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3-6-8
- 注册时间
- 2006-5-31
- 威望
- 28
- 金钱
- 2867
- 贡献
- 306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3201
- 日志
- 2
- 记录
- 0
- 帖子
- 639
- 主题
- 75
- 精华
- 1
- 好友
- 14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注册时间
- 2006-5-31
- 最后登录
- 2023-6-8
- 积分
- 3201
- 精华
- 1
- 主题
- 75
- 帖子
- 639
|
沙发
发表于 2007-10-9 08:41: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原创] 绩效管理哲理故事与案例收集贴
黑熊和棕熊的绩效管理! n+ L& O% |! r3 s" \& Q. f
2 L) N2 A$ I1 C t6 l9 y' a9 f 黑熊和棕熊喜食蜜蜂,都以养蜂为生。它们各有一个蜂箱,养着同样多的蜜蜂。有一天,它们决定比赛看谁的蜜蜂产的蜜多。& ~: F, u2 n2 E, }. P6 p+ {4 Z
黑熊想,蜜的产量取决于蜜蜂每天对花的“访问量”。于是它买来了一套昂贵的测量蜜蜂访问量的绩效管理系统。在它看来,蜜蜂所接触的花的数量就是其工作量。每过完一个季度,黑熊就公布每只蜜蜂的工作量;同时,黑熊还设立了奖项,奖励访问量最高的蜜蜂。但它从不告诉蜜蜂们它是在与棕熊比赛,它只是让它的蜜蜂比赛访问量。
2 L& q9 v7 z# e1 ~" Q/ w2 b1 r9 g 棕熊与黑熊想的不一样。它认为蜜蜂能产多少蜜,关键在于它们每天采回多少花蜜――花蜜越多,酿的蜂蜜也越多。于是它直截了当告诉众蜜蜂:它在和黑熊比赛看谁产的蜜多。它花了不多的钱买了一套绩效管理系统,测量每只蜜蜂每天采回花蜜的数量和整个蜂箱每天酿出蜂蜜的数量,并把测量结果张榜公布。它也设立了一套奖励制度,重奖当月采花蜜最多的蜜蜂。如果一个月的蜜蜂总产量高于上个月,那么所有蜜蜂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奖励。. x) x) A3 \7 T7 W- C8 K0 r7 b: G
一年过去了,两只熊察看比赛结果,黑熊的蜂蜜不及棕熊的一半。% n4 w$ M+ @$ e `
黑熊的评估体系很精确,但它评估的绩效与最终的绩效并不直接相关。黑熊的蜜蜂为尽可能提高访问量,都不采太多的花蜜,因为采的花蜜越多,飞起来就越慢,每天的访问量就越少。另外,黑熊本来是为了让蜜蜂搜集更多的信息才让它们竞争,由于奖励范围太小,为搜集更多信息的竞争变成了相互封锁信息。蜜蜂之间竞争的压力太大,一只蜜蜂即使获得了很有价值的信息,比如某个地方有一片巨大的槐树林,它也不愿将此信息与其他蜜蜂分享。
8 [7 P4 F7 b! r& O; I1 e 而棕熊的蜜蜂则不一样,因为它不限于奖励一只蜜蜂,为了采集到更多的花蜜,蜜蜂相互合作,嗅觉灵敏、飞得快的蜜蜂负责打探哪儿的花最多最好,然后回来告诉力气大的蜜蜂一齐到那儿去采集花蜜,剩下的蜜蜂负责储存采集回的花蜜,将其酿成蜂蜜。虽然采集花蜜多的能得到最多的奖励,但其他蜜蜂也能捞到部分好处,因此蜜蜂之间远没有到人人自危相互拆台的地步。 3 N- s2 y! s. d/ W7 z
分析:激励是手段,激励员工之间竞争固然必要,但相比之下,以下几点更重要:# Y$ T1 \( R: _8 s
1、让员工积极参与进来,让员工了解自己的工作对团队的价值;. K, f9 g: B p! K2 H8 b( U9 J
2、保证个体目标与团队目标的一致性,并在此基础上激发起所有员工的团队精神。
3 e# V4 \- d" d: r 3、选择有效的数据收集工具,确保结果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4 X) \, Z. J. X, b1 |* Y% Q7 [ 4、绩效评估既关注结果又要关注过程,需要明白的是,没有好的结果,再好的过程也只能算是失败。 |
|