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2-5-9
- 注册时间
- 2010-8-25
- 威望
- 20
- 金钱
- 1289
- 贡献
- 474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1783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29
- 主题
- 9
- 精华
- 0
- 好友
- 7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 注册时间
- 2010-8-25
- 最后登录
- 2012-5-9
- 积分
- 1783
- 精华
- 0
- 主题
- 9
- 帖子
- 129
|
【案例简介】
3 m+ q8 E1 U* ?! j 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用学校发给学生的双向选择就业推荐表,与聘用的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后上班途中遭遇交通事故,大学生在申请工伤待遇的同时,要求公司按照法律规定缴纳工伤保险和各种社会保障。公司以在校大学生不具备劳动者资格为由,宣称劳动合同无效,遂引发了一场劳动合同效力纠纷。
" a. n2 ~6 [+ k; n4 k1 ~! F; X 2008年4月3日,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终审判决。) p3 x4 e* V% f
. n/ M7 B2 G4 ]- M
双方争议焦点4 g: ^/ s6 `( t2 t5 M- J' }
2007年5月28日,陈某不服仲裁裁决,向海门市法院提起诉讼。
9 a% {0 r9 O7 H3 a6 |; F 2007年6月19日,一审法院开庭审理此案。
' ^- m) ~1 q+ R/ A+ r; o6 I' z. S7 b5 P
原告陈某诉称:我已年满18周岁,具有就业的权利和行为能力,学校已经向其发放了就业双向选择推荐表,具有到社会上就业的资格。
- H( w3 p# p: q* v( S8 A3 `4 E推荐表中已载明了原告的情况,包括尚未正式毕业的事实,被告空调设备公司录用时予以了审查,原告不存在隐瞒和欺诈行为,法律也没有禁止在校大学生不得就业的规定。1 D/ P/ Q/ Q& J8 E7 G8 a$ ~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认定原告不具备劳动主体资格不当,请求法院确认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有效。
! r8 L: l3 V: A) i2 K3 { 被告空调设备公司辩称:原告陈某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仍是在校大学生,不具有劳动关系的主体资格,陈某作为自然人不能同时拥有职工和学生两种身份,所以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是无效的。4 ?2 _5 ]1 y! A7 O1 u
原告陈某要求确认劳动合同有效,其目的是因为发生交通事故后要求认定工伤和办理劳动保险,而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劳动部门不可能为学生办理劳动保险。0 H P, ^2 P% w; J. t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正确,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W8 K$ n: J: Q' u5 X. B# v# Q3 W1 F: [% o% U, p3 F# x: Y; D
A4 u6 i: E, L+ b
: i c3 U( w* [$ d; C9 [! I8 a! `: ~焦点一,陈某是否具备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体资格;- a$ d2 o1 `, [: R7 [
焦点二,实习、勤工助学和就业的区别;, U6 a: {7 l& ?' E1 O3 q
焦点三,此案虽然有特例情况,但是对各个单位的HR来说,依然相当有参考意义。各单位在对于招的应届毕业生未拿到毕业证之前阶段如何处理合同/协议、工资、保险等问题,大家有何好的建议。( y; s' M2 k# k. ~ C, Z
9 k O2 h; J. O5 [% u) y3 V
本帖最后由 沉沦 于 2011-1-12 16:20 编辑
- A F! m8 m, @. l2 Z- o; h- X. O0 U, u3 Q
|
-
总评分: 威望 + 10
金钱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