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10250|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奖答题]员工离职率

[复制链接]

49

主题

7

听众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

签到天数: 110 天

[LV.6]常住居民II

注册时间
2003-9-5
最后登录
2022-4-25
积分
30832
精华
4
主题
49
帖子
1075

中人网雪山杯(2003-2010) 论坛群英谱 中人8周年纪念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5-20 14:06: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现假设某公司一年的前六个月中每个月的期初人数、期末人数、录用人数、离职人数如下表所示:
      
该公司在一月份时跳槽员工的较多,故二、三月份开始大量招聘新员工,四、五、六月份员工的变动则较为平稳。我们来讨论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来求离职率。
                      
一月份 二月份 三月份 四月份 五月份 六月份 合计
            
期初人数  50   18   33   47   55   52   -
            
录用人数   3   35   20   13    0    3   74
            
离职人数  35   20    6    5    3    1   70
            
期末人数  18   33   47   55   52   54   -  


% d) f, }. L4 i5 K

请问:以一月份为例,一月的离职率是多少?上半年的离职率是多少?


/ e) _$ w, D/ E- j

—————————————————抢版权,此分隔线属柳絮,哈哈———————————————


( z8 s6 C) [2 v

 


/ d& Y" ~5 x0 ~8 `& {2 [- H

请各位答题者将您认为的正确答案回复在帖子中,并附上计算公式,说明计算理由?即为什么要取这个点计算?


# Q- F) m& t: l3 Q! B

截止明天中午十二点,答题优秀者给予高分奖励。

$ G% H! X$ C. p, M# l2 R# v

 

7 n* R# A" R7 Y: y5 K y$ I# T3 P# h

————————————————————————————————————-

6 z- p% s/ d' E3 s8 V9 u8 X

热心的皮皮送上了科学的解释,详见十楼。不过,柳絮还是希望大家学习后能分享下自己的看法,有独特想法的,柳絮还是会高分送上,期待。。。。。。

已有 4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罗密欧的罗 + 15 推荐至今日的网站首页,加分鼓励
灵灵鼠 + 20 支持支持
peerless + 20 鼓励提问!
醉蝶舞 + 30 版权就是你的,不用抢~

总评分: 金钱 + 85   查看全部评分

264

主题

18

听众

1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

签到天数: 20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注册时间
2009-6-6
最后登录
2016-5-31
积分
19377
精华
18
主题
264
帖子
1670

论坛群英谱 中人8周年纪念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10-5-20 14:07: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有奖答题]员工离职率

先占沙发 :Z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柳絮轻舞 + 10 沙发奖

总评分: 金钱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

听众

9456

积分

会元

粘小妹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签到天数: 11 天

[LV.3]偶尔看看II

注册时间
2010-3-9
最后登录
2012-7-24
积分
9456
精华
1
主题
2
帖子
617

明星会员 爱在中人 论坛活动达人 中人8周年纪念勋章

板凳
发表于 2010-5-20 14:08: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有奖答题]员工离职率

拖地板先。。~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柳絮轻舞 + 12 地板兼首次上门奖

总评分: 金钱 + 1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14

听众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

签到天数: 35 天

[LV.5]常住居民I

注册时间
2008-6-23
最后登录
2021-5-7
积分
25098
精华
3
主题
30
帖子
1235

论坛群英谱 中人8周年纪念勋章

地板
发表于 2010-5-20 14:12: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有奖答题]员工离职率

这个问题是我问的,回答不上来。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柳絮轻舞 + 6 可以试着想一想嘛

总评分: 金钱 + 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4

听众

2694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签到天数: 50 天

[LV.5]常住居民I

注册时间
2010-5-7
最后登录
2015-1-15
积分
2694
精华
0
主题
12
帖子
130
5
发表于 2010-5-20 14:18: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有奖答题]员工离职率

占座,不回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4

主题

18

听众

1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

签到天数: 20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注册时间
2009-6-6
最后登录
2016-5-31
积分
19377
精华
18
主题
264
帖子
1670

论坛群英谱 中人8周年纪念勋章

6
发表于 2010-5-20 14:18: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有奖答题]员工离职率

一月的离职率是多少?3 P5 V- ~& q9 w Z2 a: z- s1 R == 1月离职率= 1月离职总人数 / ( (1月期初人数+1月末人数) / 2 ) ( X$ B/ I. v1 x: b6 C8 E9 V& i =35 / ( (50+18) / 2 ) 4 u" F3 F( U4 A( C6 B =102.94% ( c" j: [7 S& r; I5 I/ ] / b: O: U9 m- m$ c( V9 ~上半年离职率=上半年离职总人数 / ( (1月期初人数+6月末人数) / 2 ). ~0 J8 s( c% g* I' \ 计算略7 `: m8 D# x4 Z5 ] ?* x a( J 欢迎讨论当否!: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4

主题

18

听众

1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

签到天数: 20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注册时间
2009-6-6
最后登录
2016-5-31
积分
19377
精华
18
主题
264
帖子
1670

论坛群英谱 中人8周年纪念勋章

7
发表于 2010-5-20 14:22: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F peerless 的帖子

: x+ _5 B9 H' q6 P$ N. A' n进一步解释:/ n8 Y4 H0 |& N" m4 S  人力资源离职率是以某一单位时间(如以月为单位)的离职人数,除以工资册的月初月末平均人数然后乘以100%。 5 x6 @# P$ M( F4 F 以公式表示: 离职率=(离职人数/工资册平均人数)*100% . y! f5 o* {2 l! I: ]1 r1 m$ a. c' e  离职人数包括辞职、免职、解职人数等,工资册上的平均人数是指月初人数加月末人数然后除以2。月换成周期即可得出对应周期内的离职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

听众

9456

积分

会元

粘小妹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签到天数: 11 天

[LV.3]偶尔看看II

注册时间
2010-3-9
最后登录
2012-7-24
积分
9456
精华
1
主题
2
帖子
617

明星会员 爱在中人 论坛活动达人 中人8周年纪念勋章

8
发表于 2010-5-20 14:28: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有奖答题]员工离职率

一月份的离职率是:(离职人数)/(期初+入职)=0.66或者(离职人数)/(期末+离职)数据都一样的。8 s" r' {+ T$ `! P 季度离职率 季度离职人数/(期初人数+新进人数)=0.56) Z {& h8 _0 }5 u 离职率好高哟。。。= =~销售呢吧?/ Y7 ?6 A/ w [; z% B 还是分下新老员工的离职率吧。。用三维离职率来计算与分析公司总情况吧。。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柳絮轻舞 + 20 黏黏很棒哎,如果能说说计算的理由就更好了

总评分: 金钱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5

主题

9

听众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106亿米

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

签到天数: 39 天

[LV.5]常住居民I

注册时间
2003-11-16
最后登录
2022-6-25
积分
39614
精华
4
主题
335
帖子
2196

论坛群英谱 中人8周年纪念勋章 2009年度勋章

9
发表于 2010-5-20 14:32: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有奖答题]员工离职率

一、一月份的离职率:7 m( G; [3 Y1 U* ~4 y5 c 1.将分母定义为期初数量和期末数量的平均,那么一月份的离职率为: 5 `7 j' P5 A T4 S 离职率=35/〔(50+18)/2〕×100%=103% 8 X7 p' W; l8 Z 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离职率有可能大于或等于100%; ' G' i( _% w- o: k# B6 U 我之前的公司用的是这种; 3 H2 T9 I% f5 a & h3 x* ?" |: o3 Y2 @& t; |2.将分母定义为期初数量,那么二月份的离职率为: 2 I, p: v- h. l1 O1 y 离职率=35/50×100%=70% 8 `& c3 l+ {, l) n) Z& ^0 ] 这个结果可以解释为离职的人数为月初总人数的70%;0 ^9 f; H4 E4 v6 H n ; Y* b% ]% s/ M6 }3 ]: ?3.同样的道理,若将分母定义为期末数量,也会出现离职率超过100%的现象。如一月份的离职率: 3 _$ m$ v; [0 A$ _3 B/ p( \! ^ 离职率=35/18×100%=194% ( O. e7 Q' E& B, G & C! \* t, K! F! I3 t- D$ c5 Z5 B 4.如果将分母定义为本月累计在册人数,所谓的累计在册人数是指本月曾经在册的员工的总数,它等于月初员工数量加上本月新进员工数量,也等于月末员工数量与本月离职人员数量之和。我们以一、二月份的情况计算离职率:) F# h& e9 ?0 w 9 E8 |( E- C: t+ @: d: Ga)一月份离职率=35/(50+3)×100%=35/(35+18)×100%=66% - X5 T/ f3 m' z' }8 w 二、上半年离职率: - a( T& V0 Y/ B+ r; d% P- L0 u- R! g1、以离职率等于某一时期的离职人数比上该时期的累积在册人数计算,则该公司上半年的离职率为: ' l$ x$ H$ F$ Y* a 上半年离职率=70/(50+74)×100%=70/(54+70)×100%=56% 0 h+ H( p# Z, H7 f% t+ F & C/ j' i# S4 a+ B- ~/ A: L2、以离职率等于各个月的离职率平均来计算,则该公司上半年的离职率为: 4 Q: p; x" {2 ? 上半年离职率=(66%+37%+11%+8%+5%+2%)/6=22% 5 e$ S9 N1 U+ k9 w% O 我们用的是这一种;( q0 r& k% y6 i( S1 [ 3、以离职率等于各个月的离职人数除以各个月月初人数,则该公司上半年的离职率为:(35+20+6+5+3+1)/(50+18+33+47+55+52)=27.5% + F. I+ x- O2 A6 {/ u4、以离职率等于各个月的离职人数除以各个月月末人数,则该公司上半年的离职率为:(35+20+6+5+3+1)/(18+33+47+55+52+54)=27% + t: n. _% X/ _3 r5 k4 \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柳絮轻舞 + 20 如果是自己思考出来的,就太棒了

总评分: 金钱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4

主题

18

听众

1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

签到天数: 20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注册时间
2009-6-6
最后登录
2016-5-31
积分
19377
精华
18
主题
264
帖子
1670

论坛群英谱 中人8周年纪念勋章

10
发表于 2010-5-20 14:36: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有奖答题]员工离职率

网上找的文章,找到了症结 - h' n/ R9 j8 b/ \' L' b8 }% L8 w2 t+ G/ h1 l 离职率的算法大多是以某一单位时间的离职人数与正式职工平均人数之比来表示,正式职工平均人数又为单位时间期初人数与期末人数的平均值。但是,我个人认为,这样的算法并不科学,为什么呢?我们首先要回答一下:什么是离职率这个问题! / N2 V& F. R9 f; [ ) w% ^: \, B8 W& Y9 s- m 所谓离职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员工离职的数量占“员工”的比率,这个也可以理解为在一定时期内,每100个员工中有几个员工离职!因此,不管如何,离职率不应超过100%。但是如果按“某一单位时间的离职人数与正式职工平均人数之比来表示,正式职工平均人数又为单位时间期初人数与期末人数的平均值。”这种算法来算,很有可能就超过100%。请看下面的例子: ) P* |. Z. r, a& B, L+ _# G4 K- Q3 u# J6 L* S7 A$ s8 W. k4 i 现假设某公司一年的前六个月中每个月的期初人数、期末人数、录用人数、离职人数如下表所示: 2 L& M; E7 ]7 j0 s/ b; E! J( W2 n % Q5 ]" e' Q# G* p1 C该公司在一月份时跳槽员工的较多,故二、三月份开始大量招聘新员工,四、五、六月份员工的变动则较为平稳。我们来讨论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来求离职率。 3 [" ?. g" j! N' M5 R( `) |4 ~$ b6 F: N2 h+ S: y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合计 - ?+ h e0 u3 ]8 `" y8 x 期初人数 50 18 33 47 55 52 - 8 [3 ? V/ W1 T1 h- E7 a" ` 录用人数 3 35 20 13 0 3 74 ! K' A6 L: k+ C# J# j/ C3 M离职人数 35 20 6 5 3 1 70 2 Y; G { C0 m0 J期末人数 18 33 47 55 52 54 - $ R6 |: c+ G) A5 G& ~ / u, H1 M7 k3 H " I* G9 z5 Q1 u: Y 1. 将分母定义为期初数量和期末数量的平均,那么一月份的离职率为: $ Q7 i, e3 M/ i* K6 |) n离职率=35/〔(50+18)/2〕×100%=103% " B3 M: j. }# c) R u; w @) F% S) C$ @6 W9 n( i, \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离职率有可能大于或等于100%; , S2 R; @+ B5 h( ^ # r# ~- {2 ? u: g( e' d4 ~4 S. G5 V 2 F' ]- }, ]) U9 X3 N) Q5 n- F1 c# p2. 将分母定义为期初数量,那么二月份的离职率为: + G9 u6 p1 Y! h: |' ] t2 ^1 a离职率=20/18×100%=111% ' l% P# n9 f _6 e+ n. i8 @ - _* x! k u/ u4 @% H1 _8 |$ _: c 这个结果可以解释为离职的人数为月初总人数的1.11倍,但如果用每100人中有111个人离职来解释该公司二月份的离职率显得有些牵强。 8 d8 ]4 L* j' s" a" f: F , _% N* F$ D' d( X: Z/ p, t4 R " A" O. T! O4 ~0 f4 j c; J/ s3.同样的道理,若将分母定义为期末数量,也会出现离职率超过100%的现象。如一月份的离职率: " {' Q/ }* g p! ?6 T& u$ n离职率=35/18×100%=194% 2 ]6 b/ X- Q! ] / f: C B, u) p6 e" ^' z p) L; a - @+ }$ m* l9 ~+ p5 Z/ j4.如果将分母定义为本月累计在册人数,所谓的累计在册人数是指本月曾经在册的员工的总数,它等于月初员工数量加上本月新进员工数量,也等于月末员工数量与本月离职人员数量之和。我们以一、二月份的情况计算离职率: 9 {' K5 x; ^: W! X3 @a)一月份离职率=35/(50+3)×100%=35/(35+18)×100%=66% - x9 e6 M: C. K9 h9 A b)二月份离职率=20/(18+35)×100%=20/(20+33)×100%=37% $ p' \+ h* j0 V! f; q4 ~8 z 7 R5 T& c5 {( G( m 因为离职率的分母为期末在职员工数量加上本期离职人数之和,它一定大于或等于本期的离职人数,故所计算的离职率总是小于或等于100%,不可能出现离职率大于100%的现象。 0 \) F- ^1 {" P2 I7 _! ] 6 v5 O7 {0 W& ?5 k/ t) o! p# R( X; ^; V: @! H( o3 E 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发现,在计算离职率时如果能将分子定义为在某一时期内的离职人数,分母定义为该时期的累积在册人数,即该时期内的在职员工最多时的数量(离职率=离职人数/累计在册人数×100%),这样求出的离职率将更为科学。一方面应用这样的方法可以使得人们更加容易理解离职率的含义,另一方面,不论员工什么时候辞职,都可以在离职率上反映出来。 G9 C% e4 ~' o5 p' [ K$ h& ~* `) E _2 C% [" S" k& b1 P8 }# { 那么如何计算半年或一年的离职率呢?半年或一年的离职率是否等于各个月的离职率的平均呢?我们还是以上述提供的数据来讨论。 & |$ G0 p* H) P6 T6 p# H4 ^1 ?3 `$ J2 z. b* Q6 K 方法一,以离职率等于某一时期的离职人数比上该时期的累积在册人数计算,则该公司上半年的离职率为: 8 g+ H/ Z3 o, L0 g& ]3 |; V 上半年离职率=70/(50+74)×100%=70/(54+70)×100%=56% 7 }$ D+ b1 y3 D4 i 5 O' A' d" i( f% ~0 y9 n( E5 W ?) ~6 h5 [1 N5 j9 e方法二,以离职率等于各个月的离职率平均来计算,则该公司上半年的离职率为: 8 Z- f: U, U- j3 e2 n9 S! X 上半年离职率=(66%+37%+11%+8%+5%+2%)/6=22% : g& g4 `2 W- H 1 H3 u3 P4 ^' z% L1 ?! U大部分的人事经理可能更喜欢第二种方法,因为它所显示的结果更为“漂亮”,然而这种方法科学吗?我们从两方面来分析: ! I" L3 T6 C& d& D; j- J4 A " P3 O. @! Q; h: e3 l% t+ c% N 一、从离职率的含义来看,离职率所代表的是每百名员工中有多少人离职,如果以各月的离职率平均来表示则无法显示离职率所代表的意义。以该公司为例,用各月平均计算出的22%离职率代表该公司上半年的离职率,也即是在半年中每100个员工中只有22个员工离职,而我们知道在该公司上半年其员工的离职人数达70人,是上半年起初50人的1.4倍,因此可以明显感到22%的离职率有失偏颇。 # z: V @$ W6 a: @& f* B5 _ 6 y5 C, \! D& W% l二、若以各月平均值计算离职率将使得离职率的大小受员工离职时间的影响。如以上所示的这家公司,若将该公司一月份的离职人数和二月份的离职人数互换,即一月份为20人,二月份为35人,每月入职的人数不变,按以上方法计算可以得到一月份的离职率为38%,二月份为51%,上半年离职率平均为19%,比22%还低3个百分点。我们知道离职率反映的某一时间企业的人员流动情况,它应该是人员流动的静态的反映,它应和员工是否离职有关,而与离职的时间无关。 * h) u K- Y( c R6 `7 y3 T- K) q2 r所以我认为月平均的方法计算离职率并不科学 . ]( S2 Y$ Y ?3 E6 I, C. o% k% t+ b+ v& V 然而,离职率算出来,到底有什么用呢?通常来说,离职率是企业用以衡量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流动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对离职率的考察,可以了解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和满意情况。离职率过高,一般表明企业的员工情绪较为波动、劳资关系存在较严重的矛盾,企业的凝聚力下降,它可导致人力资源成本增加(含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组织的效率下降。但并不是说员工的离职率越低越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一定的员工流动,可以使企业利用优胜劣汰的人才竞争制度,保持企业的活力和创新意识。我把这种离职率叫做综合离职率!但是,我想大部分人事经理算离职率,仅仅是看一个数字,的确,我们算出了离职率,又能如何呢?一个数字而已,最多认为这个数字过高,要改进某些东西,这个数字适中,认为做的还不错!那么,要改进某些东西,具体要改进哪些呢?我们如何能通过离职率看出那些方面要进行改进呢? . k2 A; N1 D% }8 b% S7 N9 M; [' m$ y) i' Z5 ^7 Z* K 大家都知道,人力资源工作者应该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做个统计报表给领导看了好看,我们计算离职率,不应该仅仅满足于一个表面数字,更需要从数字中发现问题!基于这个要求,我们就需要对离职进行分析!通常来说,根据员工的类型,离职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老员工离职,二是新员工离职。 , l* _" x1 |- i$ O! f) ]; v9 T 1 |' m3 H! w1 ~# t3 s9 E4 v. g$ A所谓老员工,通常是指在企业工作一年以上的员工(有的企业认为工作满两年及以上的员工才算为老员工,这个可根据各个企业实际情况来界定),这种员工,已经对企业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通过一年的工作,上级也对这些员工有了一定的了解,员工本身已经失去了当初进企业的新鲜感,更多表现出来的是老员工的成熟与稳重,因为他们对企业的特点,制度,发展状况等各个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些员工的离职原因,就企业方面而言,通常有如下几种因素:没有晋升机会、对企业发展前景失望、自我实现得不到满足、学习不到新的知识、与领导不和难以忍受或领导变动、薪资待遇增长不能满足个人需求增长、企业单方面主动提出解除合同。 5 [) T3 v2 q% I" [! O+ N; ~ ! a0 V: N$ T& F所谓新员工,通常是指在企业工作一年以下,甚至半年一下的员工(有的企业把工作不满两年的员工定为新员工,这个可由各个企业实际情况来界定)。新员工大多对企业状况不是很了解,有一定的新鲜感和激情,但也存在着适应过程,我们通常说,有希望才有失望,对于新员工的离职来说,主要有这么几种因素:薪资达不到预期、与新领导相处不和、自我实现与预期不符合,企业文化无法适应等等,新员工离职的原因,除了企业本身的环境因素外,大多是招聘的原因,因为招聘的时候,企业并没有看准人,所以使得新员工的预期与企业实际情况相差很大,导致新员工离职。 3 j) z- r! f& K7 w. k+ \+ R 9 E4 d. L+ v8 t所以,一个简单的离职率数字并不能准确的反映企业离职率高的具体原因所在,毕竟老员工离职与新员工离职的原因会有相当的不同,针对性的计算老员工的离职率与新员工的离职率,进行对比,方可以找出企业员工离职率高的问题所在!那么,老员工离职率与新员工离职率如何计算呢?下面给大家两个公式: : y, N! q/ b+ G0 j9 y% | 8 w- J; ? H z 老员工离职率=(当期离职老员工人数/期初人数)×100%; 6 y' p! f- K# G新员工离职率=(当期新员工离职人数/当期新进总人数)×100%;[/B] 2 h5 b) Y2 U2 F # G$ `0 ?6 `# v这样,通过这两个数字,加上之前我们说的综合离职率的数字,就可以对比出来,一个公司员工离职,是老员工多还是新员工多,如果是老员工多,说明公司的体制存在严重的问题,需要改善,我们再结合以往各个员工离职面谈的结果,以及离职原因的调查,各种员工动态的关注,可以准确的查找到企业在制度、文化、人力资源体系、管理模式等各种能影响到老员工离职方面因素,从而加以针对性的改革改善;如果是新员工离职的多,说明公司的招聘存在严重的问题,并没有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员工,企业可以通过分析各种招聘流程与环节以及招聘人员本身的工作方式,还有企业对新员工的各种文化、工作氛围等因素,针对性的去改善招聘方式方法,改善新进员工对企业的认同与融合度! " c# t$ j8 i# p, e' W! Q% {9 R 5 O( z4 @4 E0 P- Y: L; x* Q综上所述,所谓三维离职率计算与分析法,实际上就是利用以下三个公式: 7 o$ `: e* N7 u: t! k 0 C [+ x" x. c6 K' N! C1、综合离职率=[当期离职总人数/(期初人数+当期新进总人数)]×100%; ' q( {. ] C5 t( Q & u- c( E. v$ r0 p' l7 x2、老员工离职率=(当期离职老员工人数/期初人数)×100%; % Q$ d1 \$ M/ ~+ h) {8 O # o4 { G) ~# v1 W) E3、新员工离职率=(当期新员工离职人数/当期新进总人数)×100%; % p: Y4 p2 c. J. l; S2 b 6 ]3 g: s+ w1 N+ m, M' d9 {1 r' f( ^0 d 注:老员工的定义可由各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自我定义,可以定义为工作满一年的为老员工,也可以定义为工作满二年或以上的为老员工,但是老员工的定义必须和新员工的定义想对应,比如老员工定义在本公司工作为满一年的,那么新员工就必须定义为在本公司工作未满一年的。 & B6 k+ j5 W. W% J! l2 I+ N3 [& c- M+ s. t; \ \$ y* y 同时,因为离职率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指标,根据“改进工作”原则,计算离职率是为了考察并反映人力资源部在工作上的缺失以及公司存在的问题,而某一个月的离职率并不能良好的反映企业存在的问题及人力资源部工作的缺失,某一个月的离职率往往是用来进行多月对比的,比如把本公司1到12月的每个月的离职率列出来,从而找出本企业人才流动在市场中的规律,以方便企业更好的规划招聘工作来应对人才流动高峰周期。 ! h& V# h P: A) H7 E7 p 6 C3 A+ m+ N8 n, F# t所以我个人建议,三维离职率计算与分析法应当用在本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分析中,发现问题,从而指导本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规划,也就是说,三维离职率计算法运用的周期一般在一年或以上,这样更有利于企业查找自身问题!而企业在做每个月的离职率的时候,只需要运用综合离职率的公式即可。 ' G; l% s: g1 n" m! B % H" v/ x- C5 r$ q) a: f5 Q总的来说,我们算离职率并不应该仅仅看一个数字是大是小是否好看,而是应该通过这些数字,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所在,并解决他,所以,通过三维离职率计算与分析法,将三组离职率数字进行综合对比,发现企业员工流失的原因,才能真正的达到计算离职率的目的所在。
已有 2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柳絮轻舞 + 20 辛苦了,搜出来了,扣十分,因为这是有奖答题。。。
linzi922696 + 20 我发现皮皮找资料很厉害捏,都是大版大版的

总评分: 金钱 + 4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