时社会形势下的真实人才抢夺状况)。

sawata 发表于 2012-5-16 07:48:30

灰灰 发表于 2012-5-15 20: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对啊,我们这个年代的,以前看知青小说,感觉是历史,老一辈的记忆。现在,我们70后经历的,对80后来说, ...

对那个年代的学生,大学生,工作只有电视能给我带来视觉的印象。。
红卡听也没有听过耶

yangxingchao 发表于 2012-5-16 08:33:05

期待精彩继续

快乐的永远向前 发表于 2012-5-16 08:33:11

支持原创

wge602 发表于 2012-5-16 09:21:04

期待后续结果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查看完整版本: HR贾小米跳槽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