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灰
发表于 2013-6-11 23:52:36
姜总因为伐晋业务失败,到了齐公司厂区,不肯进去,又想发起伐吕(草)业务。在厂区附近找了很多车乘,奖励给州绰,贾举等,每人5辆,名为:5乘之宾。
贾举推荐临淄人华周,杞梁也是猛人,姜总就叫他们来,奖励他们两人合用一个车乘。华周不想要,他说:总经理设立五乘之宾这个东西,是因为猛人。我们也是猛人啊。他们每人5车乘,我们2人才1车乘,这什么意思嘛。
姜总派人去攻打吕公司的市场。华周,杞梁自愿去,带了一个小卒。吕公司总经理叫黎比公,项目交锋中,知道他们厉害,说愿意与他们共享吕公司的利润。他们不接受,还是打。黎比公退到厂区内。
姜总知道了,也跟他们说,愿意与他们分享齐公司的利润。他们火了:我们不是为了利益。就又去打市场了。后来X侯重被火炭烧死,杞梁被箭射死,华周也中箭,被黎比公拉入厂区。
姜总愤怒,要攻打吕公司厂区。黎比公想求和,姜总不肯。这时,下面来报告,晋公司与宋,鲁,卫,郑各公司在夷仪办事处会晤,计划发起伐齐业务。姜总一听,同意了吕公司的求和申请,带着销售人马回去了。
黎比公献出金帛,把杞梁尸骨带回齐公司,把华周送回去。姜总正好回到厂区附近,碰到杞梁的老婆孟姜来奔丧。回家后,哭了三天,齐公司的厂区的围墙都倒了。华周回来后,也死了。他老婆也哭的死去活来。
《孟子》记载:华周杞梁的老婆,为老公的死,哭的死去活来,竟然使齐公司的企业文化改变了。
姜总回去后,又想与棠姜私通。崔总安排了刺杀计划。贾举被刺杀,州绰,邴师,铎父,襄尹等全部自杀。王何约卢蒲葵一起自杀,卢说,不如逃跑,以后报仇。王何出奔吕。卢出奔晋。
后来,晋,齐修复关系,殖绰在卫公司,得知州绰,邢JIN都死了,也回到齐公司。后被出奔在齐的卫献公录用。
甬东君评论:
写到这里,基本清楚了,但总觉得,有点乱七八糟,莫名其妙的感觉。这些销售猛人,销售过程确实多数表现很猛,但结果是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非常的诡异的结局。说明什么呢
灰灰
发表于 2013-7-13 16:09:07
子贡守墓日记(新)
纸上谈兵,适合做什么行当--替赵括做职业生涯规划 130713
给先生守墓的日子,粗茶淡饭,异常安静。白天,我闭目养神,不时听到鸟叫,树叶沙沙的响动,焚香的气味弥漫在屋子里。晚上的时间,基本也是安静的,除了半夜里,草庐外的野猫的哭叫,令人心烦。
但是,这种宁静,总是不定期会被打断。
毕竟,这里也是东周开发区的地盘。东周各公司的竞争,从春秋进入了战国,日益激烈。
门客带来的消息,总是出人意料。这一次,门客乙汇报给我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赵括死了,白起活埋了赵卒40万,秦胜,赵大败。
我压住内心的心跳,看似平静的问门客乙:邯郸城中,情况如何?
门客乙汇报说:哭声连天,有父哭子、母哭子、子哭父、妻哭父、弟哭兄,城中每户,都有人死。现在赵人,一听秦兵,白起,如凶神恶煞一般,十分惶恐。
我又问:赵集团上下对赵括评价如何?
门客乙说:人人怨恨。他是老总,自然脱不了干系。城里坊间,都在议论,说他只会纸上谈兵,一无是处。
我又问:你怎么看?
门客乙说:主公,我也这么认为。城里好多叫赵括的后生,都娶不到老婆了。那些妇人都信誓旦旦的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也比嫁赵括好。跟着赵括,没有出路。
我没有吱声,只是抿了一口茶。上好的龙井茶,上次越集团老总勾践托人带来的。我抬抬手,让门客乙下去休息。门客乙退后一步,作了个揖,知趣的转身告辞了。
唉,成者为王,败者寇。自古以来,莫不如此。赵括死了,公司上下,里里外外,给他四个字,纸上谈兵,算是盖棺定论了。
可是,赵括就真的如此没用吗?他是不是能干点别的行当?
我从案头翻出一本书,叫《人事》,是鬼谷子赠送我的。在职业生涯规划这章,有个职业锚的概念。说人啊,年轻的时候,少不更事,一头扎进社会,胡乱谋了份差事,做事,但总不安定,有种漂泊的感觉。这就好比一艘船,在汪洋大海中,漂泊不定,锚抛在海里,也是游移。只有经历过多次的比较,职业选择成熟,某一日,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喜欢做的,原来是某个差事。一转之念,心神立即安定,从此安安心心,做好本职工作。这就是锚定。
每个人,心中,其实都有职业锚的问题。
我在想,赵括在九泉之下,肯定也有冤屈,不平。他的职业锚是什么?如果给他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他适合做什么行当?
上一次,门客甲给我带来了一本图书,叫水煮N国,先在东周列国经营报连载,反响不错,出版后,成了经管畅销书。
我当时眼睛一亮,心跳了一下,以赵括的资历和专长,也可以是比较优势阿,纸上谈兵,不正好是经管图书写作的胜任力吗?
我觉得,有必要给赵括补做一次职业生涯规划。毕竟,对人的评价,要全面。尤其是在东周列国已经公司化的时代,只要商业模式合适,就有人才发展的平台。何况,赵母与赵括的后代尚在,应给他们一次机会。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